仰望北斗星 為夢想導航
——總參衛星導航定位總站致力北斗導航事業記事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題(黎雲、吳旭、高崇權)北斗星,天上的指北針,代表著方向、光明、信心和永不放棄。
1985年,中國衛星導航系統選擇以“北斗”命名。從北斗一號到北斗二號再到今天的北斗全球試驗系統——北斗,正在成為世界第三大全球導航定位系統。
但很多人不知道,有這樣一個管理和運行北斗的機構——總參衛星導航定位總站。這些年來,是他們在默默地仰望北斗,為夢想導航。
大國軍隊的強軍夢想
在北斗奠基者之一、北斗一號地面應用系統原副總設計師李貴琦看來,多年前的那場演習,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兩枚導彈發射後神秘“失蹤”,大幅偏離了預定落點。原因查明後令人出了一身冷汗:沒有外國的衛星區域信號,我們的導彈就失去了眼睛。
“沒有先進的定位手段,是我們心中説不出的痛。”北斗二號副總設計師譚述森回憶説。
1999年,經過10多年的論證、立項和前期準備,總參衛星導航定位總站組建成立。此時,距離我國第一顆北斗衛星發射只有10個月的時間。
時年52歲的李貴琦隻身來到了北京,從全軍測繪部隊選調的科技骨幹陸續來到了北京,一大批畢業于地方理工院校和解放軍測繪學院的年輕人來到了北京。
起步的艱難深深銘刻在第一代北斗人的心裏——8平方米的地方,既是宿舍又是辦公室。
全軍第一位軍事測繪的女博士、現任北斗二號地面運控系統總設計師的周建華,至今對當年創業的情景記憶猶新——
組建之初,總站上下經歷的是和當年“兩彈一星”一樣的一窮二白。沒有假日,不分白天黑夜,整整10年,總站科技人員平均工作時間是正常工作時間1倍多。
2003年,北斗二號應用系統總設計師吳光輝帶著數十台北斗用戶終端來到某集團軍,卸下了外國的衛星導航系統,又親手將中國北斗加裝到武器平臺之上,邁開了使用北斗自主導航的腳步。
如今,北斗裝備已經覆蓋了全軍大部分團以上作戰部隊。
走進衛星導航定位總站,北斗終端動態信息地圖上星羅密布。在塞外邊關,北斗成為戍邊將士的必備裝備;在剛剛結束的“使命行動—2013”跨區演習中,北斗為透明戰場提供了重要支撐……
與此同時,作為聯合作戰和精確打擊基礎的高精度、統一時間基準也取得了重大突破。2009年,中央軍委簽發命令,頒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標準時間,通過北斗系統發播全軍,達到了上百萬年誤差小于1秒的世界先進水平。
依賴外國衛星導航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北斗的時代開始到來。
民族産業的迫切需求
1985年10月,我國著名的電子學專家、“863計劃”倡導者之一陳芳允院士介紹了利用地球同步衛星進行定位和通信的設想,解決快速定位與通信問題。
“利用兩顆衛星就可以解決地面定位問題”,這在當時聽來十分新穎。陳芳允的這一理論後來被歸納為“雙星定位”,成為日後“北斗計劃”的奠基理論。
但在當時,對於是否啟動國家級對雙星定位系統的研究,支持的人很少。為什麼要搞雙星定位?我們的技術水平能否達到?
是總站的科技人員,使“雙星定位”這一沒有先例的理論變為了現實。“並不是一開始就想自己搞北斗,我們也曾想與歐盟合作,中途卻又被拒之門外。”總站主任王瑤説。
在世界衛星導航定位競賽的長跑中,中國從後面跑進了前列,創造了讓人仰望的北斗奇跡。我國僅用2顆衛星和高程數據庫就實現了衛星定位,建成了世界上覆蓋範圍最大、保密性能最好的位置報告系統。
2004年,“北斗信息服務平臺”正式開通。“公路基礎設施安全監控系統”“港口高精度實時調度監控系統”……我國6萬多條漁船上,安裝了基於北斗的“海洋漁業綜合信息服務系統”。
如今,北斗已進入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在國家電網、3G通信、地質勘探等,點燃了民族自信的明燈。
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援中,性能穩定的北斗一號一度成為災區唯一的對外聯絡手段。在指揮抗震救災的解放軍總部指揮所裏,北斗也有了席位。
北斗起步之初,國際導航頻率已被美俄分配殆盡。2012年,在日內瓦召開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上,總站專家組在會上據理力爭,為未來的北斗全球導航定位系統取得了寶貴的頻率資源。
2012年12月,北斗二號系統正式開通運行,服務區域覆蓋亞太地區。總站牽頭各大科研機構,攻克50多項核心技術,為所有北斗用戶裝備安裝上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中國芯”。
北斗,這項複雜的航天工程,大規模聯測一次成功。此時,距離2020年形成全球覆蓋能力,還有8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