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7日電(新華社記者鹿永建)教育部推出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的實施意見,引起社會熱議,觀望者居多,並非沒有道理。因為這一舉措落到實處,須過好權力“險灘”。
2006年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目前小升初之亂表面是五花八門的擇校熱,實質是學校通過變相考試、共建、特長招生、推優等手段對申請入學的學生挑挑揀揀,根本原因是教育部門沒有履行應當履行的職責。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提出“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試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兩個月之後教育部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是政府規範入學行為的履職之舉。
新的實施意見核心亮點就是取消初中學校本來就不應當有的挑選學生的權力,由教育部門承擔小升初制度設計和實施職責,具體來説通過合理劃片實現學生就近免試入初中。把學生應當上哪所學校的權力從學校手中收回,教育行政部門就成為矛盾焦點。不管是比較明確的單校劃片,還是較為複雜的多校劃片,都在考驗教育部門對於教育資源的了解和調配能力,對於教育規律的了解和尊重程度,實施教育公平的決心和力度,也是對他們教育良心和權力觀的檢驗。
權力“險灘”也可能來自其他部門利益相關者。一位先期開展免試就近入學和學區制的教育局負責人感慨地説,最大的困擾不是來自社會,而是來自機關大樓之內,甚至有的幹部為自己房子升值打電話干預學區劃分。小升初新政和學區制涉及千家萬戶,教育部門“自身硬”之後,還得面對身居各種要職、掌握種種權力的“家長”的干擾,這些干擾手段多樣、力量很大,直接影響當地主要領導對於教育部門工作滿意度和教育部門業績考評,教育官員不可能不在乎。
過好權力“險灘”須在工作路徑上早作籌劃。通知要求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建立工作推進制度、劃片決策制度、入學監督制度、信息公開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這些制度的設計和實施,除教育部門之外的其他方面參與至關重要。比如一開始劃片時就應邀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和家長代表參與,既可以監督教育部門實施權力,又可以事後分擔教育部門的壓力。
邀請哪些機構、哪些家長參與,參與到什麼程度,彈性很大,事關過權力“險灘”。如果像一些地方調整物價時只請贊成者參加,等於自甘陷身“險灘”,必陷入質疑泥潭。相反,教育部門主動還權社會,請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組織和有責任心有能力的家長代表,積極參與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全過程,則有望實現全面陽光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