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設友誼、理解、合作的橋梁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荷蘭海牙舉行的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對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進行國事訪問,並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歐盟總部。訪問結束之際,外交部長王毅介紹了此訪有關情況。 王毅説,此訪是習近平主席作為國家元首首次歐洲之行,行程緊湊,活動密集、內容豐富、成果豐碩。習近平主席出席了84場活動,雙多邊結合,大小國兼顧,政經文互動,既有國事活動,也有親民交流;既頂層設計規劃,又推動具體項目;既有精彩理念宣示,也有細微感人話語。所到之處,習近平主席均受到高規格禮遇和真誠友好歡迎。習近平主席同四國和歐盟領導人多次、長時間深入交談,同往訪國各界廣泛接觸,敘友誼、話交流、談合作。國際輿論持續大量報道,歐洲掀起“中國熱”,國際時鐘進入“中歐關係時間”。 一、全面提升我國同四國和歐盟關係水平 王毅説,中歐是當今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國際關係民主化的時代背景下,中歐合作更具全球性、戰略性、示範性,對推動國際力量平衡、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意義重大。習近平主席這次到訪歐盟總部,是中歐建交以來中國國家元首的首次訪問,充分顯示出新形勢下中國對歐盟、對歐洲的高度重視,並成為此訪期間備受關注的一個亮點。概括起來,習近平主席此訪在推動中歐關係方面取得三方面重要成果: 一是中歐政治關係邁上新臺階。我們看到,習近平主席此訪在雙邊政治關繫上各國都有新定位,每站都有新突破。法國、德國是歐盟的領頭羊,也是對華關係引領者。習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週年之際訪法,全面總結中法關係經驗,規劃兩國關係未來,雙方決定共同開創緊密持久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新時代。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德不僅是經濟夥伴,更是政治和戰略合作夥伴,與德方領導人共同宣佈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中荷、中比關係取得突破性進展,首次有了明確的政治定位。中荷決定建立開放務實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中比宣佈建立全方位友好合作夥伴關係。中國和歐盟首次發表聯合聲明,宣示共同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這表明,中歐雙方都在用新的戰略眼光看待彼此,相互信任更深、夥伴意願更強、合作領域更廣,對中歐關係未來更有信心。四國及歐盟領導人一致表示,高度重視中國的發展,將對華關係作為各自優先取向,中歐要做共同發展進步的戰略夥伴。 二是中歐經貿合作迎來新機遇。歐盟是中國最大貿易夥伴,習近平主席著力推動中歐合作由量向質跨越。習近平主席指出,當前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歐洲也在實施結構性改革。中歐雙方應結合各自改革進程,尋找更多利益契合點和合作增長點。歐方對此表示贊同。歐方領導人認為,中國的新一輪改革開放將為歐洲乃至世界帶來新機遇,為歐中合作開闢新前景。雙方同意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儘早啟動中歐自貿協定可行性研究,通過對話協商解決貿易爭端。雙方同意拓寬合作領域,在深化核能、航空航天、汽車等傳統領域合作的同時,培育科技創新、綠色環保、農業食品、衛生醫藥、可持續發展、城鎮化等合作新亮點。雙方同意擴大合作疆域,歐方願積極參與中方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共同打造亞歐大市場。雙方同意創新合作模式,朝著聯合生産、聯合研發、聯合投資、共同開發第三國市場方向邁進。訪問期間,我同四國共簽署120多項合作協議,涉及領域廣泛,展示了中歐合作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 三是中歐人文交流進入新階段。習近平主席這次訪問凸顯人文元素。習近平主席指出,中歐都具有厚重文明,中歐關係富有文明屬性和歷史淵源。同時,中歐國情、體制和發展階段不同,通過加強對話交流,能夠增進了解,進而相互理解、開展合作。中法、中德宣佈建立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打造雙邊合作第三支柱。中方決定在荷蘭設立首個中國文化中心。中比擴大互派留學生規模。中歐致力於做文明夥伴,互學互鑒。中方將進一步發揮孔子學院作用,推動歐洲漢語教學和中國問題研究。習近平主席訪問法國戴高樂基金會、中法大學舊址、與德國漢學家座談、看望在德培訓的陜西志丹少年足球隊員、出席比利時大熊貓園開園儀式,與往訪國民眾溝通心靈,拉近距離。彭麗媛同志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促進女童和婦女教育特使”稱號,並參觀往訪國當地學校、醫院、文化機構,傳遞友好感情,在當地和國際上産生積極反響。 二、宣示中國的外交理念 習近平主席此訪進行了多場公開演講,發表數篇重要文章,從不同層面和角度對中國的文明觀、世界觀以及外交理念進行了深刻闡釋。習近平主席站在世界和諧和人類進步的高度,提出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主張。習近平主席指出,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也是包容的。應該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習近平主席強調,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中華文明將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習近平主席全面闡述中國的和平發展主張,賦予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時代內涵。今年是一戰爆發100週年、二戰爆發75週年,國際社會思考戰爭與和平的啟示。習近平主席選擇在德國發表演講,從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中國近現代屢遭外來入侵的境遇以及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需要和平安寧國際環境等多角度,論述了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性。強調這一選擇來源於對世界大勢的把握,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一,習近平主席鄭重宣示中國不走“國強必霸”的老路,將始終堅持和平發展,也希望世界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 習近平主席還首次提出中國的核安全觀。核能關乎人類的發展進步,核安全問題日益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面對的挑戰。習近平主席出席核安全峰會期間,系統闡述了中國的核安全觀,強調發展和安全並重、權利和義務並重、自主和協作並重、治標和治本並重,中國將繼續積極參與核安全國際合作,推動建立以公平促合作、以合作求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 習近平主席的上述重要論述引發國際社會積極反響,輿論認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全面透徹、富含哲理,具有中國特色,為國際體系變革提出了新思路。 三、引導外界正確認知中國 中國的發展舉世矚目,各國都在思考中國的發展軌跡,關注中國未來向何處去。 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利用會談、演講各種場合,縱論古今、深入淺出,宣介中國,交流治國理政經驗。他講到,中國人民經過長期艱苦探索,終於找到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他講到,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他講到,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而中國夢是追求和平的夢、追求幸福的夢、奉獻世界的夢。 習近平主席在比利時歐洲學院發表重要演講,從五個角度闡明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文明的國家,是經歷了深重苦難的國家,是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的國家。訪問過程中,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正確認識中國不能脫離中國的歷史、文化,不能脫離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當代中國的深刻變革。了解中國,切忌盲人摸象,要以客觀、歷史、多維的眼光,感知全面、真實、立體的中國。中國願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加強與外界溝通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將增進自身的道路信心和文化自信,以耐力和定力,潛移默化、水滴石穿,化解偏見,消除誤解。他鼓勵往訪國各界,特別是政治家和青年多到中國訪問,了解真實的中國。 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論述充分展示了我們自信、友善、包容、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有效增進了歐方對中國的了解和認知。歐方領導人表示,中國有著悠久歷史和光明未來,尊重中國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理解中國當前面臨的各種挑戰,願同中方加強對話交流。 此外,核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還會見了一些國家領導人,同他們就雙邊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 習近平主席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會談,這是中美兩國元首今年首次會晤。兩國元首同意繼續保持密切溝通,共同致力於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兩國元首還就今後一段時期中美一系列交往和對話作出安排,就重點合作領域及預期成果交換意見。會晤為今年中美關係開了好頭。 出訪期間,習近平主席還時刻牽掛馬航失聯客機上中外乘客的生命安危,多次聽取搜尋進展彙報並作出工作部署,派出中國政府特使赴馬來西亞處理相關事宜,要求繼續全力搜尋,強調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會放棄努力。 王毅最後説,過去一年來,習近平主席外交足跡遍及亞非拉和北美,這次對歐洲的訪問不僅極大推動了中歐關係發展,也進一步完善了新時期的我國外交佈局,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這次出訪提出的一系列倡議和主張,進一步豐富了我國外交思想以及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必將成為中國外交新的行動指南。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內改革日程全面鋪開,我們應繼續把握全局,統籌內外,積極開展全方位外交,為國內發展營造更為良好外部環境,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