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習近平:在為民辦實事中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07日   來源:光明日報

    以人為本,關注民生,這已成為浙江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的工作理念。2006年,浙江全省和省級新增財力用於民生方面的支出分別達到72%和73%;浙江省政府在年初召開的省人代會上又鄭重承諾,確保2007年新增財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於發展社會事業和解決民生問題。

    從統計部門的調查統計資料看,有近九成的群眾對省委、省政府每年擬定的10個方面的實事感到滿意。民生問題為何能這樣牽動浙江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心?全國“兩會”期間,記者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

    記者:我們注意到,2002年底您主政浙江後一直非常注重“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您能否談談是怎麼考慮的?

    習近平:以人為本,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所在,是和諧社會的最高價值理念。堅持以人為本,體現在執政上,就是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體現在發展上,就是要回歸到經濟發展以社會發展為目的、社會發展以人的發展為中心這樣一種理念,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體現在結果上,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沒有經濟的增長,就不可能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特別是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不能單純追求GDP而忽視人民的實惠。如有的招商項目,土地基本白送,稅收基本免收,職工工資很低,技術含量也很低,這樣的項目即使增加了GDP,但對民生福祉少有好處。因此,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解決民生問題擺在首要位置。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要高度關注民生問題,切實解決事關群眾利益的實際困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的重要內容。中央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始終貫穿著以人為本、關注民生這一政策導向。

    記者:浙江省連續3年向全省人民承諾,每年要為民辦10個方面的實事,這些承諾兌現的情況怎麼樣?

    習近平:2004年5月,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作出了建設“平安浙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決策部署。我們把為民辦實事作為平安和諧建設的著力點,當年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比較系統地提出了涵蓋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城鄉住房、生態環境、扶貧開發、科教文化、權益保障、社會穩定等十個方面重點領域的實事內容。

    3年來,省委每年初都專題研究為民辦實事問題。到今年,省政府已連續3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上向全省人民作出莊嚴承諾。前兩年這些承諾都得到兌現,受到群眾的稱讚。

    比如,加大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力度,出臺實施統籌城鄉就業、全面推進社會保險、開展城鎮居民醫療保障制度試點、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解決農民工問題等政策,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部分優撫對象撫恤補助、企業最低工資等標準,進一步加強就業培訓,做好社會保險擴面、農民工服務和管理、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方面工作。

    去年,全省用於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財政資金244億元;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新增87.6萬、91萬、59.7萬和151萬;28個市縣開展城鎮居民醫療保障制度試點;62.9萬城鄉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免費對3408名貧困老年白內障患者實施了復明手術;各級財政安排17.6億元專項資金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實行,2902萬人參加合作醫療,1441萬人接受免費體檢。

    教育方面,農村中小學“四項工程”紮實推進,食宿改造工程竣工107萬平方米,資助49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為30萬名貧困學生免費提供愛心營養餐,14萬名教師接受培訓。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70.2萬人,資助6.1萬名農村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接受職業技能培訓,免除大專院校農業種養類專業本省學生的學費。

    記者:您所説的還不僅僅是辦了大量的實事,而且形成了一種機制。您能否談談在機制建設上的成效?

    習近平:浙江省委、省政府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的長效機制,使為民辦實事工作規範化、制度化。

    一是為民辦實事的任務落實到了各地各部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各級黨委、政府不斷增強為民辦實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都結合本地實際,抓住關鍵環節,明確主攻方向,落實各自的辦實事任務。

    二是為民辦實事的群眾參與度不斷擴大。近年來,各地在為民辦實事的過程中,充分尊重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將人民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將人民群眾的要求作為辦實事的依據,對一些重大實事項目,實行社會公示、聽證,讓人民群眾充分表達自己的意志和願望。有的地方事先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工具,公開徵集為民辦實事項目。由於廣大群眾的參與,各級各部門的實事項目針對性更強,真正辦群眾普遍關心的事,辦好群眾想辦的事,辦實事辦到群眾心裏頭。

    三是為民辦實事的具體制度不斷規範。各有關方面就為民辦實事的項目選擇、工作要求、責任落實等,制定出臺了實施意見。

    記者:浙江下一步的為民辦實事工作有什麼打算?

    習近平:為民辦實事重在實效,貴有長效。今後的工作還是要在完善長效機制上下工夫。關鍵是要進一步抓好民意、項目、投入、責任等幾個方面。

    一是為民辦實事的民情反映渠道要進一步暢通。為民辦實事,首先是“為民”。要積極開展訪民情、解民憂、促和諧活動,及時了解和掌握群眾的訴求和願望,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先“雪中送炭”,再“錦上添花”。

    二是為民辦實事的領域要進一步拓展。一要強化各級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抓好社會保障、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抓好生態環境、公共安全、群眾維權等社會管理體系建設,保障公共産品的有效供給,提高社會建設和管理的能力。二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讓城鄉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三是為民辦實事的投入力度要進一步加大。要按照建立公共財政的要求,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把為民辦實事的必要投入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同時,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實事項目建設,倡導少花錢、多辦事、辦大事,真正把“為民辦實事”的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四是為民辦實事的工作責任要進一步落實。關鍵是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進一步完善幹部政績考核制度,把為民辦實事情況作為對各級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通過領導問責制和責任追究制,確保為民辦實事的實效性、長效性。 (記者 葉輝 嚴紅楓)

 
 
 相關鏈結
· 兩會民生話題:讓低保“大傘”為9億農民遮風擋雨
· 內蒙古今年投資百億元 重點實施"十項民生工程"
· 兩會民生話題:代表委員熱議藥品“降價死”現象
· 兩會民生話題:農業稅免徵一年 人大代表把脈療效
· 兩會特稿:2.6萬億財政"大蛋糕"有多少惠及民生
· 解讀07年中央地方預算草案: 引人注目"民生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