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河 南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16日   來源:河南日報

    各位代表!

    2008年是河南改革發展進程中很不尋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在突如其來的挑戰面前,我們上下一心,沉著應對,奮力攻堅,不懈工作,在困難情況下邁出了經濟社會發展新步伐,培育了中原崛起新優勢,進入了科學發展新階段。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始終注意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面對複雜形勢和嚴峻挑戰,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既千方百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又更加注重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有效地推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二是堅持積極應對挑戰與搶抓發展機遇相統一。始終辯證地分析看待形勢,既做到見微知著,迎難而上,週密應對,又看到危中有機,順勢推進結構調整、企業重組、節能減排等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爭取國家支持,努力化危為機、加快發展。三是堅持抓好當前與謀劃長遠相結合。注重長短結合,“辦急事、抓大事、謀專題”,在立足當前、積極應對挑戰的同時,著眼長遠,深入謀劃糧食核心區規劃、戰略支撐産業培育、現代城鎮體系建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等重大問題,為加快跨越、實現崛起夯實基礎。四是堅持以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充分利用市場需求約束加劇形成的倒逼機制和要素約束減弱的有利時機,著力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建立有利於科學發展、中原崛起的體制機制。五是堅持以人為本。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突出重點,加大投入,辦實事、辦好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各位代表!

    在困難形勢下能取得這些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人大、政協積極支持的結果,是全省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省各條戰線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我省現代化建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與人民的期待還有差距,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當前,國際國內形勢變化對我省影響日益加重,市場需求不足凸顯,企業經營困難加劇,經濟下行和財政保障壓力加大;農業比較效益下降,農民務工面臨新困難,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就業形勢嚴峻,社會保障壓力增加,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政府職能和作風轉變還不到位,少數部門大局意識、服務意識不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比較突出;個別領導幹部作風浮漂、弄虛作假、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等現象仍然存在。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9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和奮鬥目標

    今年可能是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蘊含重大機遇的一年。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進一步加深,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國際經濟環境對我國的不利影響從沿海向內地,從中小企業向大企業,從勞動密集型、出口導向型企業向其他企業擴散,經濟增速過快下滑壓力加大。全球經濟增長減速與我國週期性調整因素疊加重合,短期問題與長期矛盾相互交織,需求不足和競爭加劇雙重擠壓,一些深層次矛盾更加凸顯,使得我省面臨的形勢非常複雜、非常嚴峻,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面臨更大困難。但總體上看,我省仍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因為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而逆轉。全球經濟深刻調整必然促進國內外産業轉移重組,有利於我省擴大開放、借力發展;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三農”投入力度,有助於我們爭取更多支持加強薄弱環節,解決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和區域競爭格局重塑,有利於我們加快産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我們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時期,基礎設施建設、産業發展、居民消費等方面有巨大空間;經過改革開放30年發展,我省奠定了良好的物質、技術和體制基礎,與沿海地區相比,體制、政策差距在縮小,區位、資源、市場及要素成本優勢在上升,這些都為我們應對挑戰、克服困難、逆勢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和條件。我們既要增強憂患意識,立足於應對挑戰,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準備得更週密一些,努力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限度,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更要增強機遇意識,堅定必勝信心,努力化危為機,借機發展,力爭經過新一輪調整,使綜合經濟實力有一個大提高、發展方式有一個大轉變、區域競爭力有一個大提升。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八屆九次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防冷消滯、保暖促長”,著力“應挑戰、抓機遇,擴內需、保增長,促轉型、打基礎”,立足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和動力,加強社會建設加快解決涉及群眾利益的難點熱點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跨越發展,加快中原崛起。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全省生産總值增長10%左右;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9%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出口總額增長10%,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3%;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下;萬元GDP能耗降低4.8%,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3.4%和4.7%。

    圍繞上述要求和目標,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良好態勢,為中原崛起夯實基礎。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努力把握好以下原則:一是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形勢越是嚴峻,推進科學發展的要求越是緊迫,越要把加快跨越、實現崛起與科學發展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在應對當前危機和促進長遠發展實踐中,始終做到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努力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二是必須堅持實現中原崛起這一戰略目標不動搖。實現中原崛起既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河南的殷切期望,也是億萬河南人民的美好期待和福祉所在。越是在困難形勢下,越要堅定信心和決心,努力加快中原崛起步伐。三是必須把應對挑戰、保持增長作為當務之急。針對當前市場需求不足的突出問題,努力擴大投資、消費和出口“三大需求”,積極實施財政、金融“兩大政策”,加快推動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兩大轉變”,著力落實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改善環境“三大保障”。通過抓好以上“十大舉措”,堅決打好擴需求、保增長這場硬仗。四是必須把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作為主攻方向。把擴內需、保增長與調結構、促轉型緊密結合起來,依託産業集聚區建設,著力構建現代産業體系、現代城鎮體系、自主創新體系,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五是必須堅持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作為強大動力。克難攻堅,改革創新,著力構建推動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自己。六是必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擴大消費、促進增長與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機統一起來,在困難形勢下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群眾生活,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三、全力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經濟增長速度下滑已成為影響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突出矛盾。必須增強經濟運行調控調節的預見性、科學性和有效性,採取更直接、更有力、更見效的政策措施,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多出實招,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一)著力擴大投資需求。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切實調動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兩個積極性,加快實施“8511”投資促進計劃:重點在農林水利、交通、能源、城鎮建設、自主創新、産業升級、節能減排、社會事業8大領域,開工建設500個以上超億元重大項目,帶動新開工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完成城鎮固定資産投資超過1萬億元。交通方面,力爭完成投資650億元。加快建設石武鐵路客運專線、漯阜鐵路升級改造等項目,確保建成鄭西鐵路客運專線等項目,開工建設鄭徐鐵路客運專線、山西中南部運煤通道河南段等項目,加快實施鄭州、洛陽和南陽機場改擴建工程。爭取鐵路在建總里程2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開工里程319公里、在建總里程1000公里以上。能源方面,力爭完成投資680億元。加快西氣東輸二線、榆濟線河南段等項目建設,建成鄭煤趙家寨礦、蘭州至鄭州至長沙成品油管道河南段等項目,爭取開工南陽高莊核電前期工程。全年大中型煤炭礦井在建總規模達到2600萬噸,電源開工570萬千瓦、在建裝機總容量1600萬千瓦以上,電網開工1725公里、新增2000公里,在建油氣長輸管線4580公里。農林水利方面,力爭完成投資500億元。加快推進400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繼續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工程;全線開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全面開工河口村水庫主體工程,爭取開工出山店水庫前期工程;力爭開工汝河、賈魯河等防洪河道治理工程。信息化方面,強力推進網絡互聯互通和信息資源共享,基本完成省級內外網網絡整合工作,加快推進省市縣電子政務“三級中樞”整合,啟動信息惠農、行政效能、環境監測、企業信息化等一批應用系統建設。

    (二)著力擴大消費需求。把調整收入分配、發展服務業與擴大消費結合起來,大力開拓消費市場。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推進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落實企業最低工資制度,健全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機制。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提高優撫對象、建國前老黨員等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再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提高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準。落實好困難群眾社會救助、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增加對高等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生活補助。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引導房地産企業多開發建設中低價位的普通商品房,鼓勵大型房地産企業進行集中連片開發,促進房地産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加快發展住宿餐飲、社區商業、物業、家政等服務性消費,開發與節假日調整相適應的旅遊、文化、體育健身和網絡、動漫等熱點消費。繼續優化消費環境。落實居民購買住房、汽車等大宗消費的鼓勵政策,全面清理消費領域相關規費。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6000個農村連鎖便民超市和一批配送中心。實施20個大型農産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項目,完善家電下鄉補貼辦法。堅決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三)著力保持外貿穩定增長。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走以質取勝、集約化、多元化發展路子。落實國家鼓勵出口政策,制定我省具體措施,鞏固傳統出口市場,開拓非洲、拉美、俄羅斯等新興市場。擴大高技術和機電類産品出口,促進農産品和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發展服務貿易和承接國際服務外包。鼓勵緊缺資源能源、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進口。

    (四)著力落實財政金融政策。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綜合運用多種手段,擴大政府投資,引導帶動社會投資;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依法加強稅收徵管,規範非稅收入管理;優化支出結構,加快資金撥付進度,確保法定支出、工資發放、改善民生、落實配套資金、“十大實事”等資金需要。全面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改進金融服務,保證流動性供給,更好地發揮金融支持經濟增長的作用。鼓勵銀行業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對有市場、有競爭力、發展前景好但暫時出現經營和財務困難的企業積極給予信貸支持;採取有效措施支持中小企業和農業發展,加大對産業轉移、企業重組的支持力度。創新融資方式,支持企業擇機上市,支持大型骨幹企業和政府投融資主體發行企業債、公司債和中期票據,支持中小企業發行集合債券,擴大信託融資規模,爭取設立省農業開發等産業投資基金。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引導社會資本投資設立擔保機構,3月底前全面建立省市縣以財政為依託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五)著力為企業排憂解難。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一視同仁地為各類企業搞好服務,主動幫助企業解決生産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認真落實各項涉企優惠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支持企業開展各種促銷活動,大力開拓省內外市場。繼續組織企業、項目單位開展銀企洽談、供需對接等多種活動,促使企業形成穩定的合作、協作關係,提高抗風險能力。因企制宜,分類指導,把服務企業與調結構、促轉型結合起來,促進企業産品結構調整和競爭力提高。搞好經濟運行調控調節,組織好煤電油氣運供需銜接,努力保障重點企業要素資源供給。

    四、切實加強“三農”工作

    做好今年農業農村工作,對於應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進一步強化惠農政策,深化農村改革,力保農業農村較快發展、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一)進一步加大“三農”投入力度。堅持並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和補貼制度,各級財政對農業投入增幅高於經常性收入增幅,大幅度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益、耕地佔用稅新增收入用於農業的比例,大幅度增加農村公益性建設項目的投入。較大幅度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較大幅度提高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標準。繼續開展水稻、棉花等政策性保險試點,試行玉米政策性保險,探索建立以財政為依託的地方性農業保險體系。

    (二)穩步提高糧食生産能力。全面啟動國家糧食戰略工程河南核心區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深入實施國家糧食科技豐産工程,重點建設3個萬畝連片小麥玉米高産核心示範區。積極推進國家優質糧食産業工程建設,建成商丘、週口、安陽大型商品糧基地,加快納入國家規劃的89個縣標準農田建設。確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4億畝以上,抓好213個小麥、玉米、水稻萬畝高産示範區建設,加速小麥、玉米主導優良品種換代升級,提高單位面積産量。

    (三)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産品質量、競爭能力和保障水平。設立省級財政農産品加工專項資金,支持糧油、畜禽等農産品加工業和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加快發展,重點培育100家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建設100個標準化生産基地。積極發展花卉産業,支持洛陽牡丹、開封菊花、鄢陵花木等花卉生産基地擴規模、創品牌;加快發展茶葉、果品等優質特色園藝産業。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重點支持27個肉牛主産縣、26個肉羊主産縣、45個生豬主産縣和黃河灘區綠色奶業帶發展,抓好夏南牛、豫南黑豬等新品種繁育推廣,建設一批肉牛規模化養殖小區和奶牛標準化養殖小區。加強新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完善農産品質檢體系和動物疫病防控體系。

    (四)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增加並整合支農資金,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籌措資金33.8億元,建設一批大中型沼氣工程,新增農村戶用沼氣75萬戶;籌措資金15億元,解決30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籌措資金40億元,新建改建縣鄉公路6000公里、通村公路4000公里,改造大中危橋4萬延米;籌措資金2.4億元,完成1萬個村鎮綠化工程,創建300個省級生態文明村。加大扶貧開發力度,積極扶持老少邊窮地區加快發展,完成1400個貧困村的整村推進扶貧和2萬人的深山區獨居戶搬遷扶貧任務,再解決110萬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和溫飽問題。完成1.06萬人的南水北調庫區移民安置任務。

    (五)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農村現有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繼續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積極扶持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努力提高農業生産組織化程度。認真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改善和創新農村金融服務,充分發揮農信社、農發行、農行等涉農金融機構的作用,擴大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完善支持農民小額貸款辦法。加快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繼續推進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增強鄉鎮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提高農業公共服務能力。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