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關注食品藥品安全:建議設立食品隨機督查隊伍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05日   來源:新華社

陳振樓代表:建議設立食品隨機督查隊伍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 楊金志 仇逸 孫彬)全國人大代表、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陳振樓説,我國可以借鑒國外的“食品偵探”制度,在質監部門內設立國家食品督查局。這一部門的督查人員不坐班,主要工作就是上街隨機抽查食品和進行化驗,以便及時發現食品安全問題。

    陳振樓表示,2004年安徽“阜陽假奶粉”事件發生後僅四年,2008年又發生性質更嚴重的“三鹿奶粉”事件,再一次為我國食品安全敲響了警鐘。“我們已經有了不少機構和制度,為什麼仍會經常出食品安全問題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家沒有建立隨機性的食品督查機構。”

    他説,目前我國雖然建立了由質監、工商、食藥監、醫療衛生等部門組成的食品監督體系,但是上述部門的工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程式化,不是定期檢查,就是檢查之前事先通知,或者讓商家主動送檢,這種做法難以檢出問題。

    陳振樓介紹説,不少發達國家都有隨機性的食品督查機構和工作機制。例如,法國就設立了“食品偵探”一職,專門負責食品衛生的檢驗工作。“食品偵探”每天四處走動,“微服私訪”任何跟食品有關的地方。他們不僅親自吃喝,還要把樣品帶回去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就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處罰,並把商家記入“黑名單”。

    陳振樓説,建立這樣的隊伍很必要,但避免其濫用權力也很重要,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和運行辦法。

    此外,“國家還應該積極支持消費者打假。消費者是監督市場的無處不在的眼睛。保障和促進消費者的打假監督,不僅成本低而且效果好。”陳振樓説,“上世紀90年代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出臺後,也曾引發我國廣泛的民間打假,但後來由於個別部門不支持,消費者打假逐漸淡出社會。對於打假,國家應該支持消費者。”

趙鳳琦代表:食品安全“細節決定成敗”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 楊金志 仇逸 孫彬)“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讓人民群眾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這句話順應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要求。”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雙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鳳琦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説,“食品安全必須從源頭抓起,忽視其中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細節,安全都是一句空話。”

    趙鳳琦代表説,食品安全的第一個環節在田間地頭。“國家應該逐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同時,國家要把種子行業作為工業行業進行管理,如果種子本身有瑕疵,長出的東西就有問題。此外,要大力提倡使用生物農藥。”

    “為什麼法國麵包好吃?為何法國的食品享譽世界?就是因為他們重視農業源頭管理,對食品原料監管特別嚴格。”趙鳳琦説。

    第二個環節就是要加強對農藥殘留的檢測。趙鳳琦説,我國需要提高對糧食農藥殘留物的檢測技術。

    “第三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是要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的管理。”趙鳳琦説,“同一種物質,它可能是從石油中提取的,也可能是從糧食中提取的,雖然分子式相同,但是添加到食品中、吃進肚子裏,可能會發生不同的化學反應,産生不同的物質。因此,我提議不要使用化學合成的添加劑,應該使用生物提取的添加劑。”

    趙鳳琦説,食品加工過程中的第四個環節就是容器的科學使用。比如,玻璃製品不宜裝醇溶性物質。“玻璃檔次越高,特別是水晶,一旦加入醇溶性物質,玻璃中的鉛就會迅速分解。因此,我們一般主張用陶製品或不銹鋼容器裝醇溶性物質。”

    最後一個環節就是流通環節。趙鳳琦提出,國家不僅要處罰已經造成危害的行為,還要處罰可能造成危害的行為,並修改相關法律規定。“現在造假酒的,如果沒有造成傷亡,一次案值不超過5萬元的,基本就是罰款了事,這種處罰太輕了。”

    趙鳳琦代表説,構建更好的食品安全環境,必須提高全民族防假、拒假、打假的意識。“食品安全關係國計民生,關係社會誠信度和國民素質,關係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競爭力。”

全國人大代表:應嚴格要求食品藥品企業執行工藝規範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 楊金志 孫彬 仇逸)一些來自食品、藥品企業的全國人大代表表示,食品藥品是人命關天的産品,企業在生産工藝投入方面應該不惜血本,這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與此同時,國家應嚴格要求食品藥品企業執行工藝規範,對不合規的企業實施整頓治理。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偉痛心地説,最近出現了一些中藥注射劑導致人員傷亡的事故,其根源在於個別企業的質量標準低、原輔材料不穩定、生産工藝落後。“注射劑是直接注入靜脈的,但是有的藥劑生産工藝居然比創新口服中藥還落後。企業對工藝、質量不重視,就是藐視人的生命安全,是對患者最大的不負責,也是對中藥注射劑行業的毀牌行為。”

    他説,他們公司在拿到每一種中藥注射劑新藥的生産證書後,都會花兩年左右的時間進一步探索如何提高質量、完善工藝技術。“企業從原料開始就建立基地,在生産過程中穩定工藝技術,使用先進的中藥指紋圖譜技術,保證了藥品批批質量如一。”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雙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鳳琦對記者説,對於食品工業,國家應該根據不同的種類,制定出嚴格的檢測手段、檢測設備、檢測儀器方面的規範,沒有相關工序和設備,企業不得生産。

    趙鳳琦説:“現在大企業都在搞技術改造,雙溝公司就一次性投入了1000多萬元建立氣象色譜、質量色譜監控體系。但是,全國有幾萬家酒廠,其中的大企業也就二十來家,大多數是中小企業,如何提高這些企業的工藝水平和檢測能力,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

    趙鳳琦認為,食品企業必須堅持上一道工序對下一道工序負責的原則,其中的關鍵是要有技術規範和操作要領。在生産過程中,應該對農藥殘留和有害物進行檢測,特別是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要嚴格監管。

秦希燕代表:不能讓“義診”成為販賣假藥的幌子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 張曉松 孫英威 譚劍)最近發生的假藥“糖脂寧膠囊”致使兩名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事件,再一次敲響了藥品安全的警鐘。引人關注的是,這一致命的假藥竟是以“義診”“諮詢”為名大量流入市場的。鋻於一些“義診”活動頻頻發生已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秦希燕建議,應從立法層面加強對義診活動的監管,防止類似騙局的再次發生。

    秦希燕代表説,義診本來指由醫療機構義務向老百姓提供醫療、預防、保健等諮詢服務的非商業性社會公益活動。但近年來,“義診”卻屢屢成為一些不法之徒非法行醫,變相推銷藥品、保健品和醫療器械的幌子。

    儘管有關部門早就下發了規範義診的通知,但並沒能有效阻止“義診騙局”在全國各地頻繁上演。秦希燕代表認為,目前規範義診活動的依據只有《關於組織義診活動施行備案管理的通知》,而這個文件只是衛生部下發的一個“通知”,“通知”對如何界定和處理不規範“義診”並沒有明確和細化,操作性不強。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藥品經銷商往往利用患者對醫療專家的信任,披著“合法的外衣”雇請專家以“義診”為名行推銷藥品之實;另一方面,一些非醫療人員隨便披件白大褂,戴上聽診器,也可裝模作樣的進行“義診”。

    秦希燕代表説,從法律的效力範圍劃分而言,“通知”既不是政府部門規章,也非行政規定,充其量只能算個“其他規範性文件”,其約束力、執行力明顯受限,原本該有的規範作用難以顯現。因此,要從源頭上規範和監管義診,立法要先行。以法規或規章的形式,出臺一部針對性較強的規範,就能給義診監管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依據支持,加強約束力和威懾力。有關部門應在法律授權範圍內,儘快以法規或規定等形式出臺規範義診活動的管理辦法,使義診活動合法、真實、規範,讓義診回歸本色,真正造福於民。

 
 
 相關鏈結
· 衛生部通知: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測與評估工作
· 宮學斌代表:建立食品安全長效機制迫在眉睫
· 陳竺提出當前學習貫徹《食品安全法》的主要任務
· 張茅出席全國衛生系統學習貫徹食品安全法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