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別讓百姓成為“吸塵器”——代表委員熱議PM2.5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3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 顧瑞珍 南辰 崔清新 胡浩)1日,出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的委員陸續抵京。北京城裏,天氣灰濛濛的。上午10時,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網站顯示:位於西二環的“車公莊”監測站PM2.5小時濃度數為:163微克/立方米。

    PM2.5,這種近半年才廣為人知、直徑小于等於2.5微米的可入肺顆粒物,引起了出席今年全國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的高度關注,大家紛紛建言獻策。

    “及時公佈PM2.5數據,有利於更好地指引公眾健康出行”

    2月29日,一則消息引人關注——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大氣污染綜合防治重點工作,同意發佈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將把PM2.5監測納入國標,與國際接軌。

    網絡評議認為,在兩會召開前公佈這個標準,除了出於改善環境的目的之外,還有及時回應民意,聽取意見的意義。

    一段時間以來,北京的天經常被霧霾籠罩。情況嚴重時飛機無法順利起降、高速公路關閉,網友戲稱北京為“霧都”。PM2.5往往就是霧霾的“元兇”。

    較可吸入顆粒物PM10,PM2.5在空氣中停留時間長,能穿過鼻腔中的鼻纖毛,直接進入肺部,因此對健康的危害更大。北京公佈了PM2.5的有關數據,在此之前,有些省市也公佈了PM2.5監測的數據。環保部對提前實施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問題已經做出全面部署。

    前來出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及時公佈PM2.5監測數據,有利於更好地指引公眾健康出行。針對不同的空氣質量狀態,採取不同的保護措施,盡可能減少危害。”他同時表示,新的空氣質量標準出來後,還配套一個新的AQI評價方法,這個方法是和國際接軌的,會説明應該怎樣來自我保護。

    民主黨派也同樣高度關注PM2.5。今年兩會,致公黨中央專門帶來了一份關於積極應對新修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提案。提案建議,“十二五”期間繼續加大投入,加強環境監測能力建設,確保在新國標生效前實現全國各地都有能力開展PM2.5等新指標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工作。

    “PM2.5的問題反映了群眾對藍天白雲的新要求”

    “藍天”為什麼不藍?PM2.5引發的廣泛關注,也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

    今年2月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聽取基層群眾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時説,PM2.5的問題反映了群眾對環境質量、藍天白雲的新要求。我們的監測標準要逐步與國際接軌,監測的結果要與群眾的感受相一致。

    去年年底召開的第七屆全國環保工作大會上,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公佈了PM2.5監測的時間表:今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將率先開展PM2.5監測,到2016年將推廣到全國,也就是説,在“十二五”末,我國將全面鋪開對PM2.5的監測。

    有人質疑,灰霾天氣這麼嚴重,為什麼還要等到4年之後才實施新標準?周生賢給出解釋:“2016年1月1日是新標準在全國實施的關門期限,而不是指新標準要推遲到那時候才開始實施。”專家指出,從PM10標準過渡到實施PM2.5標準,是各國綜合平衡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污染現狀情況下的産物,均經歷了長期的準備階段。

    事實上,相比于PM2.5的監測和公佈,排放控制和綜合治理是一個更為艱巨的任務。全國政協委員賈康指出,PM2.5污染主要源於揚塵和燃燒後物質,如燃煤、汽車尾氣等。在大力扶持汽車工業的産業政策下,實現控制排放的目標涉及調整産業結構甚至經濟結構,艱難而複雜,發達國家的治理基本上也用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在這方面,我們有後發優勢。

    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煤炭消耗從22億噸增加到33億噸,2011年增加到35億多噸。這幾年,鋼鐵、水泥等高污染高耗能産業的産能增加了30%以上;2011年全國汽車保有量增長了1800萬輛……

    “我們燃燒的東西太多了。”全國政協委員黃維義説,“這樣的燃燒,怎麼能不産生巨大的排放?我國亟須加緊治理,別讓我們的肺成為‘吸塵器’。”

    “PM2.5的監測僅僅是第一步,污染減排才是硬道理”

    “人們關注PM2.5的焦點集中在標準和監測上。其實PM2.5的監測僅僅是第一步,比監測更重要的是PM2.5的排放控制和綜合治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汪紀戎認為,將PM2.5納入空氣質量常規監測指標,不僅是環境保護的一大進步,也將倒逼經濟結構調整和消費模式轉變。

    致公黨中央提案指出:“提高環境空氣質量是一項艱巨的、複雜的、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提高環境質量的關鍵是減少污染物排放,只有污染物濃度降低了,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了,環境空氣質量才能真正得到提高,生態環境才能改善。”

    近年來,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高速增長。2011年汽車産銷量超過1800萬輛,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汽車産銷第一大國。機動車為群眾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監測表明,我國城市空氣開始呈現出煤煙和機動車尾氣複合污染的特點。全國政協委員李書福説:“有效控制機動車污染,對於推進污染減排,改善區域空氣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汪紀戎代表建議,降低PM2.5濃度,治理空氣污染,必須大幅度調整能源結構和産業結構,加快淘汰污染嚴重的企業,深度治理、嚴格監管。同時,綠色生活和綠色消費對於降低PM2.5濃度也同樣必不可少,如提升車用燃油品質,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和新能源汽車,引導群眾綠色出行等等。

    “這是一個多環節密切咬合的鏈條,只要有一個環節掉鏈子,效果就會打折扣。”汪紀戎建議,“十二五”期間應在普遍提高排放標準的基礎上,在PM2.5的重污染區實行更嚴格的排放標準,以此倒逼産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同時,由於大氣污染呈現複合型、區域性、複雜化等污染特徵,治理PM2.5需要採取綜合手段,既要實現多項污染物協同減排,也要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

    “PM2.5是一個區域特徵污染物,不是單靠某地區的環境治理就能達到理想指標。”全國政協常委、民建甘肅省委主委寧崇瑞説,在世界範圍內PM2.5的防治都是難點和熱點,需要協同控制。致公黨中央建議加強聯防聯控,建立灰霾天氣與大氣污染源監測、預報互動機制應重視優化産業結構調整,推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新跨越。

    “PM2.5看上去是個環境問題,實際上也是經濟問題、政治問題、社會問題和民生問題。”寧崇瑞表示,隨著新修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發佈,將有更多的代表委員就這個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三十分之一的小微粒治理積極建言,努力為百姓的肺腑“滌清塵埃”。

 
 
 相關鏈結
· 莫讓隱私“裸奔”——代表委員把脈信息安全現狀
· 藍天白雲不應只是兒時記憶—代表委員話環境安全
· 打好“保胃戰”—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聚焦食品安全
· 來自江蘇代表委員的聲音:承載“兩個率先”重托
· 代表委員議兩高報告:堅持司法為民 維護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