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技成果更多造福農民
——農學博士馬瑞強代表建言農牧業發展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記者史競男、張麗娜)“作為一名基層農牧民代表,我切身感受到了農村農業的變化,農民兜裏有錢了,蓋新房、開小汽車都成了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但是農牧業的發展也面臨一些新問題。”8日,在內蒙古代表團的分組討論中,馬瑞強代表以他切身經歷,直言農業發展問題並提出建議。
馬瑞強從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畢業後,選擇了回家鄉內蒙古巴彥淖爾當一名農民,他帶領村民組成合作社種植水果玉米。“這兩年各類農民經濟組織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訂單農業等發展模式呈井噴式增長。就拿我們合作社來説,從2011年406畝、41戶,發展到2012年3100畝左右、310戶,這得益於農業綜合開發等扶持政策。”馬瑞強説,總體來看,農牧民組織化程度仍然較低。
以他所在的烏拉特中旗為例,目前有各類合作組織和協會151家,參與農牧民1.2萬人,只佔農牧民總數的11%。“大多數農牧民仍屬於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生産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而且大多數農畜産品以原材料的形式銷售,加工轉化能力弱,不能體現優質優價。”
馬瑞強建議,通過採取項目支持、生産補貼、收購補助等措施,加大對農牧業專業合作組織的政策性補貼和支持力度,扶持其不斷發展壯大,從而引領帶動現代農牧業發展。
此外,他還表示農牧業科技投入需要進一步加大。應加強基層農牧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帶動發展科技型農牧業,提高農牧業産出效率,多方增加農牧民收入。
“我發現,一個課題組的科研經費有時比一個地級市的科研經費都多。現在出現了兩個極端,科研院校科研經費多、成果多,基層農牧業科技體系經費少,需求多,因此如何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得到轉化,應該是首要問題。”馬瑞強説,可以加大科研院校與地方的合作,大力鼓勵扶持“院地合作,校地合作”等模式的合作,促進新技術,新品種快速轉化,造福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