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扶貧開發道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12 11:46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5年10月12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洪天雲介紹扶貧工作進展和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及扶貧日活動安排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香港文匯報記者】請問洪主任,貧困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中國在解決這個問題方面有哪些特色和經驗可以和其他國家分享一下?謝謝。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洪天雲】咱們這次高層論壇主要是回應你這個問題,我們請李春光司長給你作一個介紹。

    【國務院扶貧辦國際合作和社會扶貧司司長 李春光】你提的這個問題,我在工作中經常會被很多國家扶貧政策的制定者和扶貧工作的實踐者問到,我在這裡給你作一個回答。人類創造了大量的財富和文明,然而貧困就像一道道陰影,相伴相隨、揮之不去。據世界銀行統計,2015年全世界仍有8億多人生活在貧困之中。

    作為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對貧困有著切膚之痛。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始終作為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為消除貧困而不懈奮鬥。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採取有效措施,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全部脫貧。”李克強總理多次到貧困地區考察調研,連續2年將減貧1000萬人以上作為中央政府年度工作目標。

    中國扶貧開發,規模之廣、難度之大,在世界範圍絕無僅有;而取得成果之輝煌,足以載入人類發展史冊。按照中國現行扶貧標準衡量,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的比例,從1990年的73.5%,下降到2014年的7.2%。聯合國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顯示,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的比例,從1990年的60%以上,2002年下降到30%以下,率先實現比例減半,2014年下降到4.2%。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與此同時,農村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道路、水利、電力、住房、通訊條件顯著改善,教育條件明顯改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健全。

    在幾十年的實踐中,中國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扶貧開發道路。這條道路概括地説,就是以經濟發展為帶動力量、以開發扶貧為根本途徑,政府主導、社會幫扶與農民主體作用相結合、普惠性政策與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相銜接。

    政府主導,就是政府始終將扶貧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目標和任務,先後制定了《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和2001—2010年、2011—2020年兩個《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強力推動減貧進程。開發扶貧,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高扶貧對象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各界幫扶,就是機關事業單位定點扶貧,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做到人人皆願為、人人皆可為。自力更生,就是充分尊重貧困地區幹部群眾的主體地位,依靠自身力量改變落後面貌。社會保障,就是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實行政策性兜底扶持,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和社會救助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進一步提出精準扶貧的新方略。要求做到扶持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戶、因村派人、脫貧成效“六個精準”。通過建檔立卡、駐村幫扶等措施,確保精準扶貧戰略的落實。

    貧窮是社會的傷疤,減貧是政府的天職,扶貧濟困是人類的良心。中國扶貧開發的成就,是對世界減貧事業的巨大貢獻。中國扶貧開發的特色和經驗,已經被很多國家和地區吸收和借鑒,也願意為更多的國家分享和借鑒。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