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保協發佈分紅險消費者提示建議書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11 10:33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專電(記者李延霞、譚謨曉)近年來,分紅險一直是保險消費投訴的“重災區”。那麼,分紅險這種起源於歐美、初衷是希望讓消費者分享更多保險公司經營盈餘的保險産品,到底“保不保險”?購買分紅險時,消費者要注意哪些問題?針對此,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近日發佈消費者提示建議書,幫助消費者正確理解和購買分紅險。

一是哪種分紅險適合您?分紅保險一般分為投資和保障兩類。消費者在購買分紅險前,應該首先清楚自己買保險的需求是什麼,要解決生活中的哪類問題?如果是養老,就應該購買年金型分紅險;如果看重身故、疾病等各類保障,就應買對應的保障類産品。

中保協提醒説,消費者要切記,保險相對流動性很強的銀行存款等短期資産,更是一種著眼長期的資産規劃。保險的分紅也好,回報也好,要放到一個很長的時間才能看清,如果希望短期內就獲得豐厚回報,就不應該購買保險,而是考慮證券類投資産品,當然,和高回報相對應的一定是高風險。

二是分紅率可以和儲蓄利率相比嗎?保險和銀行儲蓄根本是兩碼事,分紅的計算年和銀行利息的計算也完全不同。銀行存款利息的計算是以本金為基礎,乘以利率;而保險公司計算分紅金額並不是以投保人的本金投入為基礎來計算的,如1萬元的分紅險保費,要扣掉保險公司的開支、保險代理人的佣金等各項費用後(保險專業術語叫做“現金價值”),才用來計算分紅收益,這使得保險分紅的基數有著前期低,後期逐漸增高的特點。

中保協提醒説,保監會早已明確規定,在保險營銷過程中,不能用銀行存款來和保險類比。儘管如此,仍不排除有個別銷售人員在業績導向下置這些規定不顧,拿銀行存款利率和分紅率比較,誇大分紅回報,誤導消費者。對此,消費者要有所警覺,千萬不要被優厚的回報所迷惑。

三是怎樣看懂保險合同?保險條款對很多消費者來説,充斥著各種專業術語,看起來如同“天書”,讓人頭大。所以,很多消費者懶得再去看那些條款,聽銷售人員粗略解釋,就草草簽字。其實,保險作為一項長期資産配置,一二十年繳費期下來,對家庭來説,也是不小的數字。消費者應該本著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把幾個關鍵的保險條款弄清楚。

一般來講,看清楚保險責任,還有責任免除,繳費條件、保險期間這幾個關鍵部分就能基本了解自己購買的保險了。

四是接到電話回訪,應如何應答?電話回訪制度是保險公司用於維護客戶利益、控制銷售品質的一種保護性措施。電話回訪一般會確認消費者對所購買保險的保險責任、條款是否清晰,詢問客戶是否了解猶豫期權益,是否了解過猶豫期後退保會有損失,檢查銷售人員是否存在消費誤導的情況,消費者一定要如實回答,才能維護好自己的消費利益,不給個別違規銷售人員可乘之機。

五是什麼時候退保沒有損失?幾乎所有的保險産品都有猶豫期退保條款,一般的保險産品的猶豫期為十天。消費者購買保險後,在保險合同成立後的十天內,可以無條件提出解除保險合同,要求全額退還保費。

為了進一步保護消費者權益,今年4月1日起實施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銷售行為的通知》把銀行保險的猶豫期延長到了15天。如果消費者認為自己誤買了銀保産品,15天內均可“反悔”,除了支付10元的保單工本費外,沒有任何其他損失。

六是為什麼猶豫期後退保會有損失?保險合同是一份契約,一旦成立,合同雙方同時受權利和義務的約束。如果投保人選擇在保單猶豫期後退保,屬於單方面提前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只能退還投保人保單的現金價值。

現金價值通常體現為解除合同時,根據精算原理計算的,由公司退還的那部分金額,其中已扣除了提前解約時,投保人需支付保險公司的必要費用(如保單已承擔的保險責任相關費用、保單維護運營費等)。保險公司在售出一張保單後,主要成本一般都産生在承保之後的頭幾年,所以當保險合同訂立後,如果投保人中途退保,尤其是在前兩三年退保,將會面臨較大的損失。

責任編輯: 徐菁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