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孩子成為冷漠的一代
--代表委員呼喚“感恩教育”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 李柯勇、朱薇、孫英威)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文明道德風尚,尤其要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在京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們在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應該包括感恩教育,諸如“孝敬父母”“記取他人對自己的奉獻”“了解自己對社會的責任”等。
不久前,河南一高校要求學生寒假回家給父母磕頭,在社會上引起一番爭議。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認為,此事的對錯姑且不論,感恩教育缺失則是一個難以回避的社會現實。這些代表、委員提醒説,千萬不要讓孩子成為“冷漠的一代”,否則我們的社會可能會失去起碼的良心。
學會記取他人的奉獻
浙江一個名牌大學研究生,平時根本不寫家信,打電話就是要錢。為了買房子和女友同居,他不顧家裏生意賠本,張嘴要30萬元,父親借高利貸給了他。幾個月後他又要錢,父親拿不出,他一拳砸在桌子上,説要脫離父子關係。這位疼愛兒子幾十年的老父親當場就哭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全國人大代表馬成果説,“現在不少獨生子女像小皇帝一樣長大,認為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是理所當然的,他們對長輩、社會只知索取,不知感恩。”
瀋陽市教育局對全市中小學生思想狀況進行抽樣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你最愛、最尊敬以及對你最有影響的人是誰”,結果35%的人選擇體育、影視明星,甚至有2.9%的人選擇黑勢力老大,只有1.5%的人選擇自己的父母。
2006年,曾資助178名貧困兒童上學、自己卻無錢醫治胃癌的歌手叢飛,感動了無數人。然而,他的一些受助者的不良表現發人深思。
全國政協委員陳萬志注意到,廣東省曾對2000個孩子進行調查發現,有54%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容易感動的人,或者不知道什麼是感動。一次以《你為什麼而感動》為題的徵文,南京一個中學生寫道: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只有學習好,壓倒別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個社會不需要感動和感恩。
“感恩,就是意識到自己獲得的一切不是憑空而來,除了自己爭取,還有許多人在背後奉獻。這意味著要永遠記住那些人和事,承擔一份歉疚,並準備為回報而付出努力。”馬成果代表認為,感恩是愛和善的基礎,倘若有恩不報的現象越來越多,倘若“誰幫人誰是傻子”“硬起心腸來做人”成為一種文化,社會就會失去最起碼的良心。
學會感激他人的關愛
“有一位父親,女兒在北京讀書,他每天到大學門前拉琴掙錢,給女兒交學費,女兒對此卻一無所知。我對這種做法很不以為然,父母為孩子做的應該讓她知道,否則她何來感恩呢?”陳萬志委員説。
全國政協委員張傑庭認為,今天孩子的父輩年輕時受過苦,都希望孩子比自己當年過得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盡一切努力為子女去爭取優越條件,寧願苦著自己而不苦孩子。實際上,如此成長的孩子感受的不是愛,更多是利益關懷。這些孩子不懂得愛的艱辛,對於被愛似乎麻木,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心他人,更別説關心社會了。
學校也有責任。全國政協委員高玉葆指出,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目標過於功利:中學教育是為了考試,大學教育是為了找工作。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老師只盯著班裏成績好的學生,把學生看作自己完成考核的砝碼,師生關係趨於淡漠,傳統美德教育弱化,結果導致學生缺乏服務於社會公共事業的品質。
感恩氛圍缺乏,深層的根源在社會。陳萬志委員認為,社會轉型時期,過分強調競爭,包括不誠信甚至欺詐現象的大量存在,給孩子的人生觀也帶來不良影響。
張傑庭委員分析,在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裏,感恩思想一直佔有主流地位。“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等動人詩句,使中華民族向來被看作最懂得感恩的民族。改革開放20多年來,受市場經濟的衝擊,中國傳統道德出現了明顯的斷層。
喚醒社會的感恩意識
兩年前,陳萬志委員曾經提出一個提案,呼籲設立中國人自己的“感恩節”。
這一想法招來一些異議。陳萬志説,他提議設立中國的感恩節,只是想喚醒社會的感恩意識,而感恩教育更重要的是在平時,體現在生活的小事、小節上。
接受記者採訪的代表委員們表示,感恩教育要從點滴做起。如引導孩子為父母做一件家務事、給父母寫一封信、對幫助自己的人説一聲謝謝、定期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等。
“也許父母和老師並不是為了得到回報,但感恩教育不可缺少,因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穫更多的人生幸福。”馬成果代表説。
“但同時,我們的德育教育本身也應當反思。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講大道理和傳授知識上,要滲透感情因素。”幼年的一次經歷讓陳萬志委員難忘:“我5歲就上一年級,期末只考了十幾分,要留級。當時一個老師跟學校説,這個孩子只要調教得法,一定能讀好書。這樣我上了二年級。她像個媽媽一樣經常給我關照,我很感動,覺得讀不好書就辜負了她,後來我的成績一直很好。我至今都清楚記得這位老師叫王梅娜。”
張傑庭委員告訴記者:“對於今天的青少年來説,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的回報長輩養育之恩,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以及健全人格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