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7月19日專電(記者周潤健)7月19日迎來今年入伏第一天,接下來人們將迎來酷熱的“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為30天。人們常説“熱在三伏”。那麼,“三伏天”為何最熱?天文專家對此進行了解釋。
我國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説,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長、陽光接近直射的日子,但由於夏至時,地表濕度較小,地面吸收的熱量晚上會散發一大部分,所以並不是最熱。而進入伏天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也就最熱了。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幹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
進入伏天以後,高溫、高熱、高濕的“桑拿天”開始襲來。炎炎夏日,人很容易“上火”。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提醒,伏天裏要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因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是夏季天然養生品。含有苦味的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萵苣、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蔔葉、苔菜等。
此外,在伏天裏,公眾要格外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煙。另外,要做好心理調節,要靜心、安神、戒躁、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