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生態科普:長江魚類生存環境有哪些變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16日   來源:光明日報

    三峽工程的興建給長江魚類生存環境帶來了巨大變化。

    三峽大壩不直接影響中華鱘和白豚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員劉煥章認為,任何大壩對魚類都有影響,主要是阻隔了洄遊魚類洄遊的通道。他説:“三峽大壩本身的阻隔並不直接影響洄遊魚類,因為在它之前已經有葛洲壩,對洄遊通道最直接影響來自於葛洲壩。”

    去年,七個國家的科學家帶著先進儀器,在長江裏尋找最後的白豚,但是沒有找到。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長王丁博士説,因為白豚分佈最上到宜昌為止,三峽大壩與葛洲壩沒有直接切斷它們的洄遊路線,對它們沒有直接的影響。但他同時補充説:“只是這些水利工程減少了魚類資源,也就減少了它們的食物。此外,以前長江水攜帶大量泥沙,形成沙洲,這是白豚喜歡的發育地和棲息地,現在由於來水變清了,對它們的棲息地稍有影響。”

    劉煥章説:“三峽大壩本身産生的影響不用誇大也不用縮小,就三峽大壩一個大壩來説,本身造成的影響有一定限度。但現在不僅僅是一個三峽大壩的問題,長江上遊支流,像金沙江都建壩,這樣影響就加劇了。但是整個魚類資源量下降,是綜合因素影響的結果。”大多數長江上遊特有魚類繁殖要求的最低水溫在16攝氏度到18攝氏度,高水位蓄水後,大壩底層的水下泄時,水溫會有所降低。中華鱘研究所總工程師肖慧介紹説,最近三年中華鱘的産卵時間推遲了半個月,原因是壩下水溫在中華鱘的繁殖季節發生了變化。

    氮氣過飽水流變緩影響魚類生存

    三峽大壩在汛期蓄水,枯水期放水,改變了長江流態和季節變化規律。蓄水後,庫區最大深度可達175米,高壩流下的水融解了空氣中大量的氮氣,而水體氮氣過飽和對魚類影響比較大。

    “魚類受氮氣過飽影響,和潛水員不能從深水裏一下子出來,而要漸漸出來的道理類似”,中科院水生所的劉煥章研究員打了個形象的比方。他説,在水庫底下氣體溶度比較高,魚從水庫底層出來可能會患氣泡病,造成血液循環的障礙。

    在庫區下游也容易形成氮氣過飽。他説,“因為從水的高壓到低壓,魚容易形成氣泡病。在其他任何時候通過泄洪閘門出來的魚,都有這種可能。”

    蓄水後大壩上遊的流速變緩,引起了庫區魚類種群結構的變化。2006年蓄水期間的監測發現,大壩上遊蓄水前適應激流環境的魚類佔多數,蓄水後適應靜水環境的魚類佔了多數,像鯉魚等在靜水裏生存的魚類明顯增加了。

    而在壩下,以前,長江水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是渾黃的。蓄水後長江上游來的一部分泥沙在庫區沉積,從三峽大壩出來的水變清了。“結果,壩下喜歡渾濁的魚減少,喜歡清水的魚增加了”,中華鱘研究所總工程師肖慧説。

    酷捕和航運的威脅甚于大壩

    2006年10月召開的院士科技論壇上,中科院院士、魚類學家曹文宣指出,對長江魚類資源,三峽大壩確實造成了影響,但除了大壩之外,更重要的是人類活動,像人類使用的各種捕魚手段,造成的影響比大壩的影響更甚。

    圖為位於長江葛洲壩下游中華鱘保護區江段的一個排污口正在排污(4月11日拍攝)。新華社記者江時強攝。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王丁長期研究長江淡水豚類,是去年尋找最後的白豚的國際科考組的組長。他説:“什麼對白豚和江豚的影響最大?是人類的活動。”他認為目前包括庫區在內的長江魚類的生存環境,面臨著一系列的威脅,而主要威脅來自漁業、航運、水利工程和污染,都和人類活動密切相關。他氣憤地説:“酷捕濫撈,電魚、炸魚,這些漁作方式都是非法的,但在很多地方還是很猖獗。這些竭澤而漁的做法導致漁業資源劇減,魚類食物資源下降。”

    長江流域近年經濟發展較快,江上航運的強度、噸位增長也非常快,在過去的十年內至少增加了一倍。王丁説:“眾多的船隻擠佔了白豚、江豚的生存空間,同時船舶噪聲對白豚、江豚的聲納系統干擾很大,它們沒法辨別目標、方向,結果很多撞在船上死去。”

    建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珍稀魚類的根本

    中科院院士、魚類學專家曹文宣認為,科學研究、決策,建立一定面積比例的保護區或保留地,是有效保護特有魚類最重要、最根本的措施。

    2000年4月國務院批准建立了“長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上起金沙江雷波,下至長江上遊合江江段,全長約420公里。

    經過論證,2005年4月,國家對這個保護區進行了調整,將其更名為“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後的保護區面積增大33000公頃,河流類型更為豐富,河流長度、面積比原來大多了,不同的河流流域類型為不同的繁殖類型的魚類提供適宜的生活空間,保護功能比過去更好。有關單位共投入3.82億元用於保護區的建設、日常科研和監測。調整後的保護區具體範圍由向家壩下橫江口開始,向下游延伸至重慶馬桑溪,包括赤水河干流、岷江下游等河段,並明確將近70種長江特有魚類列入保護對象,目前,保護區的建設正在進行中,相關的保護措施已開始逐步實施。

    為了保護中華鱘,1996年湖北省政府緊貼葛洲壩下建立了“長江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長80公里,其中靠近葛洲壩的30公里是核心,為中華鱘的保護立下了汗馬功勞。

    人工增殖放流珍稀魚類,在實踐中效果也不錯。從1981年起,中華鱘研究所開始向長江放流人工繁殖的中華鱘,長江水産科學研究所從1983年起放流中華鱘,目前累計向長江放流的中華鱘已超過600萬尾。有關單位對放流的中華鱘除採用傳統的體外標誌銀牌外,還使用了國際上先進的體內PIT標誌技術,以便監測中華鱘幼鱘人工增殖放流的效果。標記放流和遺傳分析的資料顯示,在河口誤捕的中華鱘幼鱘中有5%—10%的個體是人工繁殖放流的。除了人工增殖放流中華鱘,一些單位還放流了胭脂魚,還有草魚、鰱魚等經濟魚類。(記者 謝文、夏靜、潘劍凱、夏斐 通訊員 張才剛)

 
 
 相關鏈結
· 長江中下游枯水與上遊持續乾旱關繫緊密
· 報告顯示:我國第一大河長江面臨四大水問題困擾
· 産卵地遭污染:中華鱘面臨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