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搜狐公司目前正在全力推進一個新的生態保護項目,項目提出,在中國當前生態危急的形勢下,通過“認養大樹”保護原有的天然林可能更重要。
中國人一向有種樹的熱情,自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開展以來,到2007年底全國有109.8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累計植樹515.4億株,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成效最顯著的植樹運動。但是,中國幾十年來的植樹造林史,並沒有帶來本應有的生態效益,有環保人士認為,原因之一,就是種樹本身,也可能存在生態隱患,像一些大城市周邊,有大量的植樹造林活動,是在替換原有天然林的基地上進行的。從某種意義上説,這等於是在破壞自然,而不是修復生態。
目前,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搜狐公司正在全力推進一個新的生態保護項目,這個名為“大樹基金”的項目,其目標是為了“留住美好大樹”。
不當種樹傷害環境
項目發起人之一、光明日報記者、環保作家馮永鋒認為,全面推進的林權改革,正讓中國所有的生態林地都面臨被替換為人工林的危險。“當前中國的人工林大體分為兩種樣式,一種叫工業經濟林,像金光集團在中國南方大量種植的桉樹,在中國北方大量種植的楊樹;一種叫農業經濟林,像海南農民大量侵佔天然林種植芒果,福建農民大量侵佔天然林種柑橘或者毛竹。這兩種目標極強的林業替換方式,很可能在短時間內把中國保護區範圍外的天然林吞食一空。導致佔國土面積15%%的自然保護區成為一個個孤島。”
馮永鋒認為,其實在中國所有“有土壤的地方”,自然修復的最好辦法是讓本地樹種自由生長,而不是通過人工的強行干預;需要人工干預的地方可能是些沙漠化、石漠化的地區。但這些地區的生態修復方式,也可能需要先種草,再種樹。“其實大地上到處都是種子,只要人類不對這些土地過多的翻動,一遇上合適的條件,本地的物種就會迅速覆蓋大地。中國森林覆蓋率已經上升到了18%%,可由於人工林過多,天然林過少,中國的生物多樣性飽受摧殘;由於過度喜歡種樹,喜歡種外來物種,無論種楊樹,還是種柏樹,無論是為了發展經濟還是為了恢復生態,所採用的方法都是外來物種替換本地物種,導致中國的本地物種飽受摧殘,導致外來生物入侵日益嚴重。而單一的人工林,不僅不可能起到生態保護的作用,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幫助樹木自然修復
“大樹基金”項目將通過搜狐網面向全國的網友發出募集號召。鼓勵大家認養非保護區內的天然林裏的大樹。通過對這些大樹的認養,進而保護成片的天然林。消息發出後,網友們問,認養的錢到底給誰?搜狐網總編助理陽光回答説:“根據現實的需要,我們設計出了一套相對較好的辦法。因為要保護天然林,就要讓擁有這片天然林林權的村莊獲得可持續的致富方式,化生態傷害力為保護力,讓保護者得到應有的價值。因此,我們準備給最需要保護的村莊,募集一筆足夠量的‘小額信貸成本金’;讓這個村莊的農民合作協會來管理這筆錢,在村內以透明、開放、民主的方式發展小額信貸,幫助每個村民尋找生計替代方式,以發揮森林的多重效益,以實現社區共管。”
“大樹基金”的第一個資助目標是雲南蘭坪縣河西鄉箐花村的玉獅場村,這個普米族村莊一向有熱愛森林、保護森林的傳統,有著美好的民族文化;為了森林,他們敢於與砍樹集團抗爭;為了森林,他們寧可生活在貧困狀態;為了森林,他們拒絕修通道路。著名音樂人、土風計劃發起人陳哲説:“多年來,這個村莊為中國保護著近8萬畝的天然林,大概可以説是中國非保護區範圍內能見到的最後一片保護尚好的天然林,幫助這個村莊實現他們的理想,讓自然保護者實現其價值,我想,是很符合時代潮流的。”
認養樹可抵消碳排放
除了考慮到全民種樹的熱情,對當前社會對自然保護需求,陽光説:“現在許多企業和個人都準備投身環保,那麼他們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企業全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進行抵消。而認養一大片森林,正是企業和個人抵消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好選擇。”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負責人透露,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是環保界唯一有公共募集權的公益機構,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認養大樹的錢都可以開具免稅發票。“企業可以拿這個發票去抵稅,個人也可以拿這個發票去抵稅。” 搜狐博客頻道負責人趙牧説,搜狐網2007年曾經與青基會、慈善總會等合作,通過網絡公開募集的方式,成功實施幾個公益基金項目,募集了1200萬元以上。據了解,“大樹基金”今年準備扶持10個左右類似玉獅場的村莊。(記者 羅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