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科學生活:震後重建如何確保水庫安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6月10日   來源:科技日報

    6月7日早上7時8分,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槽開始過水,由於入庫水量大於出庫水量,堰塞湖水位還在緩慢上升,泄流槽的流量將逐漸加大,而壩體的滲漏流量也在擴大。

    據唐家山堰塞湖排險水情測報指揮中心消息,6月7日早上7時8分,庫容為2.295億立方米的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槽開始過水,平均流量為158立方米/秒。12時,唐家山堰塞湖壩前水位為740.67米。由於入庫水量大於出庫水量,堰塞湖水位還在緩慢上升,泄流槽的流量將逐漸加大,而壩體的滲漏流量也在擴大。

    堰塞湖是由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後貯水而形成的湖泊。四川省政府在汶川大地震第22場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目前,尚未解除危險的堰塞湖仍有27座。由國家水利部除險的有20座,其中19座正在實施排險,另有1座武警水電部隊已進入現場。另外,由地方政府安排除險7座,1座已成功爆破,正在觀測階段;4座正在排險;1座已進場實地查勘,正在解決交通問題;1座因道路阻斷暫不具備施工條件。

    地震造成2380座水庫出險

    其實,除了堰塞湖外,這次大地震還給水庫等水利設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同樣威脅到下游的城鎮和群眾的安全。水利部副部長在國務院新聞辦第15次發佈會上透露,地震造成四川、重慶、陜西等8省市水庫出險2380座,險情主要為大壩裂縫、壩體滑坡、溢洪道毀壞、泄水洞垮塌、防浪墻斷裂、壩坡塌陷等。其中有69座水庫存在潰壩險情,存在高危險情、次高危險情的水庫分別達到320座和1991座。

    剛從四川災區考察回來的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楊勇,在6月5日舉行的“生態文明與災後重建論壇”上説,由於受到地震和山體崩塌的雙重打擊,重災區約有上百座大中小水電站和在建水電站在地震中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建成電站基本上已提閘放水行洪。但是岷江河谷多段和上遊三條支流多段河谷兩岸山體被強震震動,休眠中的古老的滑坡體開始復活,新的山崩開裂生成,處於成災臨界狀態,如遇雨季或其他施工建設活動,隨時可能成災。因此,必須進行全面的評估,確定病庫、病壩以及未來面臨災害、構成威脅的程度,以便提早應對。

    西南地區水電開發應規劃環評

    已在災區走訪多日的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岳説,西南地區水電開發應重點進行規劃環評。規劃環評是指將環境因素置於重大宏觀經濟決策鏈的前端,並通過對環境資源承載能力的分析,對各類重大開發、生産力佈局、資源配置等提出更為合理的戰略安排,從開發建設活動的源頭去預防環境問題的産生。規劃環評不僅要對單個項目進行環評,還要對發展規劃進行環評;不僅對工業規劃進行環評,還要對城市規劃進行環評。

    潘岳説,西南地區是水利水電開發的重點區域,但這一地區又是我國主要的地震活躍帶之一,地質條件複雜,災害風險極高。水利水電工程所在地大多地形陡峻,工程施工使地形發生很大改變,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地質環境災害,並引發很大的次生環境問題。鋻於西南地區的生態環境特點,必須堅持“統籌規劃、保護優先、有序開發”的原則,深入研究大規模的流域水電開發與地質災害的關係,特別是要做好地震對水庫安全的次生環境風險研究,提出這一地區水電開發的指導性意見。對一些生態環境特別敏感的地區,要進行地震環境風險影響評價,提出更高更嚴格的保護措施。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綠色中國年度人物”馬軍説,在四川這樣地質構造脆弱的地區,修建一系列百米以上直至300米的高壩大庫,將給當地帶來怎樣的影響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科學研究,規劃環評也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因此,災後重建應克服急躁心理,必鬚根據當地已經改變的地質條件,進行科學的規劃、設計以及建設。

    加強水電建設科學研究

    楊勇説,我國西部當前水電開發呈密集態勢。但是讓人擔憂的是,大渡河水電開發地處鮮水河地震活動帶,雅礱江水電開發與安寧河——則木河地震活動帶相鄰,金沙江溪洛渡電站位於雷波——永善地震活動帶,虎跳峽一庫八級位於麗江——程海地震活動帶,瀾滄江——怒江水電站規劃電站群位於三江並流構造活動帶。上述江河水電規劃建設佈局與岷江流域處於相似的地質環境背景和地震、地質災害威脅,通過對大地震的深入研究,應科學調整水電建設的現狀。

    在論壇上,馬軍、楊勇等專家還呼籲,應對西南地區各大型水壩的地震烈度、對密集梯級水庫在地震發生時可能給沿岸、下游地區帶來的巨大風險等重新進行評估;對震區和西南其他存在地質不穩定情況的已建成水壩,制定專門的地震應急預案;對地質不穩定地區大型水壩誘發地震的可能性進行深入研究;把災後重建納入成都市及相鄰城市群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中,建立地震安置城和藏羌移民城,將5•12地震災區的標誌性地區和岷江河谷地震遺址規劃為世界地震地質公園,建設地震地質博物館等。(記者 李禾)

 
 
 相關鏈結
· 科學生活:抗震救災如何用上智慧“大腦”?
· 科學生活:震後災區如何防避氣象災害?
· 科學生活:地震災區建築垃圾應如何處理?
· 科學生活:地震災害的防範與自救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