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我國在血栓形成分子機制研究領域獲得進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1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8月18日電(仇逸、章米力)著名血液學專業雜誌《血液》(Blood)日前刊出我國醫學家在血栓形成分子機制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這項為期3年半的研究認為,整合素β3是血栓形成的關鍵“控制點”,如果能對整合素β3及相關信號轉導通路進行有效控制,將有助於防治血栓性疾病。

    以血栓形成為基本病理特徵的心、腦血管疾病已超過惡性腫瘤,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第一殺手。上海血液學研究所研究員、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血栓與止血課題組組長奚曉東教授領銜的研究人員對止血及血栓形成的分子機制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首次論證了整合素β3介導血小板活化信號轉導的精確分子機制,證明整合素β3羧基末端3個氨基酸是Src激酶的結合位點;同時利用合成寡肽RGT實現了對整合素αIIb/β3外向內信號轉導的單向阻滯,以上基礎研究為尋找一種安全有效防治血栓性疾病的新途徑提供了可能。

    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伸展是血栓形成的關鍵因素,通常包含兩個階段,即不穩定的第一階段和穩定的第二階段,由不同的信號轉導所控制,前者在維持正常止血功能中起重要作用。以往的血小板活化抑製劑對上述兩個階段都發生作用,在治療的同時全面阻滯血小板活化,影響正常止血而帶來出血的副作用。

    奚曉東教授發現,如果能夠特異性地阻止第二階段的發生而保留第一階段,將有可能在維持正常止血的前提下抑制病理性血栓形成。研究人員首次觀察到在人類完整血小板上實現對整合素αIIb/β3外向內信號轉導的單向阻滯,合成寡肽RGT是目前為止唯一能選擇性地影響人類血小板外向內信號轉導及相應功能的人工合成分子。

    這項研究在國際血液學界引起很大反響。奚曉東教授坦言,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還有一段漫長的道路。實驗數據需經過人體內研究加以驗證,目前後續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中。

 
 
 相關鏈結
· 我科學家發現調控肝臟甲胎蛋白基因表達關鍵分子
· 基因診斷預防耳聾在我國成為現實
· 腦腫瘤幹細胞化療耐藥機理之謎揭開
·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癌症的預警和早期診斷方法
· 我國科學家揭示膽固醇吸收的分子機制及新藥原理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不上癮的強鎮痛藥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