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北京市教委、市衛生局攜手對1972年版眼保健操進行修訂後推出《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並於新學期起在北京市近2000所中小學內推廣。那麼—— 新版眼保健操到底新在哪?
全國第一套眼保健操是1963年由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體育教研室主任劉世銘自創,當時有8節。1972年,眼科專家對此進行簡化並做部分改動,改編後由上海市眼病防治所編排,1982年由教育部等10部委向全國推廣,延續至今。
近日,北京市教委、市衛生局攜手推出《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並於新學期起在全市近2000所中小學內推廣。新版眼保健操時長5分鐘,共5節。取消了舊版的“擠按睛明穴”和“幹洗臉”兩節,增加了“按壓頭部督脈穴”和“按揉耳垂眼穴及腳趾抓地”兩節,並將“按揉太陽穴及輪刮眼眶”改為“按揉太陽穴刮上眼眶”。新版的眼保健操是否更具功效?它的創新之處在哪?
眼保健操與時俱進
據悉,目前北京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高達53.98%%,而隨著中小學生營養狀況和體質健康狀況不斷變化,用眼時間、視頻作業時間不斷增加,影響學生視力發育的因素也在不斷改變。
據新版眼保健操參與者、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副主任醫師邱禮新介紹,1972年版眼保健操對中小學生預防近視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現在青少年的體質發生了一些改變,導致學生近視的原因也增多了,舊版眼保健操應該“與時俱進”。“1972年的時候可能孩子的體質多是營養不良,而現在的孩子更多的是營養過剩,肥胖、過量甜食、偏食、學習負擔加重等,這都是造成現在青少年近視的原因。”邱禮新説,“新版眼保健操考慮了引起近視的新因素。”
北京市疾控中心學校衛生所所長段佳麗介紹,為控制學生視力不良快速增長的趨勢,從去年年底開始,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衛生局聯合對1972年版眼保健操進行修訂,修訂工作由市疾控中心牽頭,聘請中國中醫研究院附屬眼科醫院院長唐由之等8位眼科專家進行修訂。
據介紹,衛生、教育兩部門還將組織有關專家對各學校《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的培訓、使用情況進行指導、檢查和效果評估。
新版更合理有趣
據介紹,修改後的“北京版”眼保健操共有5節,分別是“按揉耳垂眼穴,腳趾抓地”、“揉太陽穴,刮上眼眶”、“按揉四白穴”(同舊版)、“按揉風池穴”(同舊版)、“按頭部督脈穴”(從前額到腦後髮際處各按四下)。與1972年版相比,新修訂的“北京版”眼保健操總時長還是5分鐘。
邱禮新介紹,“睛明穴”距眼球太近,中小學生雙手的衛生很難保證,手上的細菌容易污染眼睛或進入嘴裏,因此新版眼保健操了取消“擠按睛明穴”和“幹洗臉”。同時,上眼眶穴位較多,按壓可調節眼部氣血,而下眼眶的穴位不容易刮到,因此保留“刮上眼眶”,去掉“刮下眼眶”。
新版眼保健操中的揉耳垂、腳趾抓地等動作,似乎與眼睛風馬牛不相及,但眼科專家介紹,這些修改都有科學依據。耳垂的神經連著眼睛,揉耳垂可以達到刺激眼睛的目的。而腳底是多种經絡的起源點,腳趾抓地也可以刺激眼睛,起到保護眼睛的作用。
新增加的兩節,通過對頭部、腳趾等局部穴位的刺激,增加全身血液循環、疏通全身經絡,使孩子全身氣血暢通,從而達到調節眼部的目的。督脈是人體最重要的一條經絡,從兩隻眼睛的內眼角一直到脊椎的尾骨,統領一身的陽氣。疏通這條經氣,可以增加血液循環,使人看起來更有精神。
邱禮新介紹,新版眼保健操在保證效果的同時,也考慮到了趣味性,希望學生全身都能得到放鬆。
操作規範才有效
今年5—7月,北京市疾控中心在石景山區300名中小學生中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試用追蹤和效果評估。通過新、老眼保健操操作前後視力、腦力工作能力指數、眼血流速度等指標變化情況的追蹤比較,專家發現:新版眼保健操對改善學生視力、緩解眼部疲勞效果明顯,各項指標優於舊版眼保健操。
邱禮新表示,眼保健操是根據傳統中醫理論編制而成的,通過刺激穴位、按摩睫狀肌達到緩解眼睛疲勞的作用,作為預防近視的一種手段,有其合理性。作為新版眼保健操的參與者,邱禮新“希望新版眼保健操能在預防近視方面起到更好的作用”。
邱禮新強調,眼保健操只是眾多預防近視措施的一種,産生近視的原因很多,想單純通過眼保健操來預防近視是不可能的。眼保健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眼睛疲勞,但也只能作為預防近視的一種手段,不能起到治療作用。專家介紹,近視是由於眼軸延長,導致光的焦點落到了視網膜的前面,先天遺傳和後天近距離用眼是導致近視的主要原因,目前醫學上還沒有切實有效的辦法進行治療。
針對中小學生在做眼保健操時可能摸不準穴位、力度不適等情況,邱禮新説,還需要家長、老師監督指導。眼科專家同時提醒家長,除了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外,還要注意生活細節,防止營養過剩等新問題而導致視力下降。(實習生 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