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目前我國有骨質疏鬆症患者約6900萬,佔人口總數的6%,且城市居民發病率明顯高於農村。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程加快,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正呈上升趨勢,預計到2050年發病人數將增至2億人,那時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質疏鬆性骨折將發生在亞洲,絕大部分在我國。基於此,衛生部和中國醫師協會正式啟動“醫療質量萬里行——骨質疏鬆症專題”項目。
骨質疏鬆知曉率不高
現在,全球約有2億多人正在遭受骨質疏鬆症的困擾。我國60歲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已接近四成。
在美國,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病人數已超過心肌梗死、腦卒中和乳腺癌的總和。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有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目前危害著大約33%年齡在50歲以上的女性和20%年齡在50歲以上的男性。衛生部北京醫院一項針對中國5萬名50歲以上人群開展的調查發現,60歲以上老人接近40%,80歲以上老人有50%的人群患有骨質疏鬆症。
“可是,面對如此龐大的患病人群,人們對它的了解卻依然不多。”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任委員寧光教授憂心忡忡地説,“由於骨質疏鬆的症狀非常隱匿,很多人沒有把它當回事。甚至不少人是等到骨折了,才發現自己早已得了骨質疏鬆症。”
據中華醫學會上海骨質疏鬆學會主任委員朱漢民介紹,我國城市居民骨質疏鬆的知曉率為60%左右,僅有18%的人會找醫生診治,而真正接受並得到治療的只有2%。國內一些大城市對已發生髖部骨折的患者調查也發現,只有3%的人曾經檢測過骨密度,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骨密度測量是什麼。
婦女骨質疏鬆危險性超癌症
寧光説,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的代謝性骨骼疾病,表現為骨骼的密度和質量下降,導致骨骼脆弱,容易發生骨折,尤其是腰椎、髖部和腕部等部位的骨折。
儘管病症不明顯,但它對人體的危害卻不可小覷。它往往是骨折、骨壞死、骨折不癒合的內在原因,還可能會産生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駝背、身高變矮、骨折致殘等後果。寧光強調:“髖部骨折是最為嚴重的。一項調查表明,骨質疏鬆的髖部骨折患者第一年死亡率高達20%,他們多死於肺炎、血栓等各種並發癥。而對於剩下的80%的存活者來説,多數人也因此臥病在床,行動不便,生活難以自理,僅有1/3能夠恢復到骨折前的生活質量。”
另外,專家還指出,骨質疏鬆造成婦女在一生中發生髖骨骨折的危險性高於其患乳腺癌、宮頸癌、子宮癌和卵巢癌危險的總和。
據調查顯示,60歲以上的女性骨質疏鬆率高達40%,而且隨年齡段增加,比例也在上升。在骨質疏鬆的人群中,有30%的婦女會遭受骨折的痛苦。這些骨折包括脊柱壓縮性骨折、前臂骨骨折和股骨頸骨折。60歲以上的婦女中有25%可能發生脊柱壓縮骨折。
30歲以後再補鈣太遲
“現在很多人都以為只有中老年人才需要補鈣,其實防治骨質疏鬆要從青少年,甚至從嬰兒期開始,因為健康人在20歲—30歲時,身體會達到骨量貯存的峰值,體內的骨鈣存量最大。這就好比人的存錢罐,年輕時存得多了,維持老年花銷的時間也越長。”寧光強調,骨質疏鬆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如果年輕時忽視運動,飲食結構不均衡,導致飲食鈣的攝入少,達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和質量,就有骨質疏鬆的危險。
需要提醒的是,骨頭湯補鈣只是杯水車薪,經常食用還可能會引起高尿酸等問題。不用吃鈣片補鈣的好方法是:首先,每天喝奶500毫升。能起到強健骨頭的明顯作用,其中,酸奶好于普通牛奶。其次,每週鍛鍊2次以上。研究顯示,骨骼必須在負重狀態下才能使鈣質有效地吸收于骨組織中。第三,每天堅持曬曬太陽。
專家同時也提醒市民,要避免吸煙、過量飲酒等可能增加骨質疏鬆風險的不良生活方式。另外,還要增加體力活動,合理膳食。
業內呼籲建立“骨內科”
寧光表示,40歲以前絕經的婦女、65歲以上的老年人、性激素低下的男性、體重過輕者、嗜煙酗酒者、過多飲用咖啡及碳酸飲料者,缺少體力活動者、有內分泌疾病、慢性腎臟疾病、胃腸疾病及風濕免疫病史、應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者、有脆性骨折家族史等人群是骨質疏鬆症的高發人群,應提高警惕。
一旦患上骨質疏鬆也不必太擔心。“一方面,醫學界現在已有《骨質疏鬆診治指南》,可以指導患者服用抗骨質疏鬆藥物,延緩骨量丟失、增加骨密度,以減少發生骨折的危險;另一方面,應制訂最適合自己的運動和飲食處方,比如喝牛奶、補充鈣劑、多曬太陽,做合適的運動、避免跌倒等。”專家説。
在治療上,骨質疏鬆症病人還可能在老年科、康復科、核醫學、婦産科、風濕免疫科等多科室中治療,每個科室都有可能治療這類病人。“在國外,大多建立了專門的骨質疏鬆診療中心或骨質疏鬆專科門診。”中華醫學會骨礦鹽及骨質疏鬆分會奠基人孟迅吾教授介紹説,此次由衛生部醫政司、中國醫師協會等主辦、默沙東支持的骨質疏鬆症診療協作基地率先在上海華東醫院、第六人民醫院等建立。目的就是要提高我國內分泌科、骨科、風濕科等相關科室的醫師對骨質疏鬆症疾病的認知程度,增強其對骨質疏鬆症預防與治療的臨床技能和診療水平,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記者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