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各類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人們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急劇下降。5月19日,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國內外專家就如何控制食品安全風險交流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專家評估和大眾的風險感知存在缺口
事實上,在目前公眾所擔心的食品問題和有關食品安全的報道中,有一部分是由於公眾相關科學知識的缺乏和媒體對食品安全事件的誇大和誤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陳君石在研討會上舉了一個2010年北京市工商局曹中生處長在食品安全風險交流論壇上發言的一個例子,“2010年3月,武漢工業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一位教授公佈了自己的地溝油市場調查報告。報告指出,目前我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很可能達到200—300萬噸,而我國居民一年的食用油消費總量大約為2250萬噸,進而推出一個人吃10頓飯可能有1頓會碰上地溝油。不久,該教授又站出來否定了這一説法,表示這些數據只是推算,並不一定準確。”
“什麼是地溝油?地溝油是潲水油、煎炸廢油及各類劣質油的總稱。地溝油主要用於生産肥皂或皂液、生産高級潤滑劑、生産生物柴油,但是地溝油不大可能會流向餐桌。因為地溝油的酸敗非常厲害,臭味很大,而要想把酸敗味消除,需要進行提純,其成本是很高的,甚至高過用黃豆、花生等直接壓榨食用油的成本。此外,對利用餐飲泔水飼養泔水豬和提煉‘潲水油’的不法行為,各相關部門一直在打擊,因此使用地溝油的違法成本也很高。”陳君石説。
他認為,目前“專家的風險評估和大眾的風險感知還存在缺口,這表現為:以訛傳訛(如‘地溝油上餐桌’事件);誇大危害(如‘反式脂肪酸’報道);污名化(如‘食品添加劑’‘轉基因食品’等)。現實的情況是,正確的科學信息明顯處於劣勢,而沒有科學依據的誤導信息卻大佔上風。其結果是造成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過度擔心,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不利於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副校長孫寶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表示,目前大眾對各種食品添加劑産生的心理恐慌現象,是由於普通公眾缺乏相關的科學知識所致,“中國食品問題在傳播過程中被誤導了,被歪曲了,被發酵了。”孫寶國呼籲,全社會要理性對待食品安全問題,平時要注重提高科學素養,培養科學飲食的素養和鑒別新聞真偽的能力,對食品安全事件能夠形成正確的認識,讓自己真正做到“不愁吃”。
風險評估是一個科學過程
如今,我國食品生産的一個現狀是:生産環節門檻特別低、小廠特別多、特別分散,這樣的現狀往往很難保證每一個食品生産都能監管到位。
“食品的‘食’上面是一個人,下面是一個良,是一個有良心的人在生産産品。也就是説良好的生産規範首先必須得有良心、有誠信。”中國疾控中心化學污染與健康安全重點實驗室主任、WHO食品污染檢測中心(中國)主任吳永寧在近日的媒體交流會上表示,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是誠信問題,應該規範誠信問題;不是更多地依賴於監督。“10000件産品,你檢了9999個,也不保證是百分百的安全。檢驗只是抽檢,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安全。”與此同時,除了良好的生産規範,還要進行風險控制,尋找容易發生危害的關鍵控制點,把關鍵點控制住,這比檢驗要好得多。
“國家食品安全監管的任務,不是消除危害,而是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陳君石説。
衛生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與衛生監督局局長蘇志表示,食品安全的基礎是風險管理。政府監管體系的轉變應由從危機應對到監測、評估、預警為基礎的風險預防。食品安全控制體制應該基於科學原理,並以對人類健康的風險評估為基礎,並隨著情況變化而變化。
吳永寧認為,風險評估是一個科學的過程,吃什麼東西、吃多少東西會産生多少風險等等,要制定出一個標準,同時要明白這個標準定成什麼樣會控制多少風險。“風險評估的過程應該是一個整體,我們需要從農田到餐桌、從不同的消費環節到最後吃進去的總量設定一個安全範圍,有一個健康指導。”吳永寧説。
建立主動出擊的管理機制
陳君石表示,在食品安全方面需要有一個風險分析框架,這包括:風險評估、風險管理、風險交流。通過這個框架能降低疾病,傷亡;建立對反應計劃的支持;幫助計劃實施;防止資源誤用和浪費;使決策者很好地了解信息;應對和糾正謠傳;培育關於風險的知情決策。同時,“政府應設專門機構,加強投入和專門人才的培養;民間要建立權威的科學信息平臺;政府、科學界、行業、媒體共同努力,建立風險交流機制,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食品安全管理。”
蘇志指出,建立主動出擊的食品安全科學管理機制,一是要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建設,統籌資源,嚴格質控,保證監測結果的代表性與準確性;二是對食品中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危害對人體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進行科學評估,將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作為制定食品安全標準和政策的科學依據。(記者 蔣秀娟 實習生 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