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科學生活:激光近視矯正手術還要不要做?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2月20日 09時02分   來源:科技日報

    這並不是第一次就激光治療近視手術進行論戰。早在8年前,網上就流傳著有關“近視手術致盲”“近視手術是騙局”等傳聞。但隨著激光近視矯正手術的深入發展,讓很多近視患者摘掉了眼鏡,但卻無致盲“噩耗”傳來,因此爭論也就不了了之。

    求醫者:並不擔心手術風險

    資料顯示,中國每年約有150萬近視人群接受激光手術。激光手術發展30年來,中國有幾千萬的近視眼人群接受了激光手術。

    記者在某三級甲醫院眼科門診看到,候診室內預約進行近視矯正手術的有8人。對於手術的安全性及後遺症問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護士表示:“術後恢復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術後保護的好可能就不會有問題,如果不注意用眼,視力就有可能繼續下降。”她透露,手術前,醫院會同患者簽署一份手術知情同意書。

    記者通過採訪發現,對於術後有可能存在的風險,家長們普遍認為“都不是問題”。學生家長常女士表示,很支持孩子做矯正手術。“我兒子正在上大學,我覺得在他畢業前把眼睛做好,對以後工作也會有幫助。”其他幾位家長也紛紛表示認同,並表示曾特別針對術後情況進行過諮詢。“聽説若干年後視力可能還會下降,但我覺得平時多注意,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且如果手術本身存在問題,醫院現在也不會做了,我們還是相信大醫院的。”常女士對手術非常放心。

    支持者:手術安全並發癥低

    “激光近視矯正手術技術已發展近30年,其安全性已得到證明,不能因個別案例否定這項治療技術。”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眼科首席專家王寧利表示,是否行使這項技術為患者治療,是每個醫生的自由。但是,一項技術是否安全可靠,要從科學角度評判,不能輕易被個人意見和觀點左右。

    王寧利指出,事實上,只要醫生能嚴格掌握手術適應症、標準操作規程和技術要求,並發癥概率非常低。“因此,我們不應因噎廢食。接受手術的患者也不用太緊張。”

    “我不知道報道所説的十多年前的手術是哪一種。最早國內做的是PRK手術(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術),是在角膜表面切缺,而現在做的是LASIK手術(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是在角膜層間切缺。”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激光近視治療中心主任鐘敬祥教授表示,目前採用的LASIK手術安全性、穩定性非常不錯,並發癥概率極低,但要嚴格篩選病人。

    作為國內最早開展LASIK手術的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也透露,該院自1994年開展準分子激光手術治療近視,至今累計手術人數約8萬例,手術並發癥極少,只有極少數的病例出現近視度數的欠矯或過矯。該中心專家認為,評價一個治療方法的療效和安全性,應在世界範圍內進行多中心臨床評價,做出科學的論斷。

    反對者:風險較大不大贊同

    同樣是國內著名眼科專家,謝培英卻不贊成用激光治療近視眼。

    作為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中心主任,謝培英錶示該中心已接待過100多名接受LASIK手術治療近視失敗的患者,“這些失敗案例都是因為在手術過程中眼角膜削太薄之後,患者眼部壓力讓角膜發生惡性膨出,使眼球向前凸起來後産生的。”謝培英錶示,因此手術風險較大,她個人不大贊成用激光治療近視眼。

    廣東省視光學會名譽理事長、眼科專家甄兆忠介紹,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的技術比較成熟,僅廣州就有約20家醫院開展。“我們不能否認它的優點,但在角膜上動手術,角膜組織發生變化,確實會有小部分人出現並發癥、後遺症,而且這個並發癥隨著時間的延長會越來越多。”甄兆忠説,目前所了解到的並發癥就有幹眼症、夜間眩光等,也因此導致該手術呈下降趨勢,沒有早些年火爆。

    不能回避的是,目前,個別醫療機構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將近視手術“變味”了,廣告一味渲染其正面效果,而對其風險回避不談。還有些醫生擅自放寬了手術標準,在選擇手術對象時急功近利。比如給幹眼症患者進行該手術,給不適合立即做手術者進行手術。還有很多醫生讓手術對象矇住一隻眼睛進行逐個單眼驗光,忽略了人類平時是兩隻眼睛同時看物體,這就導致不能實現最大雙眼單視,削弱了視覺的融合立體感,降低了視覺質量。

    衛生部開始實施新標準

    “每種手術都有它技術上的缺陷,現在還沒有一種手術能規避所有風險,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可靠安全。”衛生部近視眼重點實驗室主任、上海市眼科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耳鼻喉科醫院褚仁遠認為,任何手術能不做就不做,從母體帶來的任何器官都是有存在價值的。

    專家指出,存在下列情況中任何一項者,不得接受手術:眼部活動性炎症;眼周化膿性病灶;嚴重的眼附屬器病變;已確診的圓錐角膜;嚴重幹眼病;未受控制的青光眼;未受控制的全身結締組織病及嚴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未受控制的糖尿病;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等。另外,存在下列情況者,有可能對手術操作、術後恢復或手術療效産生不良影響:年齡不滿18周歲;近視度數不穩定、角膜過薄、近視度數過深、散光嚴重、角膜彎曲度異常等。

    據了解,由衛生部頒發的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行業標準本月1日開始實施。有專家指出,此前這個市場確實比較混亂,個別機構買來設備就開展手術,對患者適應症的把握也不嚴格……這些亂象很容易增加並發癥出現的機會。

    據中山大學附屬眼科醫院準分子激光治療科副主任楊斌教授介紹,衛生部出臺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行業標準的目的就是要規範這個市場,約束醫療機構的行為。(記者 李穎)

 
 
 相關鏈結
· 科學生活:中醫能有效治療近視嗎?
· 科學生活:近視治療儀真能治療近視嗎?
· 科學生活:飛秒激光術能否帶來安全“新視界”?
· 科學生活:激光手術治療近視是否安全?
· 科學生活:“小眼鏡”增多趨勢能否得到控制?
· 科學生活:小學生戴老花鏡預防近視有待研究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