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提出,讓部分一年級學生戴上300度老花鏡來預防和治療近視。儘管預計在春季開學後就試行的這一項目已經推延,但該項目已經通過了有關評審認定。
曾有消息報道,廣州市中小學衛生保健所準備在春季開學之後,與中山大學醫眼科中心進行一個“小學生屈光不正自然病程的追蹤調查”,具體的調研內容為:讓一部分小學生每天都有1小時的戶外活動,盡可能創造一些遠眺機會;而另一部分小學生則通過戴凸透鏡來干預,希望每天能夠戴上1個小時或者一節課的時間。廣州市中小學衛生保健所麥所長表示,他們會對這兩種方式的防治效果進行3年追蹤,希望最終能總結出對防治近視眼最有效的方法。
然而,該計劃遭到一些家長的反對,認為拿小孩做這種試驗是不對的,表示與其通過戴眼鏡來預防孩子近視,倒不如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然而,據麥所長介紹,該項目已經通過了中山大學醫學倫理委員會的評審,在理論上得到了充分論證。
為什麼專家會選擇配戴老花鏡預防近視這種途徑?這種途徑能有效預防兒童近視嗎?
戴老花鏡基於新理論
1983年,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報道了上海市眼病中心防治所鐘潤先等所做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雙眼配戴+1.50D的凸透鏡(近霧視法)防治青少年近視眼安全可靠,是控制新發病、降低患病率的有效措施。
1998年11月8日,全國學生近視眼防治工作專家指導組一致認為,看近處時配戴低度凸透鏡是目前預防近視的理想方法。然而,對於近霧視療法亦有一些否定的報道。如美國Shotwell(1984)對於海軍軍校學生進行了為期4年的觀察,結果表明+1.25D的凸透鏡加上基底朝內的2D三棱鏡對於其近視進展(平均每年約發展0.25D)無明顯影響。
麥所長表示,對於這次配戴老花鏡預防近視的方案,是在國際上對近視眼的發生病理機制有了新的研究結論的背景下提出的,原來的傳統學説———調節學説基本上已被否認,在國外眼科界取而代之的是光學離焦學説逐步成為解析近視眼發病機制的主流學説。離焦學説對近視眼發生的機制解析是,對於眼球處於發育過程中的兒童來説,視近工作使物像形成于視網膜後(後離焦),通過信號傳導系統,使眼球生長髮育受到調控,眼球壁重新塑形,眼軸拉長而産生近視。該學説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是後離焦是發生近視眼的危險因素,前離焦是近視發生的阻抗因素。給小孩戴上凸透鏡,可産生前離焦的效應,防止眼球軸發育過長而導致近視眼發生。
是否有效還有待研究
對於通過配戴老花鏡預防近視的計劃遭到了很多家長反對,有家長表示“小孩戴上老花鏡根本就看不清,還怎麼參加日常活動?”
麥所長表示,配戴凸透鏡(老花鏡)的影響是短暫的,因為每天僅需戴約一節課的時間,戴凸透鏡時視力會模糊,把眼鏡摘下這種影響就消除了。因此初步的打算是學生們一天戴一節課的時間。“如果要進行試點,肯定會在老師的配合下進行,因為學生們戴上眼鏡後肯定會有些霧濛濛的感覺,沒有老師配合監督是不行的。並且我們希望在進行試驗的過程中,老師能配合做一些娛樂和放鬆的活動,比如放一些歌曲,或者在投影上放一些動畫片,讓學生們樂意參加。”
北京同仁醫院驗光配鏡中心技術總監唐萍解釋,人的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通過調節使遠近的物體都能在眼底視網膜清晰成像。當眼睛看遠處時,晶狀體變成扁平狀,而當眼睛看近處時,晶狀體就會變凸。但是,如果長時間近距離作業,主管晶狀體調節的睫狀肌得不到充分休息,産生了痙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近視。戴老花鏡來預防近視的原理是,看近處時,佩戴老花鏡可以幫助眼睛調節晶狀體,這樣孩子的眼睛就能減少調節,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
唐萍稱,如果長時間佩戴這種眼鏡,容易使近視孩子的眼位變成外隱斜,從而導致他的調節功能和集合功能的不匹配;這種方法對於視覺發育在敏感期且沒有近視的孩子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但真性近視就不可逆轉了。
而且,引起近視有多重因素,如: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眼部因素等。佩戴老花鏡是否能預防所有因素可能引起的近視?戴老花鏡對視功能是否有影響?如果佩戴老花鏡的話,什麼樣的度數最科學?這都是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減輕課業負擔最重要
目前,我國近視患病率逐年上升,且發病年齡提早。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城市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近視眼患病率分別為30.44%%、61%%、81%%。也就是説,八成高中生的視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近視。
唐萍告訴記者,目前對於近視的預防也是百家爭鳴,在眼科和視光學領域很多人都進行過這方面的研究,有通過戴低度老花鏡來預防的,也有通過採取睫狀肌麻痹劑來治療近視,或者採取視功能方面的訓練來提高調節能力的,還有的通過給孩子眼前配戴底向內的三棱鏡來預防的。方法很多,但是目前還沒有一種方法能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
可以肯定的是,要想預防近視,需要學校減輕孩子的課業負擔,需要家長不再人為地給孩子增加學習壓力。同時也要掌握預防的方法,如:孩子自己注意用眼衛生,家長要注意監督孩子的用眼情況,孩子學習45分鐘左右就要休息10—15分鐘;飲食搭配要合理,不要養成孩子挑食的習慣;同時鼓勵孩子多參加室外鍛鍊增強體質。(記者 蔣秀娟 實習生 徐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