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在哈醫大一院發生的惡性傷害事件中。血案兇手罹患強直性脊柱炎,希望用藥物“類克”(英夫利西/Infliximab)治療。但是因為此人已經確診為肺結核,所以醫生建議先採取抗癆治療後,再來用類克治療。兇手對此不滿,憤而行兇。那麼,強直性脊柱炎又與“類克”治療有何關係呢?
強直性脊柱炎病因是何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脊柱關節的炎症,患者會逐漸出現脊柱關節疼痛和僵硬的症狀,最終椎間關節逐漸硬化、融合,很多患者會進展為駝背。如果不加處理的話,疾病也會累及其他關節,甚至心臟、眼、腎等多種臟器都會被累及。”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張奉春教授介紹説。
張奉春透露,強直性脊柱炎常見於16—30歲青年人,男性多見,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3:1,平均發病年齡為25歲左右。“這種病起病並不明顯,而且進展緩慢。”張奉春説,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多數研究認為遺傳在其發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感染、免疫環境因素等也與之關係密切。
生物製劑改善生存質量
自上世紀90年代末起,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免疫性疾病的幾種抗腫瘤壞死因子治療生物製劑相繼研發成功,這些新藥的上市上和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臨床治療的效果,甚至改變了疾病的不良預後。生物製劑的出現使強直性脊柱炎等風濕性疾病的治療進入到一個嶄新階段。“所謂生物製劑即選擇性地以參與免疫反應或炎症過程的分子或受體為靶目標的單克隆抗體或天然抑制分子的重組産物。”張奉春指出,生物製劑針對風濕病的發病機制,比傳統免疫抑制治療更具特異性,從理論上講,有可能從根本上控制疾病的進展,而不對正常的抗感染免疫産生影響。而“類克”正是一種針對甲型腫瘤壞死因子的單抗體,在體內可以中和甲型腫瘤壞死因子,阻止其發揮免疫學效應。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即人體的免疫系統異常激活,導致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組織的現象。”張奉春解釋説,在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免疫系統異常激活的過程中,甲型腫瘤壞死因子這種物質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調動大量淋巴細胞對患者自身發動攻擊,從而引起疾病。而應用類克這類單抗藥物,可以顯著緩解患者關節僵硬、疼痛的症狀,從而改善生存質量。
使用生物製劑有禁忌
儘管生物製劑治療可以通過抑制患者體內過多的腫瘤壞死因子,從而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但生物製劑治療並不適用於所有患者,在使用前患者應先諮詢主治醫生意見。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風濕免疫副主任醫師黃建林介紹説,因為抗腫瘤壞死因子既是重要的炎性細胞因子,又是機體維持正常免疫平衡、對抗感染、監視抑制腫瘤生長的生理性細胞因子,如受到過度抑制則可能發生一些與感染、腫瘤相關的不良反應,還可能出現異體蛋白激發的超敏反應等。
儘管如此,目前我國風濕專家的一致意見是:抗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的問世改變了類風濕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模式,生物製劑的療效和安全性在臨床試驗以及使用過程中得到了認可,但在用藥時要嚴格掌握適應症,在用藥過程中嚴密監測輸液反應、感染等不良反應。
以下情況是不能應用抗腫瘤壞死因子(即禁忌症):存在活動性感染;有結核感染史未經標準治療或出現活動者;有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史;合併充血性心功能衰竭或惡性腫瘤的患者;神經系統的脫髓鞘病變;對藥物成分過敏的患者。
由於應用抗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有可能增加結核感染的風險,或使潛伏結核復發的可能性,所以在用藥前需進行仔細評估。
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
強直性脊柱炎對每個人的影響不同,其特徵是自發緩解和加重交替出現,尤其在疾病早期,一般愈後較好,因為病變常常相對較輕,大多數患者能正常地從事工作和生活,存活期和一般人無差別。但也有少數患者表現為持續性病情活動,並可能在早期出現嚴重殘疾。因此,強直性脊柱炎也應早期診斷和治療,以防發展為嚴重殘疾狀態。
另外。除了及時準確的藥物治療之外,運動、自我保健以及自我心理調適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進行適度的運動:定時舒展脊柱與胸腔的所有關節,就是阻止強直性脊柱炎惡化的最佳方法。運動的目的是減輕僵硬程度,並增強關節四週的肌肉肌力,應及早開始,並堅持每天定時運動。即使行動不便或有畸形問題,病情亦會大有改善。
其次,加強自我保健意識:忌煙酒;進食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硬和刺激性食物,以防影響消化功能;適當多飲水,促進藥物代謝,減少藥物不良反應。
另外,要保證正確的身體姿勢:工作時要保持挺直姿勢,減少頸椎前傾的動作,應時常轉換姿勢及舒展筋骨;座位不宜過矮或過深,坐下時膝蓋與髖關節成直角;床墊軟硬適中:床板太硬會增加局部脊椎壓力,使疼痛加重;床板太軟不能有效托住身體;枕頭高度適宜,切勿將枕頭越墊越高,導致頸椎前傾加重。
同時,還要增加自我心理調節:建立良好的家庭和人際關係網絡,當面對挫折和壓力時可以得到關愛和協助;積極培養和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學會傾訴,有助於緩解心理壓力;參加多元化的活動,不斷的從成功經驗中建立自信和成就感。(記者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