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文娛
 
長春市2010年普通高中招生諮詢會召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5月10日   來源:吉林日報

    5月8日,2010年長春市普通高中招生諮詢會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召開。進場做招生宣傳的高中達34所,覆蓋了長春市各級各類高中學校。各高中幾乎都派出了最強招生陣容:校長、招生辦主任、一線骨幹教師,還有部分在校生為家長現身説法,詳細推介本校的優勢和特色。

    2010年長春市中考生又多了一所可選擇的高中——吉大附中高中部。首年招生的吉大附中高中部,計劃招收6個教學班,全部實行“小班化”教學,並將雙導師制、博士碩士助教制及作家住校制等前衛的教學理念引入高中課堂。

    東北師大附中2010年取消了“並軌生”。“簡單地説,就是2010年考入我校統招生的學生不用再交那2.4萬元錢了。”該校一名諮詢老師解釋説。據介紹,2010年考入東北師大附中高中的統招生(包括統考、推薦、自主、特長)收費標準為900元/每生/每年;自費生仍一次性繳納3年2.4萬元的助學金。師大附中青華校區(民辦性質)收費為1.6萬元/每生/每年。同時,該校在去年高中招生中取消的國際交流班,2010年恢復招生,5萬元/3年,入學時一次性繳納。

    諮詢現場,記者意外看到一些“老外”在發傳單。他們都是長春美國國際學校的外籍教師。這所歷來被視為只招收在長工作的外籍高管子女的國際學校,2010年向本地學生敞開了大門。該校還引入國際慣例,打出“高獎學金牌”,獎學金標準達到驚人的每生36萬元,主要用於支付學生就讀該校高中3年的學費。

    長春市實驗中學2010年也首開“中加班”(國際交流班),預計招生90人,學制3年,使用加拿大原版教材,全外教英語授課。學生畢業時可直接申請所有英語國家的大學,出國後無須再讀預科。想入讀“中加班”的考生,除了要有中考成績,還要進行英語面試。錄取後,學生取得吉林省學籍的同時,在加拿大BC省教育部註冊學籍。

    吉林省實驗中學預計招收統招生200人,推薦生260人,自主招生20人,自費生200人,國際交流班448人,藝術實驗班45人。

    長春市實驗中學招生總計劃950人。包括:推薦生180人,統考生136人(含特長生31人),自主招生15人;自費生150人,收費1.8萬元/3年;自費生(凈月學校分部)267人,收費2.4萬元/3年;國際交流班(中新班)112人,4.5萬元/3年;國際交流班(中加班)90人,學費待批。2009年該校統考線579分,自費線571分,自費線(分部)511.5分。

    長春市第十一中學預計招收推薦生260人,統考生120人,自主招生20人。自費生200人,1.8萬元/3年;自費生(分部)600人,收費按上級文件執行;國際交流班224人,4.5萬元/3年。2009年該校統考線585分,自費線582.5分,自費線(分部)571.5分,國際交流班563分。

    長春市二實驗中學計劃招收統招生278人,2009年錄取線為578.5分;一批次自費生119人,1.8萬元/3年,2009年錄取線為572.5分;二批次自費生403人,2.4萬元/3年,2009年錄取線為541分;國際交流班60人,1.5萬元/年,2009年錄取線為508分。

    長春第二中學計劃招收推薦生165人,統考生130人,自主招生15人;自費生100人,收費1.8萬元;自費生(分部)480人,收費2.1萬元;交流班若干人,收費3萬元。2009年該校統招分數線577分,本部自費線574分,分部自費線551.5分,國際交流班分數線547分。

    長春市第五中學計劃招生702人,包括推薦生200人,統考生220人,特長生72人,自費生210人。2009年該校統招錄取線561.5分,自費錄取線525.5分。

    長春市第六中學計劃招收推薦生259人,統考生191人,自主招生20人,自費生202人,藝術特長生224人。2009年該校統招錄取線為565分,自費線533分。

    長春市希望高中計劃招收“雙特生”200人,“雙特生”入學後3年享受政府“四免一補”政策,即免書費、學費、校服費、住宿費,並補助生活費。單獨編班。“雙特生”招錄方式:在第一批次錄取,並在專設第五欄中填報志願,不影響填報其他志願欄。另招收推薦生170人,統考生150人,自費生300人(1.2萬元/3年,包含了3年的學費2100元和微機上機費)。(記者 姜楠)

 
 
 相關鏈結
· 陜西: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可享短期培訓
· 吉林:普通高中招擇校生比例不得高於30%
· 河南:體育考試不合格拿不到高中畢業證
· 新疆:內地高中班5年後招生規模將擴至1萬人
· 上海出臺重大舉措改革高中畢業考試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