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9月21日專電(記者李克瑤)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中國民俗語言學會會長曲彥斌説:“中華民族對中秋節的熱愛,最重要的是在於這個傳統節日所包含的‘團圓和美’的寓意。人們把美好的願望、美麗的傳説統統賦予月亮的外形、柔和的光色。”
社會學家認為,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在於結成社會。社會之中,無論宗親關係、地緣關係、友人之間、同事之間,都以團圓和諧共處為實際需要。“這種原始的祈願最終形成了中華民族的一種主要觀念,一種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共同的生存需要,是決定和構成這一民俗心理的核心要素。”曲彥斌説。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會以月亮來寄託思鄉深情。
蘇軾的“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正是對滄桑世事變幻無常的無奈慨嘆。曲彥斌解讀説:深沉而富有寓意的名句之所以傳唱千年不衰,最重要的是在於它時時刻刻都能喚起人們因中秋節而生的這種祈願和美團圓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