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文娛
 
民俗專家細説“元宵”由來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天津2月15日專電(記者 周潤健)17日迎來中國傳統節日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幾乎在這天都要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元宵”。那麼,正月十五,為什麼要吃“元宵”呢?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由來已久。元宵俗稱“湯圓”“湯糰”“圓子”“糰子”。每到正月十五,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

    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大約形成于宋代。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現了“乳糖圓子”,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到了明朝,“元宵”的稱呼就比較多了。劉若愚的《酌中志》裏記載了元宵的做法:“其制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白糖、玫瑰為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也。”清康熙年間,禦膳房特製的“八寶元宵”是朝野聞名的美食。如今,元宵因所包餡料的不同,分出各種口味,元宵皮除了江米麵之外,還有高粱面、黃米麵等。

    説起湯圓,近代史上還有一個掌故。傳説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之後,一心想復辟登基當皇帝,但又怕人們反對,終日提心吊膽。一天,他聽到街上賣元宵的人拉長嗓音喊“元宵”,覺得元宵兩個字有“袁消”之嫌,聯想到自己的命運,於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將“元宵”改成“湯圓”。袁世凱垮臺後,大部分地區又恢復了“元宵”的名稱。

    王來華表示,元宵也好,湯圓也罷,作為元宵節的吉俗,不論是何種稱呼,都與“團圓”音近,取團圓之意,又逢十五月圓之夜,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來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相關鏈結
· 元宵節:“燈”文化特色濃郁
· 消費湯圓講訣竅 遇到問題可投訴
· 元宵節作為傳統節日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曆史
· 民俗專家:元宵節是浪漫節日堪稱中國“情人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