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航天員自主出艙 神七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28日   來源:新華社

酸、甜、苦、辣——“追星族”的四味人生

    新華社遠望一號9月28日電(記者 吳登峰)北京時間28日17時37分,神舟七號返回艙安全返回地面!

    “成功了!”五艘遠望號測量船在太平洋、大西洋同時拉響汽笛。

    追星攬箭30年,遠望人先後50余次遠征大洋,圓滿完成近70次海上測控任務,總航程約140萬海裏,相當於繞地球60余圈,累計海上作業7600余天,測控成功率達100%。

    酸——兒子眼中的陌生人

    孫步春,遠望一號的一名普通船員,在機電部門已工作22年。

    機電部門,被喻為遠望號的“心臟”。每天機電部門為船隻提供的電力,可滿足一座30萬人口城市的日常需求。

    上船第一天,師傅把孫步春領到位於最底層的機艙,指著密布的管線和閥門説:“等你像熟悉家人一樣熟悉它們的時候,你就成為一名合格的遠望人了!”

    機艙裏空氣污濁、平均溫度50多攝氏度、噪音100多分貝,是船上最為艱苦的部門。孫步春用2年時間摸遍了船上的每一段管路,記住了管路上1000多個閥門的位置和功用。

    一次,師傅隨手搭在一處管隧上。孫步春立刻回答説:“這路管隧全長55米,有油、水兩路管線,分別穿越全船機電、通信、航海3個艙段,有34處閥門。”

    “好樣的!”師傅對孫步春説:“從今天起,你合格了!”

    由於工作繁忙,孫步春只能把孩子寄養在蘇北老家。一次,孫步春執行完衛星發射任務,興衝衝趕回老家,卻被2歲的兒子堵在門口。“你是誰,幹嗎到我家來?”對管線、閥門熟悉如家人的孫步春,在孩子的眼裏卻成為一名“陌生人”。兒子的話讓孫步春心裏一酸,眼淚奪眶而出。

    為了遠望人的事業而犧牲自己的親情,成為孫步春沉重的選擇。

    不過令孫步春自豪的是,22年來他和同事們一起,為56次測控任務的圓滿成功提供了優質高效的動力保障。

    甜——父女兩代同圓航天夢

    王玉祥,遠望號第一代船員,多年的海風已把他染成古銅色。

    1997年4月,王玉祥隨遠望號執行風雲二號衛星發射任務。

    這是遠望人由海上測量向海上測控轉型的關鍵一戰。海上測控技術當時只有美國、俄羅斯等少數航天大國掌握。作為衛星測控系統軟體主要研發人員之一的王玉祥,緊盯著顯示屏,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衛星測軌定姿正確執行!”

    “衛星加旋正確執行!”

    “姿章聯控正確執行!”

    “成功了!”王玉祥歡呼著從座位上跳起來。

    多年的艱辛和努力,化為喜悅的淚水。為了這一刻,熬過多少個不眠之夜,王玉祥記不清楚了;但是陪女兒吃過幾次飯,王玉祥掰著手指頭能數過來。

    2006年,女兒被推薦去國外一所著名高校留學深造。聽到這個消息後,王玉祥十分高興,可沒想到女兒卻要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

    “爸爸,我也想當一名遠望人!”女兒坦率地説出了自己的理想。

    悟性高、業務精、肯吃苦,這是同事對王玉祥女兒的評價。不到一年,王玉祥的女兒已經全面進入工作角色,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2008年9月,王玉祥和女兒分別乘坐遠望一號和遠望六號前往太平洋執行神舟七號任務。

    “這孩子從小就‘一根筋’,認準的事從不放棄!”王玉祥無奈地對同事説,可臉上卻充滿了甜甜的笑意!

    苦——在風浪中探尋智慧之門

    2005年10月,神舟六號發射在即。一個熱帶雲團在遠望一號船任務海區悄然生成。船長劉馮生用鉛筆在海圖上比劃一下,立即下令:“與指揮部聯絡,我船西南100海裏附近有颱風生成,主、備用測量點無法完成測量工作,請考慮重新選取測量海區。”

    “中央氣象臺、日本台、歐洲臺還沒有發佈颱風警報!”氣象中隊長提醒劉馮生。

    “變更設備狀態設置,啟用緊急預案,向東北方向全速航行!”劉馮生的口氣不容置疑。

    貿然改變航向、放棄預選測量點,全船上下無不為船長捏把汗。在向新海區機動途中,劉馮生頂著壓力,與技術人員反復論證,優化方案。

    “指揮部急電,‘鴻雁’颱風形成,一號船迅速離開測量海區規避颱風!”

    “我是遠望一號,已向某海區實施機動,新測量點方位為……”在劉馮生的指揮下,遠望一號船擦著颱風的邊緣,順利突圍。

    “神了!船長,你比颱風預報提前了5個小時。”氣象中隊長欽佩地豎起大拇指。

    “要勇於從風浪中汲取智慧。”劉馮生微笑著説。

    智慧,從風浪中汲取,在實踐中總結提高。

    1998年,遠望一號船進行現代化改裝。裸露的船體,夏天熱得像火爐,冬天冷得像冰窖。劉馮生堅持吃住在船上,翻閱了4米多厚的圖紙,對施工方案提出了200多項合理化建議,參與了改裝的每一個環節,對設備的各項參數了然于胸。

    2007年,遠望一號前往印度洋執行衛星發射任務。陌生的海域、陌生的航線,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挑戰。

    任務期間,正值南半球最冷、海況最差的季節。陣風9級、涌浪平均高度4米,放下減搖鰭後,遠望號左右傾斜10度以上。

    指揮部要求在星箭分離後15分鐘提供衛星的初軌數據。在這種惡劣的海況下,要求近乎“苛刻”。

    “遠望人的詞典上,沒有‘失敗’二字!”在劉馮生的指揮下,遠望一號最終比規定時間提前7分鐘完成衛星測控任務。這次任務,開創了遠望人在涌浪4米的惡劣海況下圓滿完成任務的紀錄。

    辣——人生能得幾回搏

    人生能得幾回搏!這是遠望一號船USB雷達主操作手萬凱的人生信條。

    第一次面對USB操作系統時,萬凱被結構複雜的系統搞得暈頭轉向,很多專業術語在大學時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萬凱迎難而上,從熟悉硬體模塊做起。每次出海歸來,萬凱都不厭其煩地對檢驗系統內部的每一個轉接部位,對400多個螺絲進行重新固定;一有空閒就查閱相關專業書籍,對照設備圖紙資料,熟悉設備性能;對照以往的故障彙編,分析故障原因……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萬凱記錄了20萬字的專業訓練筆記和故障彙編資料。在100多次模擬跟蹤目標訓練過程中,萬凱練就出了果斷的應急處置能力。

    2005年,憑著過硬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萬凱第一次走上USB雷達主操作手的崗位。經過20天的航行,遠望一號終於進入決戰時刻。

    萬凱身體貼著監控臺,右手穩握操縱桿,左手輕搭天線控制板,雙眼緊盯著監視屏。他必須在短短十幾秒的時間裏,捕捉到衛星,並對衛星發送星箭分離指令,確保衛星調姿後進入預定軌道。

    突然,監視器上衛星信號減弱,信號點超出監視器跟蹤範圍。萬凱果斷採用數字引導,在不到1秒鐘的時間內重新捕獲到衛星目標。這時,雷達俯角接近臨界值,如果萬凱遲疑1毫秒,雷達就會因為超負荷運轉造成斷電,引導太陽帆板展開等指令將無法及時下達給衛星,勢必影響衛星的正常運轉。

    像這樣的緊急時刻,3年來萬凱經歷過很多次,但每一次他都能操控設備化險為夷,圓滿完成測控任務。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準確預報主著陸場淺層風狀況

    新華社內蒙古四子王旗9月28日電(黎雲、李超軍)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科技人員準確預報出28日主著陸場區淺層風狀況,保證了飛船的安全返回,並成功解決了我國中長期淺層風預報領域的難題。

    淺層風預報,主要是預報地面到300米高度的最大風速和風向,這是影響飛船返回最為關鍵的天氣因素。

    神五、神六飛船返回時,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成功攻克了短期淺層風預報難題,對24小時內的淺層風狀況提供了準確的預報,保證了飛船的安全返回。但在中長期淺層風預報領域,國內和國際上一直沒有成熟有效的預報方法。

    在神七任務中,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逐步積累了第一手淺層風資料,並對主著陸場區30多年的歷史氣象資料進行統計分析,首次建立起場區淺層風資料樣本數據庫,為準確預報飛船回收當天淺層風狀況提供了依據。 這個中心還相繼完成了主著陸場區氣象信息綜合顯示處理系統和主著陸場區淺層風預報輔助決策系統2個課題。中心高級工程師王永升從中性層結大氣的邊界層理論展開針對性研究,找到了適合於場區的淺層風預報方法。

各地群眾認為神七問天之旅再創我國航天事業新輝煌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當神七飛船安全著陸、翟志剛等3位航天員走出返回艙時,神州大地一片歡騰!各地群眾認為,這一里程碑式的勝利,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是我國改革開放30年結出的豐碩成果。

    28日,當3名航天員相繼從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返回艙走出時,翟志剛、劉伯明的家鄉齊齊哈爾市和平廣場上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到處是歡樂的景象。在景海鵬的家鄉山西運城東楊家卓村,人們搖著國旗齊聲吶喊:“中國加油!景海鵬加油!”

    “漫步太空的中國航天員終於回來了!此時此刻,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感到特別自豪。”齊齊哈爾市民梅寒覺興奮地説。

    重慶三峽移民譚家國看完神舟七號成功返回的直播後表示:“神七完成的太空行走是繼北京奧運會後又一件振奮民族精神的大事,我們三峽移民一定要向航天員學習,建設和諧新庫區。”

    各地群眾對我國航天事業的歷史性飛躍興奮無比,為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感到十分自豪。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宋生貴説,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和神七發射這三件大事,進一步增強了全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圓滿成功極大地振奮中國人的民族精神。四川災區受災群眾王廷章説:“神七成功返回説明我們國家科技實力又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阿爾泰表示,首次太空行走足以證明我們的綜合國力在增強,我們的民族精神將因此更加昂揚。

    神七飛船的成功返回也激勵著年輕一代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學生勇攀科學高峰。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濤自豪地説:“當飛船進入地影區時,從航天員頭盔上可以清晰看見我國自主研製的照明燈是很亮的。作為一名科研人員,我感到十分自豪!”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大三學生郭琰雯説:科學研究要面對各種困難,常常會遇到挫折,但科學的探索精神就在於此。我們一定要學習偉大的載人航天精神,只要不斷探索,不怕挫折,就一定能夠在科研領域取得進步。

    曾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工作過的重慶大學數理學院研究生倪風岳揮舞著國旗激動地告訴記者:“神舟七號飛船承載著我們兒時的夢想。我們青年學子一定能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和力量。”

神七飛行圓滿成功讓海外華僑華人倍感自豪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神舟七號飛船返回艙28日載著三名航天員平安返回,神七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消息傳來後,海外華僑華人歡欣鼓舞,倍感自豪。

    緬甸的數百名華僑華人28日歡聚一堂,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9週年聯歡晚會。緬華慶祝國慶大會主席張肇基在致辭中説,神舟七號航天員首次實現了太空漫步,飛行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尖端科技的巨大成功,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緬甸華僑華人對此表示熱烈祝賀。

    在中國駐朝鮮大使館28日為華僑華人舉辦的國慶招待會上,朝鮮華僑聯合會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梁作軍説,聽到中國航天員完成首次艙外漫步並且安全返回的消息後非常激動,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並希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港澳輿論盛讚神舟七號載人飛行圓滿成功

    新華社香港9月29日電 香港和澳門主要報紙29日紛紛大幅報道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順利回收的消息,併發表社評、社論盛讚這次飛行圓滿成功。

    香港《文匯報》的社評説,“神七”凱旋,標誌著中國航天科技進入新里程,不僅為中國未來繼續探索太空打下堅實基礎,也將為國民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動力。“神七”凱旋,振奮了國人志氣,航天員堅忍不拔的意志,有助提升民族精神,是中國繼續發展的珍貴財富。

    社評説,航天科技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中國航天事業再創高峰,主要受益於改革開放30年所積累的豐厚國力。“神七”升空吸引全球注意,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海內外華人都感到無比自豪,大大增加了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

    《大公報》的社評説,“神七”載人飛行大功告成,昭示中國已繼俄、美之後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太空出艙技術的國家,中國航天事業從此翻開新的一頁,中國將在人類未來的太空和平開發利用偉業中扮演一個更重要的角色,中國將更有能力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作出貢獻。

    《成報》的社評説,中國近年來連連取得外太空試驗成功,為13億人爭了一口氣,也令世界各國另眼相看。神舟飛船多次成功穿越太空,不但引起全世界的矚目和敬重,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向全世界作出和平發展的承諾以及和諧共處的協議。

    《新報》的社論説,“神七”任務全程進行同步電視轉播,表示中國對太空技術胸有成竹。《星島日報》的社論説,中國由載人上太空至太空漫步,進步神速。

    《香港經濟日報》《明報》《信報》等也都用兩到三個版面,圖文並茂地報道神舟七號順利回收的消息。

    澳門《華僑報》説,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大功告成,3位航天員為中國航天計劃立下了不朽功勳,這真是一件令國人自豪、世人驚嘆的事。“欲上青天攬明月”對中國人來説,已經是可以實現的夢想,這個千年以來的不懈追求仍將繼續下去。

    《市民日報》説,13億中國人民、無數海外華僑深切期盼的眼眸,終於見證了中國航天員成功漫步茫茫宇宙的歷史一刻,五星紅旗揮動飄揚顯得分外耀目又引人自豪,中華民族憑著自己的智慧、毅力和勇氣,繼圓滿舉辦北京奧運會後,又一次創造世紀壯舉。

第三隻眼睛看神七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記者孫彥新、徐壯志、白瑞雪)翟志剛身著“飛天”太空出艙的那一刻,已永遠地凝固在了中華民族的記憶之中——無論多少年後,人們或許仍會記得,2008年金秋,中國人在神舟七號飛行中,首次走出飛船,進行太空行走。

    中國以國際上和歷史上罕見的高速度,發展自己的載人航天事業。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記者在每一次載人航天的報道中,都會用到一個詞彙——里程碑。

    確實如此。神舟飛船發射密度不高,但,每次飛行都是一次重大跨越。

    緊張·自信·從容——神七,中國航天人化蛹成蝶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神七,都展示著一種基於自信的從容姿態。

    “航天人在逐步走向成熟。”經歷了中國載人航天從起步到現在全過程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顧問王永志説。

    20世紀90年代,中國航天接連幾次的發射失利,像一團巨大的陰雲籠罩著整個中國航天界。很多外資企業甚至直接將車停在航天院所的大門口來挖人……

    1992年1月,載人航天工程啟動時,不過是“幾個老頭帶著一群毛頭小夥子”“這事看來不靠譜”。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一次次令人揪心地起飛,一次次成功地突破。

    2003年10月,當神舟五號載著“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起飛時,“不論是白髮蒼蒼的老專家,還是初出茅廬年輕人,每個航天人的身體和神經都像拉滿了弦的弓,緊得隨時有可能繃斷。”回憶往昔,已離開崗位的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感慨萬千。

    神舟一次次飛天,一大批中青年航天人迅速成長。2004年1月,當年載人航天工程起步時的“毛頭小夥子”尚志和張柏楠,分別成為飛船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載人航天各大系統主任設計師以上關鍵崗位人員,平均年齡僅35歲。

    目前,載人航天工程八大系統“兩總”——總指揮和總設計師的平均年齡只有40多歲。

    楊利偉雖然平安返回,神舟五號的飛行卻並非沒有瑕疵——火箭上升時有一個階段顛簸得非常厲害。

    針對航天員的意見和進一步試驗測試,神舟六號時各大系統做了重大多項改進。

    2005年中秋,神舟六號發射前夕。大漠月圓之夜,當記者與航天人再度相聚在發射場時,航天人忙碌依舊,卻多了一份自信——看著他們圍著篝火烤全羊、放焰火,記者不禁為他們的快速成長感到驚嘆。

    他們有理由自信。神舟六號成功返回後,尚志總結這次飛行時只用了一個詞:“完美”——飛船上設計的所有備份設備都沒有啟動,大大小小數百個應急預案一直躺在抽屜裏,飛行的第一個細節和步驟都與理論設計數值高度吻合……

    神一發射後,火箭團隊共找出20多個設計上的問題。神六發射後,只找到8個細節性問題。

    “我們對發射神七的火箭進行了36項改進。”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荊木春説,“我們已有了一整套完整的研製流程,在設計流程、質量管理、試驗驗證和人才培養上有了完備的體系。”

    荊木春認為,這才是最具“知識産權”意義的收穫,也是火箭人在神七時如此從容的基石。

    2008年的中秋,再次進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採訪的記者甚至感受不到決戰在即的氣氛。體育館裏,健身、游泳的人絡繹不絕;晚霞滿天的時候,三五成群的科技人員悠閒地散著步……

    神舟六號飛船的研製,曾獲得項目管理的國際金獎。神舟七號開始研製時,他們更將飛船研製生産計劃精確到了每一天。

    兩年半之後的今天,飛船系統副總指揮金勇自己也深感驚訝:“到飛船發射時,每一天都是嚴格按計劃書走的。”

    神舟七號飛船發射前進行了超過1200小時的測試,是7艘飛船中最長的一次,但測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是歷史上最少的。

    從緊張到自信到從容,中國航天人在3次歷史性的蛻變中,走向成熟。

    太空行走·交會對接·空間實驗室——神七,奏響空間站建設三部曲第一樂章

    這是一個開啟中國太空探索新階段的神七。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從1992年立項以來,一直是七大系統。到神舟七號發射的時候,增加到了八大系統。

    新增的空間實驗室系統,主要任務是研製空間實驗室,包括具有交會對接功能的8噸級目標飛行器,並在後續任務中研製空間站。

    這個出現在神七任務中但卻尚未真正登陸神七舞臺的新系統,是神七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神七,正是奏響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第二步的第一樂章。

    在戰略“第二步”裏,各大系統老總們的時間表上,交會對接的突破定在2009年至2012年,接下來就是發射空間實驗室。

    空間實驗室系統總指揮由飛船系統總指揮尚志兼任,總設計師由神舟六號飛船的副總設計師楊宏擔任。就在神七工作緊張進行之時,家裏的另一隊人馬同樣在忙碌著幾年後的空間實驗室。

    按計劃,它將在10年內進入太空。

    太空行走和飛行器空間交會對接,是空間站建設的兩大基礎性關鍵技術。美俄等國都是先解決交會對接,再進行太空行走。

    在中國,這一順序恰恰相反。“這是因為,突破空間交會對接技術需要更長時間。”飛船系統總設計張柏楠告訴記者。

    全國有110多個科研院所,3000多家單位和數十萬人直接參與載人航天工程,協作配套單位更是不計其數。“如果發射間隔超過5年,就會造成大量資源閒置和浪費,還有可能造成人才流失。”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啟説。

    相比而言,有神舟五號和六號的基礎,突破太空行走技術需時較短。於是,中國選擇先太空行走再交會對接的發展路徑。

    在中國載人航天的各大系統的編制序列中,俗稱“-2”的空間應用系統排在第二位。

    然而,由於中國的載人航天尚處於技術試驗和突破期,每次飛行的首要任務仍是力保飛行成功,提供給科學實驗的平臺和空間既不穩定,又十分有限——擔負出艙行走任務的神舟七號8噸重的有效載荷中,提供給空間科學實驗的重量不到60公斤。

    從神一到神七,利用有限的資源,中國科學家獲得了蛋白質結晶、太陽常數監測等多項國際性的突破,但與美歐俄大規模成系統的空間科學實驗相比,還顯得零散和孤單。

    “太空中的實驗室究竟能帶來多少好處?我國的生物制藥業遠遠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就是一個典型例證。”空間物理學專家、中科院院士胡文瑞説,太空生命科學試驗可以發明和製造出改變人類健康的藥物。而在半導體、特種材料、天文學、對地觀測等方面的好處更是不一而足。

    因此,以神七為起點的空間站建設,讓那些從事空間科學的科學家們對未來充滿期盼。將來,太空將是他們的舞臺。

    追趕·跟蹤·突破——神七,中國載人航天開始影響世界航天格局

    這是一艘影響世界航天格局的神七。

    隨著翟志剛成功完成中國人第一次太空行走,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獨立開展出艙行走的國家。

    但,與排在前面的美、俄兩個航天大國相比,中國的差距是明顯的。俄羅斯早在1965年就實現了人類的第一次太空行走,美國人則在約39年前登上過月球。

    在翟志剛之前,人類已有過319次出艙活動。

    差距巨大,但,中國航天人趕超的步伐也在加大。

    翟志剛説,這麼多年他很少在晚12時以前休息過;尚志記得,一年365天只在大年初一放半天假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好多年;一位科技人員告訴記者,所有同學都習慣了不管何時同學聚會時他都會因加班而缺席……

    從事載人航天的人,也許是中國工作強度最大的一群人。有人算過一筆賬,他們一年的工作時間相當於普通人3年以上。

    16年來,正是以這樣把1天當3天的工作力度,中國航天人奮力追趕世界先進水平。

    神舟一號到神舟五號,中國實現載人航天器零的突破;神舟六號飛船三艙一段式的結構和3人7天的飛行能力,與俄羅斯正在服役的聯盟─TM飛船達到同等能力。

    航天飛機是當今世界技術最複雜、功能最先進的載人航天器,至今已經飛行近130次,能夠載7人在太空飛行10余天,能將20噸貨物送上太空,還能重復使用。與此相比,僅有8噸有效載荷並只能一次使用的神舟飛船顯然差距不小。

    美國的土星─V火箭能把139噸的貨物送上太空,而中國目前推力最大的火箭長征2F最大運載能力僅為8噸。

    ……

    作為後來者,中國載人航天更多的時候只能把跟蹤國際前沿作為一種重要的發展方式,這種借鑒前人成果,不重復別人老路的做法,也是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因素。

    而在神舟七號飛行中,記者發現,中國航天人在跟蹤國際載人航天前沿的同時,已將眼光轉向了尋求突破上。

    空間應用系統常務副總指揮趙光恒説,神七之後安排的空間科學試驗項目,將立足創新式突破,從跟蹤變成引領,例如量子光學方面的試驗等。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陳善廣説,下一步研製新的艙外航天服時,將在可靠性、壽命和功能方面形成自己的獨特優勢。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馬興瑞説,新一代大推力火箭的研製進展順利,有望在2013年左右實現首飛。

    ……

    在人類開始太空探索、邁向太空時代之時,中國,雖然落在了後邊,卻沒有坐失良機:從新中國初期的“兩彈一星”到改革開放以來的載人航天工程,中國航天人以自己艱苦的努力,使得中國終於在征服太空的進程中佔據了自己的舞臺。

    固然,太空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還是一件相對遙遠的事,但沒有人懷疑這一天的到來。

    也許有聯絡,也許僅是偶然,神五、神六飛行成功後,世界各國紛紛調整自己的航天戰略:一向對美國有依賴心理的歐洲立即決定開展自己的載人航天計劃;美國為了繼續保持領先地位迫不及待地公佈重返月球的設想;日本、印度等國不僅立即加大投入,還改組航天機構。

    同時,有眾多國家紛紛向中國伸出合作之手:印度、巴西等國呼籲發展中國家的航天合作,美國主動表示出與中國合作的意願,歐洲則表示,中歐航天合作的前景會十分良好……

    正如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太空歸來後所説的,面對太空,我們都是地球人——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的迅速進步,正是促進人類探索並和平利用太空事業整體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相關鏈結
· 神七精彩看點回顧:發射 變軌 漫步太空 返回地面
· 我國神七宇航員太空行走全記錄:十大“關鍵詞”
· 王兆耀:神七順利完成出艙活動後飛船運行正常
· 神七繼續"科學之旅" 將於28日17時左右返回地面
· 神七飛船28日將進入返回階段 包括三個精彩看點
· "神七"搭載伴飛小衛星北京時間19時24分成功釋放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