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
神舟七號返回時發不出信標怎麼辦?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李筱梅、田兆運)正常情況下,神舟飛船落地後信標機會發出指示信號。但如果出現意外,著陸場系統應該如何應對呢?
著陸場系統主任設計師安振華介紹説,飛船著陸後,正常情況下會有信標發出,直升機對著信標找,很快就能找到。如果出現異常,信標沒有發出來,那麼直升機就得在預定的著陸區對返回艙進行目視搜索,即沿著著陸場區,一字排開拉網式搜索。
受領回收、搜救神七飛船的任務後,著陸場系統就對直升機駕駛員進行了專門目視培訓,以便確認返回艙有哪些標誌,為完成任務打好基礎。
神舟七號飛船落到國外的概率很小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李筱梅、田兆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系統主任設計師安振華介紹説,著陸場系統應對飛船緊急返回有完善預案,飛船落到國外的概率非常小。
安振華説,在著陸場系統總體設計方案中,飛船正常情況下會返回主著陸場或副著陸場。如果出現異常,則會儘量控制飛船回到國內。我國國土面積廣,南北向跨度也很大,在國內設置了很多應急區來接納飛船。
他説,除非出現了極端特殊情況,才可能選擇國外應急著陸,這需要慎重決策。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需要通過外事部門協調,依靠落點所在國的搜救力量搜救。現在許多國家都簽了外空協約,有責任有義務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把落入他們國家的航天器和航天員交還所屬國。
解密太空出艙靴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記者 劉菊花)“飛天”艙外航天服的靴子,是名符其實的太空靴,歷經一年時間反復研製、試驗、模擬訓練和改善,才獲成功。
作為艙外活動裝備的組成部分,艙外航天服的靴子需滿足材料力學、熱光學、耐久三重要求,需要防撕裂、耐磨損、防微流星、耐化學腐蝕、耐極端高低溫。
研發人員從材料、結構、工藝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研製,嚴格按“神七”項目組專家設定的指標要求組織技術攻關,確保航天員在艙內環境及太空飛行環境下安全使用。
航天員出艙後首先接受醫監醫保和醫療救護人員檢查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記者 田兆運)神舟七號飛船航天員返回地面,第一件事就是接受醫監醫保和醫療救護人員的檢查。
據著陸場系統醫監醫保主任設計師梁琦介紹,著陸場系統醫監醫保工作是保障圓滿完成回收、搜救任務的重要環節,主要負責航天員醫監醫保、航天員系統産品回收、返回艙氣體採樣、返回艙微生物採樣等工作。
返回艙著陸後,醫監醫保人員負責現場調理或調整航天員因航天環境因素造成的不適生理反應,確定航天員安全離開返回艙的方式和醫學準備,實現航天員健康出艙的目標。
確定可以出艙後,醫監醫保人員將按操作規程分別打開3名航天員的航天服面窗,脫下手套,解開座椅束縛機構,斷開生理信號測試盒插頭、通風軟管、供養軟管等連接,並對航天員身體狀態進行檢查,協助航天員進行艙內重力適應。
大洋深處測神舟——神七飛行最後一圈測控速記
新華社遠望一號9月28日電(記者 吳登峰)“5分鐘準備!”口令一下,遠望一號船靜得只剩下呼吸聲和心跳聲。
USB雷達主操作手周興國緩緩轉動操控桿,使雷達緊緊咬住方位點。這是神舟七號飛船在空中運行的第45圈,也是最後一次飛抵遠望一號船的上空。
能否延續遠望一號船30年來56次測控任務成功率100%的紀錄,周興國重任在肩。
周興國緊緊盯住顯示器,不放過任何一絲可疑跡象。上百次實戰演練,使周興國練就了過硬的心理素質和果斷的應急處置能力。
北京時間28日16時07分。由於相差6個時區,測量海區已漆黑一片,燈火通明的遠望一號船如同一點螢火,劃破寂靜的洋面。
突然,一個綠點倏地闖入顯示器,瞬即被周興國牢牢鎖定在十字中心。
“長江一號發現目標!”
“長江一號雙捕完成!”
遠望一號船指控中心。看著屏面不斷變換的數字和畫面,副船長王棟良緊鎖的眉頭緩緩舒展。
設備檢修、問題歸零、設備指標測試、備品備件檢查……從接到執行神舟七號任務的那天起,王棟良就像一個上滿了勁的發條——
按照工作流程實施細則的每一個節點,制定了400多條應急預案;
針對可能出現的各種不利條件進行想定,組織20多次實戰演練,提高測控部門的應急處置能力;
組織參加20多次聯調演練,使設備和人員達到最優化組合,全面提高各系統崗位的協同作戰能力……
“長江一號跟蹤正常,遙、外測信號正常!”
一條條指令鏈,源源不斷地飛抵茫茫太空;航天員的話音、圖像和各類遙測參數,實時準確地傳回北京指控中心,遠望一號船在天地間建起了一條透明的數據通道,把3名航天員與祖國緊緊聯絡在一起。
在大洋上拼搏了30年的遠望一號船,在神七任務中,已在大洋上奮戰了28天。在抵達任務海區前,由於時差的關係,每2天他們就需把時鐘撥快1個小時,失眠、生物鐘混亂困擾著每一名船員;餐桌上,從菜葉、菜梗到無菜可吃……為了保持體力,辣椒、醋成為必備的調味品。
10多分鐘轉瞬即逝。“5、4、3、2、1……”飛船與地平線的夾角度數在逐漸縮小。
“長江一號跟蹤結束!”
“勝利了!”歡呼聲,激蕩在太平洋上空。
解讀中國航天産業新戰略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記者張汨汨、孫彥新)中國航天經過50多年的發展,積累和沉澱了一批核心技術。如何充分利用現有技術,使之能量得到完全迸發,並造福于國家,反哺民眾,是中國航天産業面向未來的基本命題。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接受記者採訪時,詳細解讀了中國航天産業最新戰略。
航天産品與服務走進千家萬戶
航天領域每投入1元錢,將會産生7-12元的回報——這是美國、歐洲多家研究機構採用不同模型和方法的評估結果。
據美國航天基金會發佈的2008年報告,2007年世界宇航技術相關産業的經濟規模已達2510億美元,而且仍然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增長。
“其中,55%的收入來自於衛星應用産業,而衛星廣播、直播、通信和導航業務,年增長速度更是超過了20%。”馬興瑞説。
“太空經濟”時代已經悄然來臨。
“中國近年來的1000多種新材料中,80%是在空間技術的牽引下研製完成的;有近2000項空間技術成果已移植到國民經濟各個部門。”馬興瑞説。
航天高新技術中所包含的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材料能源、環保、倣真、計算、網絡、通信、控制、導航、遙測、遙控、遙感、空氣動力、真空低溫、特殊密封、可靠性與安全性保障等技術,對於眾多産業部門都具有廣泛適用性。
在今年的幾次突發性自然災害中,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顯示出了獨特的技術優勢。
“但同時也暴露出了我國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衛星應用領域存在的諸多問題。”馬興瑞説,“為了推動航天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將在加快天基基礎設施建設和地面網絡終端設備製造的同時,大力發展以運營服務為主衛星應用産業,使航天科技産品與服務真正走進千家萬戶。”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天企業集團
作為引領中國航天的主導力量,航天科技集團提出了“兩個1000億”的目標:集團公司總資産在2005年前達到1000億元,總收入在2010年以前達到1000億元。
“依照我們目前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到2010年,集團公司實現‘兩個1000億’經濟發展目標可以説沒有懸念。”馬興瑞説。
不過,他同時坦言,和世界一流宇航公司相比,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世界一流宇航公司”,包括美國的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以及歐洲航空航天防務公司等。
“我們是一個從行政管理體制轉變而來的軍工企業集團公司。”馬興瑞説,在現代工業體系建設、經濟發展方式、能力結構佈局、經營管理機制、産業發展能力和經濟運行質量等方面,集團公司還存在一定差距。
“從現在開始到2015年,是我們改革發展建設的關鍵時期。”馬興瑞説。
在建設國際一流宇航公司的基礎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更加明確地提出,要全面構建航天科技工業新體系,把集團公司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大型航天企業集團。
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奮進
經過50多年的發展,中國航天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科研生産體系,航天産業麾下“彈”“箭”“星”“船”“器”等各類航天産品的研發、生産、試驗能力和國際影響力,正在不斷提高。
2008年9月27日翟志剛的“太空舞步”,更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突破:中國從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的國家。
“可以説,我國已經成功邁入了航天大國的行列。”馬興瑞説,“但是,相較于美國和俄羅斯這樣的航天強國的發展水平,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
由於我國經濟基礎和工業基礎還比較薄弱,基礎工業水平尤其是原材料、元器件和工藝技術等方面與發達國家尚有差距,致使我國的航天科技水平總體上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可喜的是,當前,中國航天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
“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二代導航衛星工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新一代運載火箭……”馬興瑞一一列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任務,正在帶動著航天科技的蓬勃發展,這為推動我國從航天大國向強國邁進,提供了一個十分難得的載體。”
2006年頒布的“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指出:在未來5年及稍長一段時期,國家將啟動並繼續實施載人航天、月球探測、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及新一代運載火箭等重大航天科技工程,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帶動性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促進新興産業的形成和發展,實現中國航天事業跨越式發展,以此“服務社會,惠及民生”。
兩年後的今天,這些目標已經或正在一步步走向成功。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九大突破
新華社內蒙古四子王旗9月28日電(記者李宣良、黎雲、王經國)9月28日17時37分,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七號飛船穩穩地降落在內蒙古阿木古朗草原。從1992年正式立項到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太空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在短短16年間走完了世界其他航天強國幾十年走過的道路。
“從神一到神七,數字增加的背後,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歷史性突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
大漠深處崛起現代化載人航天發射場
2005年10月,隨著神舟五號的發射升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以中國唯一載人航天發射場的新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
與衛星發射相比,載人航天發射可靠性要求更高、技術更複雜、配套設施更完善。
位於大漠深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承擔載人航天發射任務新建了一批先進完善的發射設施。建設載人航天發射場,採用中國特色的總體技術方案——垂直總裝、垂直測試、垂直整體運輸,在世界航天界獨樹一幟。
為了保障發射過程中航天員的安全,發射塔增加了逃逸救生滑帶,建設了功能齊全的副著陸場,應對上升段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
專家點評(發射場系統總指揮崔吉俊):發射場具備世界先進水平,不僅可以滿足載人飛船的發射需要,還考慮到了將來發射大型空間站的需要。
神舟飛船體現“中國特色”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中國飛船隻經過了4次無人飛行試驗就開始正式載人升空。
得益於中國在運載火箭和應用衛星方面的堅實基礎和豐富經驗,神舟飛船的研製雖然起步晚,但起點高,從一開始即採用了多人多艙的設計方案。神舟飛船由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和附加段構成,可容納3名航天員;返回艙直徑2.5米,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間最大的飛船。
神舟飛船還具備一艙多用功能和與空間站交會對接的能力。在返回艙返回地面後,軌道艙可以留軌工作半年以上,繼續執行空間實驗任務。
專家點評(飛船系統原總設計師戚發軔):神舟飛船的設計理念,既代表了當今世界載人航天的發展方向,也體現了“中國特色”。
打造可靠性最高的火箭
將神舟飛船送上太空的,是我國最高、最重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
從1992年開始研製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可靠性指標達到0.97,承擔這次托舉神舟七號飛船任務的火箭,可靠性指標更是進一步提高到了0.98,是目前國內可靠性、安全性指標最高的運載火箭。
與普通火箭相比,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增加了故障檢測處理和逃逸系統,在功能、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全部達到載人運載火箭的要求。
到目前為止,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已經成功地將7艘神舟飛船送入太空預定軌道,發射成功率達到100%,其可靠穩定的飛行性能得到了檢驗。
專家點評(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荊木春):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是迄今為止我國航天史上技術最複雜、可靠性安全性指標最高的火箭。標準化、模塊化、集成化,將是我國運載火箭未來的發展方向。
航天員隊伍千錘百煉終成金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産生了一種新的特殊職業——航天員。
航天員是載人航天的核心。選拔和訓練航天員是一個國家可以獨立自主實施載人航天的重要標誌之一。我國首批航天員由14名從空軍部隊挑選的飛行員組成。
要完成從飛行員到航天員的轉變,需要千錘百煉。中國航天員大隊叫響了“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高於一切”的口號,制定了“團結,自律,勤奮,奉獻”8個字的隊訓。每名航天員都系統進行了航天專業技術訓練、航天環境適應性訓練、救生和生存訓練以及心理和體質訓練。
專家點評(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陳善廣):和俄羅斯、美國相比,我國航天員訓練工作開展的歷史不長,但發展很快,不僅可以滿足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的需要,還具備了為國外培訓航天員的能力。
浩瀚太空迎來首位中國訪客
2003年10月15日9時10分,神舟五號飛船進入預定軌道。從這一刻起,楊利偉成了浩瀚太空迎來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飛行過程中,飛船和火箭沒有出現任何質量問題,參加任務的數千台地面設施設備無一故障,全系統數萬個口令無一差錯,操作無一失誤。
10月16日6時23分,神舟五號飛船按預定計劃準確返回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恰在開艙的同一時刻,鮮艷的五星紅旗正好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恰在39年前的同一天,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喜獲成功。
專家點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原總設計師王永志):神舟五號實現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飛天夢想,但它更是一個新的起點,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才剛剛起步。
多人多天太空飛行的新突破
2005年10月17日淩晨4時32分,費俊龍、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飛船返回艙緩緩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我國首次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在近5天5夜、約325萬公里的太空飛行中,2名航天員經歷了76次日出日落,成功進行了穿越軌道艙與返回艙、工效學評價、醫學試驗、軌道艙飛船設備操作等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各睡了5次覺,吃了15頓飯,還與家人進行了天地通話。
無論是在火箭發射、飛船變軌,還是在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著陸返回時,航天員傳給地面的回答總是“正常”與“感覺良好”。
專家點評(著陸場系統總指揮隋起勝):航天員同樣的落點,對中國航天來説是不同的起點,這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從此邁入了新的階段。
把飛船“穿”在身上
2008年9月27日16時41分,當翟志剛在太空中走出軌道艙,電視機前收看直播的觀眾驚喜地發現,他穿著我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
艙外航天服的研製成功,是航天員能否進行艙外活動的前提條件。目前,世界上只有俄羅斯、美國獨立研製成功艙外航天服。作為出艙活動裝置,艙外航天服是世界上結構最複雜、技術最先進、價格最昂貴的“服裝”。它既要能夠保護航天員免遭宇宙空間環境的傷害,又要為航天員提供所有的生命活動保障和作業活動功能,因此被形象地稱為“穿在航天員身上的飛船”。
專家點評(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陳善廣):“飛天”艙外航天服經受住了太空環境的嚴格考驗,為艙外活動的實施和航天員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安全屏障。
太空首次留下中國人的足跡
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雖然只有短短的19分35秒,但在中國航天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翟志剛首次真正把中國人的足跡留在了太空。
在這個過程中,翟志剛在劉伯明的配合下,順利完成了空間潤滑材料和太陽能電池極板的實驗項目。強大的地面測控系統全力保證“天地”聯絡暢通並提供必要的支持。通信設備、照明設備、操作界面、攝像機……每一個細節都無隙可擊。
為了這一刻,航天員們訓練了整整10年,中國航天人自發射第一顆衛星以來準備了38年,而中華民族則等待了數千年。
專家點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出艙活動完成了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中第二步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再進一步,我國將完成交會對接任務。
天基測控提高測控覆蓋面
我國已經初步建成了比較完善的陸基和海基航天測控網,5個國內測控站、4個國外測控站、5艘遠洋測量船參加了神舟七號飛行的測控。
今年4月發射的我國首顆數據中繼衛星“天鏈一號”,為我國建設天基航天測控網提供了平臺。享有“衛星的衛星”之譽的中繼衛星,可為衛星、飛船等航天器提供數據中繼和測控服務,極大提高各類衛星的使用效益和應急能力。
專家點評(測控通信系統總設計師錢衛平):天基測控網將極大提升我國的航天測控能力,為我國航天事業,特別是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從神五到神七:中國人永恒的記憶
新華社記者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七號,5年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完成了從首次問天到太空漫步的跨越。
三次載人飛行,是中國人共同擁有的永恒記憶。神七飛船的成功返回,再次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了那經典的一幕幕。
3次發射:大漠繪丹青
大漠深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見證了神舟每一次壯麗的起飛。同樣的發射塔架,同樣的船箭組合體,3次發射卻如同3幅色彩各異、濃淡有別的中國畫。
神舟五號——
白天是從夜晚開始的。2003年10月15日9時,一輪淡淡若無的圓月還挂在萬里無雲的晴空,金色陽光已經鋪滿了天空下的原野。
“5、4、3、2、1……點火!”火箭橘紅色的烈焰劃破了秋日的戈壁長空,爾後變成一個小小的亮點,飛出了人們的視線。
離開發射場時,火箭在天空留下的一抹白煙,匯成了一條龍的形狀,久久不曾散去……
神舟六號——
黎明前的一場雪,沒有在戈壁灘上留下任何痕跡。天空中,灰白色的低雲層層疊疊。
2005年10月12日9時,火箭起飛,一路破雲而入,在天幕上劃出了一道亮白色的弧線。
第一次安裝在火箭上的攝像頭,把“坐在火箭箭體上往下看”這個不可能的動作的畫面,實時傳回地面。
神舟七號——
無邊的夜色中,58.3米高的船箭組合體和105米高的發射架散發著水晶般的光澤。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火焰從火箭底部猛地噴射出來。托舉著神舟七號的火箭緩緩升空,爾後加速飛行。
一束炫目的金色火光劃破長空。神舟七號如同一顆星星,消失在了墨藍色的天幕之中。
北京飛控中心的大屏幕顯示,3名航天員以半臥姿勢躺在座椅中。火箭高速飛行中,他們神情輕鬆,或專注地盯著儀錶板,或翻看飛行手冊,或向地面人員揮手……
3次旅行:生活更美妙
如果説楊利偉還是有些小心翼翼地開始太空生活的話,神七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2天又20小時的飛行,如同一次更為輕鬆、美妙的旅行。
神舟五號——
楊利偉抬起手臂,揭開頭盔的面罩,面對攝像機做了一個“V”字形手勢。他拿起書和筆,隨即鬆開,筆在太空失重環境下飄浮起來。
該吃早飯了。楊利偉拿出一塊像水果糖一樣的食物,輕輕咀嚼著,還用航天服上的塑料吸管吸了一口水……
神舟六號——
飛船飛行第15圈,聶海勝和費俊龍吃起了熱騰騰的早餐。食品加熱器和“太空馬桶”,都是第一次帶上神舟飛船。
2005年10月14日16時許,費俊龍半蹲在地上,用雙手撐住兩個固定物,然後突然向前,完成了中國人在太空中的第一個前滾翻。
費俊龍笑著看了看正在給他拍照的聶海勝,好像在説:“你不想也來玩一玩嗎?”
聶海勝報以靦腆的微笑。
仿佛意猶未盡,費俊龍又翻了3個筋斗。
這4個筋斗,大約用了3分鐘。以神舟六號飛行7.8公里/秒的速度計算,費俊龍一個筋斗“翻”了約351公里。
神舟七號——
飛船剛剛入軌,翟志剛就迫不及待地放開手中的飛行手冊。劉伯明輕輕一碰,手冊在空中慢慢地翻轉起來,景海鵬隨即放開了綁在另一本手冊上的筆。
神七飛行的3天裏,這成了一個樂此不疲的遊戲。
仿佛是為了彌補費俊龍在神六飛行中“照片拍得太少”的遺憾,2008年26日13時30分,景海鵬拿著相機到飛船的左舷窗開始了一串連拍。大概是對照片不太滿意,他在檢查了一通之後,再次貼著窗猛按相機按鈕。
3分鐘後,景海鵬把原本已經打開的返回艙艙門往下一拉,雙手舉著相機拍攝他的兩位同事。接下來,他的拍攝角度,又轉移到了飛船的右窗。
此時的神舟七號,正飛翔在中國的上空……
3次任務:實現新突破
3次載人航天飛行,都擔負著突破關鍵技術、考核各大系統的任務,並先後完成了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
神舟五號——
飛行為楊利偉安排了兩次睡覺時間,但他只睡了半個小時——他想用更多的時間,進行各種失重實驗。
“我把飛行手冊、攝像機皮包、筆和電池板這些東西拋在空中,用手輕輕一推,它們就會飄動旋轉,非常有趣。我還解開束縛帶讓自己飄在空中,一會兒倒立,一會兒旋轉,盡可能做各種動作,體會身體的感受。”
這一切,都被楊利偉記錄下來並帶回地面,成為此後訓練和執行任務的寶貴經驗。而從他進入太空的那一刻起,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神舟六號——
飛行第一天,航天員首次進入軌道艙。第二天,他們又進行了穿艙實驗。
費俊龍拉著扶手和助力繩站起身來,用力把返回艙和軌道艙之間的艙門拉開,頭先腳後地進入軌道艙;聶海勝則從軌道艙到返回艙來回穿梭。他們以魚兒在水中輕輕游動般的姿勢,順利完成了3次穿艙試驗。
第一次進入軌道艙,第一次進行航天醫學空間實驗研究,第一次進行壓力服穿脫試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進行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試驗的國家。
神舟七號——
2008年9月27日16時41分,身著中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的翟志剛飄出飛船,開始執行中國首次出艙活動任務。
翟志剛抓住出艙扶手,緩緩地轉了個身。他的頭部貼著船體,身子在太空上下飄浮,好幾次呈現出“倒立”姿態。
接過劉伯明遞上來的一面國旗,翟志剛在太空中揮動。在黑色天幕和藍色地球組成的巨大背景下,五星紅旗徐徐飄展。隨後,翟志剛取下艙壁上的科學試驗樣品交回艙內。
每一次移動之前,翟志剛都把身上的橙色安全繫繩,交替固定在艙外扶手上。就在返回之前,連接著翟志剛與飛船的電臍帶纏繞到了他的兩腿之間,他不得不騰出一隻手處理這個意外的“麻煩”。
17時,翟志剛成功返回軌道艙,艙門關閉。此時,飛船以7.8公里/秒的速度在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高速運動。這意味著,翟志剛飛過了9165公里,成為中國“飛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至此,中國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3次返回:完美畫句號
內蒙古中部草原,神舟飛船回家的地方。3次飛行過程不同,但每一次返回都是同樣的完美。
神舟五號——
回收時刻即將到來,急風卻驟起。
氣象報告説,飛船著陸時,著陸場風速會明顯減小,符合飛船回收標準。
奇跡出現了。當日4時,呼嘯的寒風像個玩累了的孩子,開始沉沉地“睡”去。5時,風速“按計劃”降至標準範圍之內。
主降落傘打開幾十分鐘後,返回艙成功著陸,楊利偉從返回艙探出頭來,把面罩向上一推,微笑著向迎接他回家的人們揮手致意。
前往著陸場迎接楊利偉的科技人員回憶説,草原上不知從哪突然冒出那麼多人來,這裡一下子變成了一個亢奮的漩渦中心,現場每個人的情緒就像烈火被颶風“呼”一聲點著了。
楊利偉向著沸騰的人群大聲説:“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神舟六號——
飛船穩穩地“坐”在了草原上。費俊龍、聶海勝向人們揮動著手臂,輕快出艙。
面對記者們遞過來的話筒,費俊龍説:我們這次太空飛行非常順利,艙內工作生活環境很好,現在身體感覺不錯。
聶海勝説:我們在天上飛行,可以感受到有無數人在時刻牽掛著我們,感謝祖國和人民的關心厚愛。
神舟七號——
深秋的內蒙古大草原,一片金黃。
28日17時30分許,一朵紅色條紋的降落傘在灰藍色的天空中漸漸清晰。降落傘下方那個小小的黑點,就是巡天歸來的神舟七號返回艙。
幾分鐘後,降落傘冉冉飄落。航天員報告:感覺良好。
經過醫監醫保檢查和重力再適應之後,一天前在太空中留下中國人第一個“足印”的翟志剛邁出右腿,在地球上留下了他從太空歸來後的第一個腳印。
隨後,劉伯明、景海鵬也自主出艙。
翟志剛説,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劉伯明説,記得我出發前説過一句話——相信中國的航天員是最棒的!
景海鵬説,感謝祖國,感謝全國各族人們的關愛!
翟志剛下口令——向祖國、向人民敬禮!
夕陽映著他們的身影,映著他們向祖國和親人獻上的軍禮……
(參加采寫記者:白瑞雪、孫彥新、徐壯志、李宣良、黃明、張汨汨、樊永強、黎雲、梅世雄、吳登峰、王玉山、王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