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河畔,涼風沁人。7日,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工作會議在廣州珠島賓館召開,為廣東下一階段走上經濟社會加速發展“快車道”儲備高技能人才而出謀劃策。
據了解,為了籌備這個會議,今年春季,由廣東省委政策研究室牽頭,廣東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省教育廳、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編辦、省農業廳、省扶貧辦等有關部門人員組成的調研小組,分組赴廣州、佛山、東莞、汕頭、梅州、茂名、湛江、河源等市開展職業技術教育調研,調研組實地考察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含高級技工學校和技師學院)、高職院、培訓機構和企業等,了解各地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情況,並與當地教育部門、學校、企業就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問題進行座談研討。
這次調研發現,儘管“十五”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視下,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仍嚴重滯後於經濟社會的發展,如每萬人口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在校生為125.24人,僅略高於全國平均數,與全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據分析,除了部分地區對職業技術教育事業的重要戰略地位認識不足,觀念滯後,以及社會受傳統落後思想影響而對職業技術教育熱情不高外,還有四個突出的問題需要解決。
高技能人才比重不到5%
儘管規模比起2002年大有長足,但相對於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來看,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的規模、質量和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差距還較大。
“以技術工人為例,2005年,全省技術工人需求量達到502萬人,實際只有365萬人,缺口130多萬人;同時在2005年,全省高職(包括成人大專)只有畢業生12.2萬人,中職(包括技工)只有畢業生18萬人,二者加起來只有30萬人,比起原缺口的130多萬人,即實際硬缺口達100萬人左右。更不必説現代服務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緊缺了。”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舉例。
此外,調研發現,到2004年底,全省的技能人才中,初級工290. 56萬人,中級工257.64萬人,高技能人才27.51萬人,三者比例為50.5:44.7:4.8.
職校招生遭遇地方保護
據了解,目前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分屬教育部門、勞動保障部門和其他行業部門管理,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規劃、資源配置、條件保障和政策措施整體統籌協調性不強。
其中,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社會化程度的提高,行業對職業學校的支持作用明顯減弱,有的還要收取管理費,行業職業學校發展困難。由於管理部門不同,同屬中等職業學校的中專學校、技工學校、職中設置標準、編制標準、經費投入、收費標準、經費管理辦法等都不一致。而有的地區則搞地方保護,不讓外地和民辦學校招生,導致社會資金投資職業技術教育的積極性不高。
其次,在管理機制方面,職業技術學校辦學自主權得不到落實。
這與職業技術學校根據市場需求隨時調整專業,聘請專業教師,補充更換教學設施設備的要求很不適應,嚴重影響了職業技術學校對市場需求的適應能力,學校內部的辦學積極性難以激活。
七成重點職校扎堆珠三角
在這次八市調研中,專家們發現區域間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十分不平衡。珠三角地區戶籍人口占全省的26%,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佔全省的58.6 %,每萬人口在校生233人;東西兩翼山區戶籍人口占全省的74%,而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僅佔41.4 %,每萬人口在校生74人。全省省級以上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有232所,有70%在珠三角地區。同時,由於職業技術教育實行的是“分級管理,地方為主”的管理體制,珠三角地區政府積極投入,辦好區域內的職業技術教育。但是,由於各項教育的充分發展,區域內的職業院校生源不足,當地政府又不可能為區域外的生源支付培養費,因此珠三角地區職業院校培養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而該地區需求大量的技能人才又不能在區域內解決,結構性矛盾突出。
經費不足銀行不肯貸款
據介紹,2004年廣東省教育總經費支出為605.97億元,但是,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經費支出僅21.57億元,佔教育經費總支出的3.6%,普通高中經費支出112.32億元,佔教育經費總支出的18.4%。同時,儘管中職教育招生人數已經大幅增長,但是,學校教職工編制多按上世紀擴招前的基數核定,財政僅給予差額撥款。
一些學校想通過銀行貸款改善辦學條件,但由於沒有納入政府貼息範疇,以及抵押、擔保和社會對職業技術教育的認識等原因,銀行願意貸款給示範性高中卻不肯貸款給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加上國家相關政策,如城市教育費附加用於職業技術教育的比例不低於20%;企業按職工工資總額的2%提取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經費,並列入成本開支等未能得到很好落實。因此,投入的不足使相當一部分特別是欠發達地區的職業技術學校辦學條件差,設備奇缺,實訓條件較差,學生實操不足,操作知識和技能滯後於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無法滿足專業教學需要,無法與生産實際相對接,對經濟社會的需求應變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