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地方政務
 
陜西省新型城鄉困難群眾社會救助體系已基本形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18日   來源:陜西省人民政府

    記者從1月16日召開的陜西省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自2005年8月陜西省政府下發《關於 進一步加快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意見》以來,陜西省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災民救助、農村五保供養、城鄉醫療 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以及教育、住房、司法等一系列救助制度,以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為基礎,醫療、教育、住房、司法 等專項救助為輔助,社會捐助為補充的新型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形成。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現應保盡保。截至去年12月底,陜西共保障城市低保對象81.6萬人,支出保障金8.37億元(含取暖補助 ),基本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和按月社會化發放。在此基礎上,各地加大了對有特殊困難低保對象的分類施保力度,分類施保達16萬人。2006年結合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和規範收入分配秩序,省政府決定,從7月1日起對城市低保人員每人每月增加補助金12元,所需資金全部由省財政解決。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陜西省政府決定從2005年7月1日起在全省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經過一年多的實踐, 這項制度到目前已基本建立。截至2006年12月底,陜西納入農村低保每人每月補助金達到25元的已有37萬人,較好地保障了農村特困群眾 的基本生活。

   災害應急救助體系基本建立。截至目前,陜西省、市、縣三級均出臺了《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救災物資儲備網絡逐步完善。 2004年陜西籌資200萬元,資助各設區市修建了救災倉庫。2006年,陜西又籌資500萬元,計劃再用兩年時間資助5個市、20個縣建設救災 倉庫,基本建成省、市、縣三級相互支持、相互補充的救災物資儲備網絡體系,確保災後24小時內災民得到及時有效救助。

   農村五保供養政策逐步落實。去年1月21日,國務院頒布了新修訂的《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為貫徹落實新條例,陜西省政府決定省財政每年列支5000萬元與中央轉移支付的2410萬元捆綁使用,由市縣再配套一部分資金,將符合五保供養條件的對象全部納入供養范 圍,使陜西平均供養標準每人每年不低於1400元。截至去年12月底,陜西農村五保對象的摸底排查和發證工作已基本完成,符合農村五保供養條件的共計10.2萬人,市縣已按新標準逐人落實五保待遇。

   城市醫療救助試點工作穩步推進。2005年4月,陜西正式啟動了城市醫療救助試點工作。截至去年12月底,陜西25個試點縣區已對2萬多名城市低保對象實施了醫療救助,支出救助金1613萬元,人均救助800多元。

   農村醫療救助制度普遍建立。2004年,為配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陜西省在鎮安、洛川和彬縣開展了農村醫療救助試點工作, 2005年,醫療救助試點工作進一步加大,年底陜西各市縣(區)普遍建立了農村醫療救助制度。2006年,陜西農村醫療救助人數已達38.4 萬人,支出救助資金3089萬元。部分農村特困群眾因病致貧、返貧的問題得到初步緩解。(記者 卓九成 楊月清)

 
 
 相關鏈結
· 湖南省今年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和城市醫療救助制度
· 2006年我國海上救助1.6萬人 安全形勢近年來最好
· 浙江出臺規定:人身安全保障納入司法救助範圍
· 06年我國救助城市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70余萬人
· 皖全面實施城市醫療救助解決城市特困群眾看病難
· 工人日報社評:讓更多低保人員走出救助走向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