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地方政務
 
浙江省07年新農村建設意見出臺 農民又有大實惠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11日   來源:浙江日報

    浙江省委、省政府近日出臺了《關於2007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這些年來,浙江省每年年初都出臺統籌城鄉發展、建設新農村、解決“三農”問題的政策文件。今年的政策又將給浙江省3000多萬農民帶來哪些實惠呢?為此,記者採訪了省農辦有關負責人。

    在高效生態農業中“刨”得更多“金子”

    打造並認定一批農業特色産業強縣強鎮,擴大特色優勢産業規模、提升市場競爭力。農業綜合開發、産業化扶持、農業科技等項目將向這些強縣強鎮傾斜;對參與強縣強鎮建設的企業,在省級農業龍頭企業評定和有關政策扶持上將給予優先考慮。

    加大對農業創業人才的培養力度,解決農業勞動者素質下降、年齡老化和後繼乏人的問題。去年出臺的“浙江籍大中專學生免費就讀本省農業種養類專業”政策的適用範圍將擴大到園藝類的花卉、蔬菜、果樹等專業。支持大中專畢業生從事農業創業,對其所需的貸款要探索建立財政貼息機制。

    著力打通從農業科技創新到技術推廣的通道,構建集研發、轉化、推廣和培訓于一體的農科教、産學研一體化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讓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參與到農技推廣服務中來。同時,積極組建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基礎、供銷合作社為依託、農村信用合作社為後盾的“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讓農民在技術、信息、融資、營銷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服務。深入實施“百萬農民信箱”工程。

    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也將得到加強,並強化高標準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沿海地區開展避風漁港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助標準,對重點農機具的購置實行貼息。

    更多地共享工業化、城市化成果

    農村新社區是農民共享工業化、城市化成果和提高生活質量的有效載體。為了從整體上改善農村環境,村莊整治將按照城市郊區、平原農區、丘陵山區和海島漁區進行分類整治、連片推進,實現點狀整治向片狀整治、村莊內部整治向農村區域整治的轉變。

    中心村的服務功能將進一步得到強化。今後要進一步整合農村社區服務資源,逐步做到中心村有村務活動、社區衛生、治安保衛、文體娛樂等服務設施,增強輻射能力。同時,鼓勵和引導縣鄉公共服務人員和社會志願者深入到農村社區,擔任責任醫生、安全協管員、文化指導員等,為農民提供面對面的服務。

    當前,農民最擔心的是看病難、看病貴。為此,浙江省提出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公共衛生服務網絡,逐步將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改建成為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讓農民能就近享受公共衛生服務;提高鄉鎮衛生院的醫療裝備水平,配齊B超等“六大件”;建立農村社區責任醫生制度,加快培養社區全科醫師。逐步推行以縣為單位的藥品集中採購配送,保證藥品質量,降低藥品價格。集中供養的農村五保戶老人將享受每年人均300元的醫療補助。提高合作醫療籌資標準和各級政府補助額度,所有縣(市、區)合作醫療人均籌資水平從過去的不低於30元提高到不低於60元。這意味著參合農民報銷總額和門診報銷的比例將得到提高。

    為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高標準普及15年基礎教育,深入實施農村中小學“四項工程”,實施農村中小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再擴面、提高農村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標準。

    農村社會保障水平將進一步得到提高。

    不斷提升農民就業競爭的能力

    農民培訓將由適應性、數量型向戰略性、質量型轉變。針對過去一些農民短期培訓後轉移就業不穩定的情況,按照培養現代農業的生産經營者、專業技能工人和各類創業人才的要求,提高補助標準,改進培訓方式,延長培訓時間,提升培訓質量;同時,每年從各地選拔一批年輕農村實用人才進入大中專院校學習。

    在農村職業教育方面,對低收入農村家庭子女上中等職業學校免收學費並提供愛心營養餐補助。對未能繼續升學的農村戶籍應屆初中畢業生、普通高中畢(結)業生,進行6個月至1年的職業技能培訓,培訓費用政府承擔80%,低保家庭子女培訓費將全額由政府承擔。

    建設新農村,錢從哪來?除了按國家規定的“三個高於”要求加大公共財政對新農村的投入外,浙江省鼓勵各種社會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對通過境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農村公益性社會事業捐助捐贈的,可按稅法規定的比例,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所得額中扣除。

    發展農村金融。切實增加農村金融服務供給,加快農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各級財政可按實際擔保額給予一定的風險補助;拓展金融業務範圍,支持和鼓勵創新信貸支農産品,推進林權抵押貸款,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等方式,增加農村小額信用貸款供給。這有利於農戶和農村微小企業增強市場競爭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真正起到公共財政“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讓更多的農民落戶縣城、中心鎮。加快培育中心鎮,並結合村鎮改造,規劃建設一批家庭工業和小型企業功能區,改變生産、倉儲、居住“三合一”狀況,實現生産區與生活區分離;實現轉移就業的農村低保家庭勞動力,將享受再就業的優惠政策。鼓勵支持中心鎮在規劃區內建設一批農民公寓,用於本鎮農戶以宅基地置換落戶。

    欠發達地區農民如何加快實現增收?一個重要方面是增強他們轉移就業的能力。對欠發達地區城鎮“零就業”家庭和農村低保戶勞動力實行定向招工,簽訂用工合同1年以上、且達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企業,將享受促進城鎮下崗職工再就業政策。同時,積極發展來料加工業和農家樂休閒旅遊業,並給予一定的補助和支持。

    下山遷移是高山遠山地區、重點水庫庫區和地質災害隱患區域農民擺脫貧困、實現小康的治本之策。但困難群眾難以同步搬遷,為此,探索以小戶型、農民公寓、廉租房等方式,降低搬遷成本,促進低收入農戶搬遷。同時,鼓勵下山農戶的土地、山林等資源以租賃、轉包、入股等形式進行有償流轉,促進特色産業發展。

    區域協作和結對幫扶的力度進一步加大。浙江省將在有條件的開發區內建立扶貧項目協作區,通過對欠發達地區農民的定向培訓,促使他們實現跨地區就業。從今年起,黨政機關的幫扶工作將被列入黨委政府目標責任制考核,省級國有企業的幫扶工作列入省國資委對企業的經濟責任制考核,促使結對幫扶工作更好地落到實處。(王國鋒)

 
 
 相關鏈結
· 四位委員就"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答問
· 兩會文件解讀:減負1250億元 輕裝上陣建設新農村
· 全國"兩會"部分代表委員:新農村建設存在3個誤區
· 中央政府努力“糾正”屢遭“誤讀”的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