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江蘇省常熟市的GDP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之時,全市的污染物排放則以每年超過5%的速度下降。權威部門提供的數字顯示,這一現象在常熟已持續了五年。
與此同步,去年該市人均GDP已達9859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直逼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
這正是我們格外期待的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喜人“拐點”。放眼蘇南,是什麼催生了常熟升降之間的獨特軌跡?
耐人尋味的兩個80億元
在常熟採訪,有兩個數字讓記者難忘:一個是近五年多來全市生態建設已累計投入高達80億元;一個是去年到常熟旅遊的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旅遊收入首次超過80億元。
兩個80億,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在這兩個80億的背後,不只顯現出常熟決策者對科學發展的深刻理解,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生態就是生産力的客觀規律。
多年來,常熟的經濟社會發展一直在高平臺上運行。該市目前吸引外資250多億美元,累計註冊、到賬外資分別超過105億美元和65億美元。其中,“十五”期間,地區生産總值年均遞增21.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遞增25.5%。民營經濟註冊資本累計超過400億元,在全省保持領先。
常熟市委市政府始終堅守環保優先理念,面對地區間的競爭壓力和政績型的發展衝動,市委書記楊昇華旗幟鮮明地提出,環境就是生産力,環境就是競爭力。
與蘇南其他城市相比,常熟的自然稟賦獨特。這裡有綿延十里的虞山,有萬畝水面的尚湖。但如果沒有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再優美再豐富的資源也會失去魅力。虞山、尚湖都曾走過從環境損壞到生態修復的特殊歷程。
在常熟,只要涉及環境、生態等關乎百姓利益的問題,決策者都會毫不猶豫動真格。
被稱為全國最大氟化工基地的海虞鎮,眼下滿眼蔥鬱。專家説,看一個化工園區是否存在環境污染,樹木和草坪是最直觀的“試劑”。10年前,因服裝、印染企業的工業污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河裏的水發黑、發紅、發綠,沿河居民常年不敢開窗。環境面貌的巨變,完全是觀念更新、生態領先的結果。早從2001年3月起,鎮裏投資修建7家污水處理廠,對工業企業則實施嚴格監管,實現了污水處理全覆蓋。經歷了環境變遷的海虞人感慨,只有善待環境,才能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優美的雙贏目標。
為生態建設投入,常熟市從不吝惜,近幾年來,環保投入佔GDP的比重超過2.5%。
為處理污水,市區投資6億元興建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能力達到18萬噸;農村也做到了鎮鎮有一個污水處理廠。為處理垃圾,建起了全省縣(市)第一個垃圾焚燒發電廠,日“吞”生活垃圾600噸。
從環境保護到生態修復,常熟進行了22年的“顯山”、“凈水”工程。持之以恒的堅守,為常熟換來了青山綠水。眼下,該市10個鎮都已成為全國環境優美小城鎮和國家衛生鎮,省級衛生村佔95%以上,這在全國絕無僅有。
2006年,全市接待遊客首破1000萬人次大關,其中尚湖景區“黃金周”接待遊客量超越了虎丘、周莊。
亦退亦進:直面發展與環境矛盾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是一對不可回避的矛盾。如何求解這道選擇題,常常考量著一個地方決策者的眼光和智慧。
常熟市委、市政府直面矛盾,抵制誘惑,他們在亦進亦退中尋求空間,在以退為進中科學求解一道道發展難題。
讓工廠退出城區。常熟人至今都清晰地記得前些年開發區大遷徙的情景。為改善市區環境質量,五年中市裏果斷投入23億元,將市區86家工廠整體搬出城外。
一棋走動,全盤皆活。工廠搬遷後,既解決了噪音、粉塵、污水等擾民問題,還騰出2700多畝黃金用地。市裏拿出1000多畝地搞綠化、建廣場,人居環境大大改善。而新的開發區內則同時擁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許多大項目快速落戶集聚,相互關聯的産業集群迅速崛起,成為拉動常熟發展新的增長極。
讓圍網和企業退出湖區。被稱為“常熟之腎”的尚湖,曾經是半湖圍網。還有不少企業圍湖而居,湖水遭到污染。為此,市裏果斷決策,拆除所有圍網、搬遷湖區的所有企業。於是,尚湖重現碧波盪漾的旖旎風光。如今,尚湖生態又在升級,通過“先綠後美”將湖面擴容至2萬畝。同時,昆承湖、琴湖的治理修復也已啟動。單是昆承湖,就將投資10億元,用10年時間使湖水達到地表二類水質。
讓虞山“走進”城市。“亮山”工程無疑是常熟生態優先理念的最生動演繹。為還山於民,2003年,市裏投資2.9億元,將破舊的虞山新村、雜亂的商業店面等一拆到底,增綠19萬平方米。現在綠色蒼茫的虞山,已成為人們流連忘返的新去處。
“亦進亦退”,讓常熟人一次次收穫驚喜。尚湖過去一年租賃收入只有200多萬元,現在光湖區的門票等營業收入就達1600萬元,還帶動周邊相關産業收益5000多萬元。
數據顯示,“十五”期末和“九五”期末比,常熟市二氧化硫削減11734噸,化學需氧量削減3910噸,降幅都超過22%。今天的常熟,宜工、宜農、宜居,各歸其位,各得其所,處處充滿和諧發展的嶄新氣象。
剛性監管倒逼産業升級
發展的誘惑無時不在。當一個個幾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大項目擺在面前時,又有誰能毫不動心?然而,對於常熟的決策者來説,最終的砝碼常常加在了環境一端。
記者在採訪時發現,常熟“拐點”的出現,既有常熟決策者理念的前瞻性與理性,還有一系列科學嚴格的剛性監管體系和制度保障。
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所以成為許多地方的執政難點,監管不力是一大“癥結”。再好的理念,如果沒有剛性監管,就可能上演企業白天規範、晚上排污的“遊戲”,法律和行政效能就會大打折扣。
常熟人對此再次顯露出少有的魄力。市環保局投入1800萬元,裝置了一套環境遠程監控系統,將全市60多家企業納入監控視野。其監控領域包括飲用水源地水質、空氣質量、二氧化硫排放、污水處理等,現代科技手段堵死了可能出現的排污漏洞。
與之相呼應,市裏出臺了總量平衡的項目審批原則,切實做到污染物排放總量只減不增。就因為有了這個環保“高壓線”,全市捨棄了220個有污染的工業項目,投資額達30億元。
剛性監管,加快了常熟産業結構的升級。服裝,是常熟的傳統支柱産業。儘管作為中間産品,服裝生産增值率高、污染少,但這個市還是通過建立循環經濟産業鏈,將過去焚燒的棉布和丙綸絲邊角料,製成汽車內飾件,既減少了污染,又提高了服裝産業的經濟貢獻率。
與此同時,一批佔用資源少、産出多、知識和技術含量高的外資研發機構、跨國公司總部紛紛看好常熟,去年一年,就有諾華、夏普、芬歐匯川3家外資研發機構落戶,全市高新技術産值超過了170億元。
常熟執政者環保至高無上的理念,得到全市人民的大力擁護,如今無論在哪個角落,只要發生影響生態環境的行為,老百姓就會主動干預、舉報。而市環保部門的社會地位也顯得異乎尋常。 (記者 金偉忻 邵生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