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周生賢考察安徽省環保工作:讓湖泊煥發出新活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17日   來源:環保總局網站

讓湖泊煥發出新的活力
——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考察安徽省環保工作紀實

    7月盛夏,江淮大地,暑氣逼人。

    為推進“三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座談會精神的落實,7月10~11日,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冒著酷暑,先後到安徽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巢湖、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進行考察,對基層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湖泊富營養化防治、環境監測和藍藻防治技術研究等問題進行調研。

    7月10日,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到安徽省環境監測中心站調研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情況。

    抓住當前大好形勢,乘勢而上,開創環保工作新局面

    7月10日下午,周生賢一下飛機,就來到安徽省環境監測中心站,調研環境監測能力建設。

    走進監測站,周生賢向工作在第一線的環保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親切的慰問。

    周生賢説,當前環保形勢很好,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確定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環保工作的思路和總體部署,環保工作進入了以保護環境優化經濟增長的新階段,主要任務是推進歷史性轉變。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要推進歷史性轉變,必須堅持從國家戰略層面研究環境問題,必須堅持從生産、流通、分配、消費這一再生産的全過程來研究環境問題,必須堅持緊緊抓住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來研究環境問題。

    周生賢如數家珍地回憶起黨中央、國務院對環保工作的重視和關心。他説,一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多次討論研究環境問題,胡錦濤總書記主持政治局常委會議,討論環保工作思路;溫家寶總理多次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環保工作。為進一步推進減排工作,國務院還成立了以溫家寶總理為組長的節能減排領導小組,制定了45條措施。7月9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了節能減排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確定當前和今後要從9個方面進一步加大環保工作力度,其中用於環保的資金將大幅度增加。他語重心長地鼓勵大家,一定要好好工作,發奮進取,努力開創環保工作新局面,乘勢而上,以實際行動回報中央的關心和人民的期望。

    全體環保幹部職工對周生賢局長的講話報以熱烈的掌聲。

    要從實際出發,加強環境監測能力建設,為決策提供依據

    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是周生賢這次考察、調研的重點內容。他首先來到監測站的原子吸收實驗室,與正在做重金屬污染分析的工作人員陳麗親切攀談起來。

    “你是哪一年來的?”

    “85年來的。”

    “20多年了。比我的資歷還高。”

    “學什麼專業?”

    “環境監測。”

    “好呀。當前環境監測的任務很重,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

    在調研過程中,周生賢對環境監測人才隊伍建設非常關心。他詳細地詢問了整個監測站有多少人,整體學歷水平和人才結構情況怎麼樣,有沒有人才引進計劃,大量新監測設備進來人才能不能跟得上等問題。他對監測站站長黃建樹説:“國家拿出20多億元資金買監測設備,如果沒有優秀的人才去用,過上若干年成了廢銅爛鐵,你我是負不起責任的。”

    在原子熒光實驗室,當聽到工作人員説到快速的、應急的現場監測能力比較薄弱時,周生賢立即問道,應急監測儀器是便攜的好,還是車載的好,並叮囑隨行的同志與專家們一起好好研究。他接著問起了污染事故的應急監測情況,黃建樹彙報説:“現在一齣污染事故,我們第一時間就趕到現場。”聽到這裡,周生賢滿意地點了點頭。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污染事故高發期,事故中的不明污染物明顯增多,大大增加了環境風險。面對嚴峻的形勢,周生賢面色凝重地説,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化學品種類有1000萬種,還以每年10萬種的速度增加。這些化學品分為有害的、無害的和劇毒的,其中劇毒的就有1000多種。污染物太多了,監測手段必須跟得上。

    在氣——質聯機室,周生賢坐下來,饒有興趣地看工作人員演示質譜圖;在儀器間,他認真詢問監測站現在有哪些設備,還缺哪些設備。他對環保總局規劃司的負責人説:“監測設備配備要從實際出發。第一,急需的要儘快配上;第二,沒有的要優先配上。各省的情況不一樣,一定要區別輕重緩急,優先解決急需的監測設備。”

    無論藍藻暴發到什麼程度,必須確保飲水安全,這是底線

    巢湖藍藻污染情況、周邊城市能否喝上乾淨的水一直牽動著周生賢的心。

    7月11日上午,周生賢前往巢湖市,察看巢湖水質。

    巢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流域覆蓋合肥、巢湖、六安3市。巢湖的富營養化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多次出現水華污染。近年來,巢湖藍藻發生呈加速趨勢,出現頻度增加,範圍擴大到全湖。

    據介紹,人類活動是藍藻不斷加劇的重要原因。從1962年開始,巢湖、裕溪兩大控制閘建成後,巢湖與長江的每年水體交換量減少了88%,水體自凈能力急劇下降。

    聽到這裡,周生賢説:“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教訓深刻。”

    隨著周邊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污染、農業面源污染日趨嚴重。巢湖流域每年排放各類廢水2.5億噸,生活污水3570萬噸;全流域每年化肥使用量約為27萬噸,每年至少攜帶6000噸氮和2800噸磷入湖。目前巢湖水的氮磷比已經接近藍藻暴發的臨界點。

    周生賢説,最大的教訓就是沿襲發達國家走過的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國情不一樣,沒有力量走末端治理的路子。源頭抓不住,治理速度趕不上污染速度,治理起來就難,效果就差。

    看著渾濁的湖水,周生賢關切地問:“巢湖藍藻頻繁出現有沒有影響到城市飲水安全?飲用水源在哪?”

    巢湖市代市長宋國權説,城市飲用水源在東半湖,水質較好。太湖藍藻暴發後,他們採取了一系列預防措施。直到目前,巢湖藍藻沒有影響到飲水安全。

    周生賢説:“太湖藍藻暴發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要防止再發生類似的事件。飲用水出了問題,就會人心浮動,造成社會不穩定,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

    船來到了巢湖藍藻最嚴重的西半湖區。儘管前兩天下了大雨,水量增加,但在湖面上仍然可以看到隨波起伏的一片片藍藻。

    周生賢指著湖水説:“藍藻什麼時候暴發很大程度上要看誘因,目前還不能完全掌控在人類手中。但一定要樹立這樣一個觀念,在藍藻發生的任何時候,飲用水安全必須有絕對保障。這是最低要求。”一路上,周生賢一直跟安徽省市領導反復強調這一點。

    周生賢在視察結束後説,巢湖市被實施“流域限批”之後,認識明確,態度端正,整改有力,決心很大,揮淚斬馬謖,果斷關停了最大的利稅大戶,應該給予充分肯定和支持。我們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可能停止發展來保護環境,但是,社會主義決不寬容污染。對巢湖來講,當前第一位的任務就是一定要加大對藍藻的防治力度。他説,藍藻發生是一個能量積累的過程,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相結合的過程。由於長時間排污,巢湖已經具備了暴發藍藻的可能性,一旦有誘因,就有可能發生。這個誘因有時是人類意想不到的,會給我們來個突然襲擊,就像太湖一樣。因此,要花大力氣減少對湖泊的污染,消除誘因。對於藍藻暴發要有預案應對。無糧則亂,無水也亂。松花江、太湖的教訓太深刻了。從根本上説,必須把源頭治理作為最重要的措施,不管是面源污染、工業污染還是生活污染,都不能直接排放到湖裏去。要對巢湖進行人性化管理,該關停的要關停,該截污的要截污,讓巢湖休養生息。

    周生賢説,休養生息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由衰轉盛、由頹轉興的重要政策。歷史上每當社會經歷了戰亂災荒之後,一些有識之士就提出輕徭薄賦等休養生息政策,恢復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在工業化進程中,由於過度消耗環境資源,我國江河湖泊環境不堪重負,有的已經到了警戒水平。森林是地球之肺,濕地是地球之腎,江河湖泊是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現在不停止對自然環境的掠奪,將會導致江河湖泊生態系統的崩潰。讓江湖休養生息,就是要給水環境以必要的時間和空間,恢復和發展生態生産力,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是綜合運用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自然規律來指導環保工作的重要體現。

    周生賢最後説:“希望巢湖市以這次‘流域限批’為契機,把整個環保工作推向新階段。這不僅僅是環境保護問題,一部環境保護史,就是一部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史,正確的經濟政策就是正確的環境政策,環境出了問題首先要在經濟政策上找原因。”

    增強環境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為污染防治提供有力支撐

    7月11日下午,周生賢來到中科院安徽光機所,調研、考察污染防治的技術和環境監測設備的研究開發利用情況。

    周生賢重點考察了環境光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這個實驗室以國家環境安全戰略需求為導向,瞄準世界環境科技前沿,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研究。

    在一個一個實驗室中,中科院研究員、“863”計劃資源環境領域專家劉文清向周生賢一一介紹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水體污染激光誘導熒光遙測雷達,可以快速測出水體富營養化的程度;溫室氣體激光在線檢測儀可以在10毫秒內拿出準確的數據;光學快速甄別技術系統可以用於突發性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理;浮動植物水下原位熒光儀可以對藍藻暴發進行預警。對於每一項技術、每一種儀器,周生賢都認真詢問它們的原理、特點和用途,並提出相關問題。

    當聽到這些監測技術、設備都是他們自己研究出來時,周生賢高興地説,增強環境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可以增加環境保護的科技含量。“十一五”期間,環保投入大幅增加,將形成大規模的環保産業。一些發達國家很看好中國的環保産業,國內的科研單位應該捷足先登。我們在鼓勵公平競爭的同時,也要注重保護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發明創造,積極推動環境科技成果轉化,並形成産業化,降低成本,加快治污速度。

    周生賢專門聽取了中科院有關專家作的“巢湖流域化肥控失及湖體氮磷移出技術”彙報。這種技術通過加入控失劑來控制化肥流失,通過加入選擇性磁聚水處理劑將湖水中的氮磷藻移出。在已經進行的實驗和示範項目中,這項技術已經顯示出了良好成效。這項技術能否取得成功,還有待在更大的範圍內進行試驗。周生賢鼓勵他們説,重大環境科技的突破,會帶來環保某一領域的跨越發展。對待新技術,我們要有寬容失敗的胸懷,不斷探索、創新治理水污染的技術路線。環保總局支持做好這項技術的中試,最後得出結論,這是涉及全局的大事。

    周生賢在考察時指出,環境科技研究要有前瞻性。環境問題很複雜,有些疑難雜症很難解決,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新的污染物層出不窮,新的問題不斷産生,僅僅控制住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還難以保證環境質量的根本性好轉。我們必須不斷研究開發關鍵性的技術,來滿足解決複雜環境問題、掌握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建立環境監測預警體系等方面的需要。因此,我們要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團結、激勵更多的專家學者、科研機構參與到環境科技的攻關創新之中,為污染防治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和充足的技術儲備。(陳廷榔 陳湘靜)

 
 
 相關鏈結
· 周生賢:治理重點湖泊 讓全國湖泊“休養生息”
· 周生賢視察環保總局經濟適用房建設項目工地現場
· 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污染減排要靠機制體制創新
· 周生賢:以科技環保 突破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
· 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就全國污染源普查有關情況答問
· 周生賢:我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仍存在四大"軟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