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部長、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簡稱國合會)執行副主席周生賢12日在國合會2008年年會上發表了題為“推廣綠色奧運成果讓中國人民擁有更多的藍天白雲”的特別演講。他説,要認真總結推廣北京綠色奧運的成果,全方位加強環境保護,加快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進一步增強發展質量、發展動力、發展格局和發展要素的協調性,儘快形成區域環境質量改善和經濟發展質量提高的良性循環。
周生賢説,空氣是重要的環境要素之一,人的健康離不開潔凈的空氣。大氣污染對人類社會的傷害,早已成為現代文明進程中揮之不去的夢魘。在震驚世界的八大環境公害事件中,有5件源於大氣污染。反思過去,把握當前,是為了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不久前圓滿閉幕的北京奧運會的環境質量保障工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大氣污染防治,提供了一個值得研究和借鑒的案例。北京奧運會環境質量保障工作是一項龐雜的系統工程,中國環境與發展的突出矛盾都集中折射在這一史無前例的工程之中。為解決北京空氣污染,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北京市從1998年開始,連續實施了14個階段、200多項大氣污染控制措施,投入1000多億元資金打造綠色奧運。國務院于2006年批准成立了由北京市政府和國家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牽頭,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和山東5省(區、市)參加的奧運會空氣質量保障工作協調小組,專題調研奧運空氣質量保障形勢和任務,編制了《第29屆奧運會北京空氣質量保障措施》。環保部門與6省(區、市)抓緊落實保障措施,開展聯防聯控,6省(區、市)在奧運會前建成並投運燃煤機組重點脫硫項目裝機容量達2600多萬千瓦,完成了一大批工業重點治污項目,淘汰、搬遷了一批落後産能及工藝。經過不懈努力,北京市環境空氣質量不斷得到改善,2007年北京有246個藍天,比1998年僅有100個藍天整整多出了146個。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北京市空氣質量達標率為100%,達到世界發達城市水平,為近10年來最好狀況。同時,各協辦城市空氣質量也基本達標,全面兌現了綠色奧運環境質量承諾。
周生賢表示,北京綠色奧運的成功舉辦充分説明,增強發展協調性對於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總結推廣綠色奧運的成果,其中一條重要經驗,就是要全方位地加強環境保護,加快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進一步增強發展質量、發展動力、發展格局和發展要素的協調性,儘快形成區域環境質量改善和經濟發展質量提高的良性循環,全面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具體地説:
第一,進一步增強發展質量的協調性,要從生産、流通、分配、消費的各個環節入手,從再生産的全過程加強環境保護,積極推行清潔生産,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嚴格環境執法,構建全方位的污染防控體系,促進速度、結構、效益協調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第二,進一步增強發展動力的協調性,要積極扶持環保産業發展。當前,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國際市場需求下降,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應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要把發展環保産業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方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著重改善環境民生。同時,抓住綠色奧運理念深入千家萬戶的機遇,促進節能環保産品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拉動環保産業快速發展。
第三,進一步增強發展格局的協調性,要全面推進城鄉和區域環境保護。中國城市、農村和區域之間的環境保護長期存在不平衡的問題,必須統籌考慮城鄉和區域的環境與發展,進一步推廣北京奧運會環境質量保障工作的區域污染聯防聯控經驗,研究制定區域環境管理政策,加快區域環境質量改善步伐。將農村環境保護擺上與城市環境保護同等重要的地位,堅持城鄉環境保護協同推進,促進城鄉環境質量全面改善。
第四,進一步增強發展要素的協調性,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努力形成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生産方式和消費模式,推動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環境保護的文化氛圍,讓生態文明之花在每一個有覺悟的中國公民心中綻放。
周生賢最後表示,人類文明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世界各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聯絡在一起。尤其是在國際經濟形勢更加複雜多變,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的情況下,各國更應該用相互聯絡的眼光看待環境問題,牢固樹立幫助別人就是保護自己的意識,攜手開展更加務實的國際環境合作與交流,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周文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