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黨組高度重視學習貫徹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最近下發的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指導意見,既對氣象為農村改革發展服務提出了總體要求,也明確了氣象為農村改革發展服務的主要任務。”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以需求為牽引 推進農村公共氣象服務
“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和現代農業的發展,對氣象為‘三農’服務提出新要求和新需求,但要充分認識氣象為‘三農’服務提出的新要求和新需求有一個認真分析的過程。”
矯梅燕認為,要貫徹落實《決定》的指導意見,需要認真分析新需求和新要求,要真正認識到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農業防災減災和現代農業發展對氣象服務提出的新要求和新需求。農業氣象服務由過去的傳統農業氣象服務轉向現代農業氣象服務需要不斷地認識需求、了解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氣象為農村改革發展服務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發展農村公共服務事業,要建立村村通的農村信息服務站。要大力發展農村公共服務事業,既給氣象部門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也給大力推進農村公共氣象服務體系的發展提供了新空間。今後,中國氣象局將選擇基礎較好的省份,重點推進,抓試點,總結經驗,以點帶面,推進全國農村信息網絡建設。
“我們要結合農村信息服務站的建設,加快推進農村公共氣象信息網絡建設,完善多渠道氣象服務信息傳播平臺,著力解決信息發佈‘最後一公里’等瓶頸問題,在每一個村(屯)設立氣象信息員,確保面向農村、面向農民的氣象服務信息真正進村入戶,擴大氣象服務信息在農村的覆蓋面。”矯梅燕説。
提高現代農業氣象服務能力 改進農業氣象觀測和試驗站網
過去氣象部門為傳統農業開展的服務,包括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和評估等,都存在著與現代農業發展不適應的問題。
“要加快推進現代農業氣象服務能力的建設,進一步發展完善農業氣象觀測網絡,調整農業氣象觀測網絡佈局,不斷地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新要求,提升面向現代農業的氣象服務能力,併發展綜合監測預警預報技術。” 矯梅燕説,與此同時,要加強農業氣象的試驗研究,完善適合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業氣象科學實驗站,提高農業氣象監測預警評估的定量化水平,改變目前農業氣象服務以定性服務為主的做法。在這方面,中國氣象局將重點發展現代農業氣象試點,以此帶動全國現代農業氣象業務建設。
依託糧食增産規劃 提升糧食安全保障氣象服務
目前,國務院正在實施糧食戰略工程,並啟動“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産能力建設規劃項目”。我國糧食生産對氣候條件依賴性較強,氣象條件對糧食增産至關重要。
“糧食增産項目對農業抗旱、增加水資源、農業減災和農業氣象專項保障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氣象部門要著力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農業災害監測預警評估工作以及農業氣象適用技術等服務工作,全力為國家糧食安全實施提供保障。”矯梅燕説,在這方面,需要我們有效地減災避災,加強農業災害性、關鍵性天氣預報和各種農用天氣預報,把災害預警信息送到農民手中,引導農戶合理安排農事活動;利用空中水資源,開發農業抗旱適用技術,減少農業災害對糧食産量的損失。中國氣象局將編制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産能力建設氣象保障專項規劃,使氣象為農服務納入到具體規劃實施之中去。
增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科學應對農業生産氣候風險
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氣候變化給農業生産帶來巨大挑戰,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旱澇災害呈增多趨勢。IPCC的評估報告指出,未來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最為明顯。
矯梅燕表示,各級氣象部門要切實增強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的氣象服務能力,加強氣候變化規律性分析,深入開展氣候變化對農業種植結構調整,促進農業氣候生産潛力的挖掘和氣候資源的高效利用,科學應對我國農業生産的長期氣候風險,為國家和地方政府在農業生産佈局、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方面作出重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中國氣象局關於貫徹落實《決定》的指導意見,對於整個農業氣象為農村改革發展服務提出了總體要求,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應拿出具體的行動推動指導意見的實施,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氣象為農服務不動搖,堅持把氣象為農業服務作為首要任務,提高農村公共氣象服務水平,充分發揮氣象為農村改革發展服務的作用。”矯梅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