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農業部:北方地區保護性耕作小麥呈現抗旱優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13日   來源:農業部網站

    近日,北方旱作地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項監測表明,實施保護性耕作麥田呈現出明顯的抗旱優勢。

    山東省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的冬小麥309萬畝。2月5日至8日,山東省農業、農機部門聯合抽查監測了103.83萬畝,其中一類苗46.15萬畝,佔44.4%;二類苗47.4萬畝,佔45.7%;三類苗8.28萬畝,佔8%;旺苗2萬畝,佔1.9 %。免耕播種小麥與傳統播種小麥相比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苗情好。免耕播種的小麥比常規播種的小麥,麥苗偏壯、偏綠,幹黃葉少,直立性強。傳統播種小麥三類苗田一般在10%以上,而免耕播種的小麥極少三類苗田,且一類苗比例大。二是分蘗多。聊城、萊州免耕播種地塊小麥分蘗3.5~4.5個且根係發達粗壯,常規播種地塊小麥分蘗2.1~2.5個,且根係瘦小。三是土壤含水量高。據聊城市東昌府區入冬以來6次測量,免耕播種麥田土壤含水量平均為21.04%,比常規播種麥田土壤含水量高6個百分點。據淄博市檢測,免耕播種麥田幹土層僅為5cm,傳統耕作幹土層為8cm以上。

    河南省寧陵縣、靈寶市、民權縣、博愛縣和浚縣的監測數據顯示,在今冬罕見大旱的情況下,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小麥分蘗數和次生根數均高於傳統耕作,且苗壯、苗綠,葉片尖部枯黃長度短,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耐旱和耐寒能力。在博愛縣金城鄉南裏村相鄰的兩個地塊,保護性耕作地塊與傳統耕作地塊相比,麥苗分蘗數高0.4~0.9個,麥苗多1.2~2個,土壤含水率高0.2%~3.2%,並表現出較好的蓄水保墑能力。

    農業部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山東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于振文指出,同樣的播種時間、同樣的旱情,兩塊麥田的麥苗長勢卻截然不同。凡實施保護性耕作的,旱情比較輕。有關專家分析,免耕播種小麥抗旱能力明顯優於常規播種的主要原因:一是免耕播種一次完成苗帶旋耕、播種、鎮壓等諸環節作業,有利於搶墑播種,同時免耕播種實行溝播,有利於積雪納水,提高了降水和灌水利用率;二是作物秸稈覆蓋地表,土壤淺層形成了虛實相間的土層結構,減少了土壤水分的蒸發,保墑效果好。三是免耕播種的小麥鎮壓密實,不僅壓碎坷垃、封閉裂隙、防止氣態水分蒸發,而且使土粒緊密結合,恢復土壤毛管作用,使土壤水分上升,保證了小麥正常生長髮育對水分的需求。四是免耕播種的小麥採用的是寬苗帶播種,在播種的同時,化肥作為底肥深施于麥種側下方5cm。小麥苗帶寬,且底肥集中釋放,小麥個體植株健壯、根係發達,抗旱能力明顯增強。

 
 
 相關鏈結
· 農業部公佈13日抗旱情況:主産區小麥受旱1.30億畝
· 農業部部署啟動農産品質量安全整治執法年活動
· 農業部提出抗大旱促春管奪豐收十項關鍵技術措施
· 農業部:截至2月11日累計下派抗旱專家14.8萬人次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