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召開“構建農村流通網絡 擴大農村消費”專題新聞發佈會
2月27日,商務部召開“構建農村流通網絡 擴大農村消費”專題新聞發佈會。市場建設司司長常曉村、綜合司司長劉海泉出席發佈會,新聞發言人姚堅主持。
實錄如下:
姚堅:近期,很多記者朋友對農村市場問題,如“萬村千鄉”、家電下鄉等非常關心。為此,商務部新聞辦公室今天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邀請我部市場建設司常曉村司長、綜合司劉海泉司長向大家介紹商務部在構建農村流通網絡、開拓農村市場、擴大農村消費方面的有關工作情況,並願意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常曉村司長介紹構建農村流通網絡,開拓農村市場的有關情況。
常曉村:各位朋友,同志們,大家好。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構建農村流通網絡、開拓農村市場方面的情況。
2009年的中央1號文件中明確指出,“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中央提出“要積極開拓農村市場,用現代流通方式建設和改造農村流通網絡,改善農村消費環境。要加強農産品市場體系建設,支持大型連鎖超市和農産品流通企業開展農超對接,建設農産品直接採購基地。”去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將健全農村流通網絡,拉動農村消費作為工作的重點。
商務部從建立健全城鄉雙向流通網絡入手,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擴大農村消費,搞活農産品流通,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雙百市場工程”。我們擬採取以下措施:
一、加快建設農村流通網絡。我們將加強農村商業網點的發展規劃與分類指導,逐步建立以縣城為龍頭,以鄉鎮為骨幹,以村為基礎的農村流通網絡。2009年,再新建和改造15萬家“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進一步擴大農家店的覆蓋面。同時,我們將組織項目驗收,並進行中期評估。
二、著力提高農村物流配送能力。2009年,我們將加大對“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在全國支持建設1000個農村商品配送中心,力爭農家店日用消費品配送率提高到50%以上。強化農村商品配送中心的商品採購、儲存、加工、調運、信息等功能,增加統一配送的商品品種。凈化農村商品流通渠道,提高農村商品質量。
三、增強農家店綜合服務功能。一是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為載體,在推動超市下鄉、工業品下鄉的同時,組織農副産品進城,實現雙向流通。二是大力推進“一網多用”,積極拓展農家店經營服務範圍,為農民提供方便、快捷的郵政報刊、科技信息、電信及代收代繳等新業務。三是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建立集購物、文化、技術和信息服務於一體的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四、積極搭建農商對接平臺。2009年,我們將支持大型連鎖超市、農産品流通企業開展“農超對接”,建設覆蓋農産品生産、加工、運輸、銷售全過程的冷鏈系統和物流配送系統。支持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農産品生産基地,促進農超對接和品牌化經營。同時,積極引導生産企業設計、開發適合農村特點的商品。今年6月份,商務部、江蘇省政府將聯合在南京舉辦第二屆全國農村商品對接會,支持“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企業建立區域性採購聯盟,降低農村商品採購成本。
五、加強農業生産資料流通網絡建設。引導農資流通企業逐步完善測土配方施肥、電話諮詢、農業科普、農機具租賃與維修等功能,為農民提供産前、産中、産後多樣化服務。重點支持改造一批農資物流配送中心和農資網點,擴大農資連鎖店覆蓋面,提高農資統一配送率。
六、支持大型農産品批發市場建設與改造。2009年,在重點産區和集散地再建設改造200~300家大型鮮活農産品批發市場,重點支持冷鏈、質量安全可追溯、廢棄物處理系統以及倉儲、分揀包裝、加工配送等設施的升級改造,完善其商品集散、價格形成、信息發佈等功能。
七、在鄉鎮新建和改造一批農貿市場。2009年,新建或改造400~500家面向鄉鎮的農貿市場,重點支持交易廳棚、攤位、冷藏保鮮、安全、環保等設施改造,改善鄉鎮農産品交易環境差和農産品交易場所不足的問題。
八、積極爭取金融服務支持。在發揮地方性商業銀行、小額信貸組織、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對農村流通網絡建設提供信貸支持的同時,加強與開發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和農業銀行的合作,為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爭取更多的金融支持。
隨著“萬村千鄉”、“雙百市場”、“農超對接”等工程的深入推進,我國農村市場流通網絡將得到進一步完善,農民消費更加方便、更加安全、更加實惠,農村消費市場將不斷擴大,這必將對拉動內需乃至保證經濟增長髮揮更大的作用。
姚堅:下面請劉海泉司長介紹家電下鄉的有關情況。
劉海泉:家電下鄉政策從2007年12月開始試點,政策在設計之初的主要目的是擴大農村消費,提高農民生産質量,統籌城鄉發展,根據這樣一個宗旨提出“家電下鄉”政策。在政策的實施過程中,隨著國家宏觀經濟面的變化,這個政策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
首先介紹一下家電下鄉的背景,有三個階段:
第一,試點階段。2007年12月,商務部和財政部在山東(含青島)、河南、四川開展了家電下鄉試點工作,對農民購買彩電、冰箱(含冷櫃)、手機三類産品給予13%的補貼。通過一年多的實踐證明,家電下鄉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消費積極性,對擴大消費、拉動生産、改善農民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試點期間共銷售家電下鄉産品350多萬台(部),農民直接獲益6億多元。下鄉産品成為農民購買家電的首選。三省下鄉産品銷售增幅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0個百分點以上。家電下鄉有力地促進了農村家電流通和服務網絡的發展和完善。很多企業主動將工作重心向農村轉移,積極開拓和整合農村家電流通網絡。一年的實踐證明,這個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消費積極性,改善了農民的生活質量,對擴大消費、拉動生産、促進國民經濟較快發展有很積極的作用。
第二,鋻於試點效果,經國務院批准,家電下鄉進入了擴大範圍的階段。從2008年12月1日開始,政策實施的省區擴大到了12個省區市,産品由原來的三類增加到了四類,新增了洗衣機。同時,根據農民消費水平和消費需求,提高了部分産品的最高限價,彩電由1500元提高到2000元,電冰箱(含冷櫃)由2000元提高到2500元,手機最高限價維持1000元不變,新增加的洗衣機最高限價2000元。
2008年11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促進輕紡工業健康發展的6項政策措施,決定在全國推廣家電下鄉。從2009年2月1日開始家電下鄉在全國全面推開,並且下鄉的産品品種增加了摩托車、電腦、熱水器(含太陽能、燃氣、電力類)和空調四類産品。
2月19日,國務院第51次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加大家電下鄉政策實施力度:一是再次增加家電下鄉補貼品種。在全國範圍統一實施新增摩托車、電腦、熱水器和空調等四類産品,並增加農民需求意願較高的微波爐和電磁爐兩類産品;二是放寬産品限購政策。由每戶每類産品限購一台改為每戶每類家電下鄉産品限購2台;三是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及汶川地震51個重災縣的地方配套資金改由中央財政全額承擔;四是簡化財政補貼兌付手續;五是完善産品招標方式,簡化招標方法。根據家電産品更新換代快的特點,原則上一年一次招標,手機等産品可以半年為週期進行招標。
接下來介紹一下當前工作取得的進展,分三個方面:
一、中標産品和企業的情況。家電下鄉信息系統最近數據顯示,彩電、冰箱、手機、洗衣機這四類産品有163家生産企業中標,有2851個型號的産品,其中彩電有224個型號,電冰箱、冰櫃、冷櫃有1298個型號,手機有356個型號,洗衣機有913個型號,中標的家電下鄉流通企業的有138家,目前為止全國通過備案的網點有83197個。其中, 12月份開始實施的12個省已備案網點59405個,按照此12省1713個縣級行政區劃數計算,平均每個縣有超過34個銷售網點,基本覆蓋了所有鄉鎮。需要説明的是,因為2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增19個省份網點的備案工作還在進行,所以數據還將繼續增加。
二、産品的銷售情況。從2008年12月至2月24日家電下鄉産品型號總發貨813萬台(部),在家電下鄉信息系統已經錄入的銷售量是129萬台(部)。
三、各地工作進展情況。家電下鄉工作實施以來,各地都非常重視,各省都成立了由分管省市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由商務、財政等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並制定了推廣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正在抓緊組織實施。從現在我們掌握的情況來看,先期實施的12個省區市,家電下鄉工作已經有條不紊地展開了,從2月1號開始實施的新增19省家電下鄉還剛剛起步,尚處於磨合階段,對政策有一個熟悉的過程。
家電下鄉工作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也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家電下鄉政策是一項農民得實惠、企業得市場、政府得民心、經濟得發展的好政策。商務部作為政策的牽頭部門之一,我們會與財政部一起按照國務院的要求把下一步的工作扎紮實實做好。歡迎新聞界朋友對家電下鄉政策加強宣傳,並加強對政策實施過程當中的監督,發現問題也希望向我們及時反映。
姚堅:下面請大家提問。
新華社記者:常司長您好,我的問題是,國務院134號文件裏面,明確提出要設立農村物流發展的專項資金,我想請問在農村市場體系中,會依據什麼樣的原則對資金進行發放,具體的安排是怎麼樣的?
常曉村:國務院134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支持流通業發展。中央財政2009年擬增加農村物流服務體系發展專項資金規模,以後年度要繼續加大投入。目前,財政資金的具體規模還要等到今年兩會財政預算通過後由財政部確定。可以肯定的是,國家準備大幅度增加專項資金的規模。農村流通或者農村物流的資金是整個擴大消費搞活流通資金裏面的重點。
道瓊斯通訊社:劉司長,您剛才介紹家電下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商務部對家電下鄉能夠拉動多少農村的需求和消費有沒有一個預測?我們看到有些專家質疑,由於農村的收入增長並不是很快,而且因為很多農民工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回到了農村,可能對消費也有一定的影響,對這方面有沒有一個預測?
劉海泉:關於您第一個問題,從現在初步的財政預算情況來看,今年的財政補貼資金有200億左右。照此測算,大概可以拉動1500多億人民幣的農村消費。
關於第二個問題,從中國的城鄉二元結構來看,總的來説農村的收入和消費要比城鎮低很多,2008年公佈的城鎮居民收入有15000多,農村只有4760多,我想正是基於這樣的差距,需要政府對農民做適當的補貼。農民現在4760塊的人均收入,大概相當於90年代後期城鎮居民的收入。而90年代後期,城鎮居民消費情況發生變化,正是家電迅速普及的階段。我們推出這個政策在設計之初也是考慮到了階段性的居民消費的需求。農民目前這個收入水平購買家電不僅是有需求,也是有能力的。從試點省市的情況來看,也驗證了這個判斷基本上是正確的。
經濟日報記者:我們曾到山東等基層了解家電下鄉情況,的確是政府得民心,企業得市場,農民得實惠。但我們也了解到兩個問題,一個就是財政補貼手續過程比較複雜,時間也比較長,商務部怎麼樣簡化手續?第二,在補貼的時候,存在有的銷售點為避免利潤下降而不願意開正規發票的情況,對於這方面有什麼樣的解決辦法?
劉海泉:關於第一個問題,現在的補貼程序上大家反映比較繁瑣,農民拿到補貼時間的週期比較長,有些地方還可能出現一個補貼要幾次往返的情況,我們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應該這樣説,因為有財政補貼,所以政策的設計要考慮兩個方面:第一,要保證補貼的資金安全,杜絕騙補現象;第二,要考慮農民消費者領取補貼的方便。這問題的兩個方面存在矛盾:如果程序上很簡單,就可能發生財政騙補等等問題,如果很複雜就會産生農民兌付很不方便,甚至有些農民乾脆就不兌付等這樣的狀況。財政部,商務部都注意到了這個現象,正在研究如何找到一種既能保證財政資金安全,又能方便農民兌付的辦法。
關於第二個基層的銷售網點開發票的問題,為了保證資金的安全,要求農民在兌付補貼的時候,要攜帶産品標識卡,銷售網點的銷售發票,以及農民的身份證、戶口本和存摺到鄉財政所備案,由縣財政所兌付。作為銷售環節的網點,尤其是鄉鎮的網點,一般的規模都比較小。在中國的稅收體制下這叫小額納稅人,不開增值稅發票,然而銷售家電的下鄉産品需要開具發票作為兌付的必備的要件,使得部分小型網點認為賣家電産品不但沒有利潤甚至還得多交稅。這種現象對於很小的銷售網點是存在的,但是對稍微有一點規模的網點不存在這個問題的,因為銷售的規模大了以後,自然就不是小額納稅人了。這個問題我們也會同財政部在研究如何處理,既能使企業有銷售的積極性,還可以給農民順利開出發票。
中國日報記者:常司長,最近有很多的農民工返鄉,今年商務部想通過農村流通體系建設解決多少就業的問題?
常曉村:農民工就業直接關係到農民的收入,非常重要。今年中央1號文件的主題就是促進農業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農民的消費是剛性的,如果收入存在問題,自然就會影響到消費。
農村收入主要包括農業生産方面的收入和非農業收入兩個部分。去年,我國農民平均收入達到歷史最高的4761元。其中非農收入也就是就業工資性收入佔到57%,而農業的收入只佔43%,所以農民工就業問題對於農民增收、擴大農村消費非常重要。
商務部非常重視農民收入和農民就業問題。一方面,通過設立農家店,建設改造農貿市場,支持農産品批發市場改造等措施,完善農産品流通網絡,提高農産品流通效率,降低農産品流通的成本,減少農産品流通損耗,幫助農民增加生産性收入。
另一方面,幫助農民增加工資收入。據估算,目前每個農家店平均用工3.1人,今年增加15萬家農家店可以實現就業46萬餘人;一個配送中心一般雇工20至30人,1000個配送中心可以實現就業2至3萬人,農家店和配送中心可提供約50萬個就業機會。另外,一個大型農産品批發市場約有2000個攤位,每個攤位提供一個就業機會來測算,200個農産品批發市場就可提供40萬就業機會,今年計劃支持400家農貿市場,每個市場以500人來計算,又可以提供20萬就業機會,這樣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就可以提供農民工的就業機會可以達到60萬人。按此測算,僅“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就可以提供100多萬人的就業機會,並相應增加了農民的非農收入。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想了解一下,常司長提到的“農超對接”,這個工程今年會有怎樣一些具體的措施和規劃,商務部是如何來運作的?
常曉村:“農超對接”,農是指農産品,超是指超市,實際上是反映農産品和超市之間的購銷問題,更擴大範圍是農民和商業的産銷銜接的問題。
我國的農産品流通和國外有所不同。目前我國農産品流通的交易額在1300億元人民幣左右,其中的70%是通過農産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進行交易,也就是説形成了若干個産區和銷區的集散地,形成了一種信息,形成了一種價格機制。這是由小生産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所造成的。
國外基本是産銷銜接,也包括“農超對接”,即以銷定産,需要什麼,農民就生産什麼。據了解,亞太地區農産品經由超市銷售的比重達70%以上,美國農産品通過超市銷售的比重達80%以上,發展中國家如南美洲的墨西哥也達到了50%。而我國目前農産品經由超市銷售的比重只有15%左右,與國外差距較大。
發展“農超對接”,推動超市和農民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係,避免了生産的盲目性,還有穩定了農産品銷售渠道和價格,解決了農産品産銷不銜接的問題。同時,“農超對接”還減少了流通環節,降低了流通成本,據一些超市介紹,通過直採可以降低流通成本20%至30%,給消費者帶來了實惠。所以我們想儘量學習和吸收國外的經驗,擴大“農超對接”、農商産銷銜接的範圍。我們與農業部聯合下發了《商務部 農業部關於開展“農超對接”試點工作》的通知,確定的第一批試點企業已在全國建立農産品直採基地500多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去年試點的基礎上,今年我們打算在全國推廣“農超對接”項目。爭取一部分國家資金支持建立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産品直接採購基地,發展從鮮活農産品直採基地到超市之間的冷鏈系統、物流配送系統和快速檢測系統,從而解決超市與農業合作組織之間的銜接問題,同時逐步形成品牌化經營。
如果這個項目推廣能夠成功的話,將會大大改善我國農産品流通的方式,由主要依靠批發市場逐步過渡到兩條腿走路,這對減少農産品損耗、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保證城市供應和消費安全都會起到積極作用。
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記者:關於“汽車下鄉”和促進汽車消費方面,商務部有沒有具體的政策?
常曉村:目前國家由財政部牽頭,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業部、農業部等正在抓緊制定有關汽車下鄉的政策,目前具體政策還沒有出來,但大方向已經定了。一是國家安排了專項資金對農民購買1.3升以下排量的汽車給予一次性補助。二是國家對1.6升以下排量的汽車購置稅減至5%。三是國家加大對老舊汽車的更新改造力度,包括擴大汽車報廢的範圍,提高報廢汽車的補貼標準,增加汽車報廢補貼的規模。四是國家加強對二手車市場建設和改造的支持力度。比如説二手車評估要建立一些制度,二手車交易市場增值稅的問題,開展以舊換新,搞一些品牌的置換業務,減輕二手車交易市場的費用問題,還有二手車的市場秩序問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所有這些國家都在研究。
還有一個就是汽車信貸的問題,目前據我了解,國家有關部門在牽頭研究汽車消費貸款的條例,要把汽車消費貸款信貸的問題納入法制化的軌道。
彭博新聞社記者:劉司長,第一個問題,我們聽説關於家電下鄉流通環節比較多,所以存在一些零售商加價的問題,我們有沒有什麼機制杜絕這種情況,保證農民在這個過程中實際受惠。第二個問題是這些商品銷售以後,如果出現問題,農民怎麼樣保證這些産品的維修。第三個問題有沒有一些具體的信息,哪一種商品的銷售量最好,或者是哪個品牌的商品銷售是最好的?
劉海泉:關於流通環節多、各個環節加價的問題,我不知道您怎麼了解的。從政策的本身來講,參與家電下鄉的流通企業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是擁有銷售網絡的生産企業,比如説海爾、海信、TCL,在全國都具備自身的銷售網絡,流通環節比其他的商品更少,成本更低。第二類銷售企業是具有一定規模的零售企業。因為這些企業是由各省商務和財政部門根據本省流通網絡的覆蓋面、經營的實力、規模、信譽向商務部、財政部推薦。從企業本身的性質來看,比一般企業從生産再到批發、零售,應該説環節更少,這些企業對銷售網點普遍採用同一産品統一價格的方式。
關於加價的問題,因為家電下鄉的産品,都經過了招標産生的,在招標當中最重要的要件之一就是限定最高價,同時要求企業保證各銷售網點同一型號産品的零售價格統一,不得以任何理由提價,也不搞惡性壓價競爭。每一個銷售網點裏都應該在醒目位置放置家電下鄉産品告示,明確産品的最高限價。在商務部的家電下鄉網站上也有下鄉産品的公示,包括産品的性能、型號和最高限價。銷售企業或銷售網點無論在哪些環節加價都是不太容易。從政策設計本身來講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關於售後服務的保障,包括維修等等問題,家電産品都是耐用消費者,除了購買成本之外還有使用成本、維修成本。如何保證農民買得實惠,使用得放心,維修得方便,這也是政策本身考慮的問題。因此要求中標的生産企業和從事家電下鄉産品銷售的流通企業,具備對農民購買産品送貨上門、維修和使用指導的能力,並且具備較高的網點覆蓋率。農民消費者也有售後服務方面的問題反映,我們也在進一步改善這方面的工作。
關於第三個問題,因為各類産品實施的時間有先後,現在看來是彩電、冰箱、洗衣機銷售量大一些。如果加上新增的四大類産品,經過一段時間銷售情況是什麼樣的狀態,現在還不好判斷,因為大部分省市家電下鄉工作2月1日剛開始。
人民網記者:第一請問外資比如寶潔參與“萬村千鄉”的情況,還有外資參與家電下鄉的情況。第二,有些下鄉産品的價格比網上要高,是否有考慮利用網絡降低成本,便利於農村的選擇。第三,剛才提到資金的問題,農村物流專項資金與“萬村千鄉”是否有關係?
常曉村:剛才你提到寶潔參與“萬村千鄉”的問題,準確的説是寶潔作為供應商參與了農村物流服務,而並不是直接建網絡。一方面,我們鼓勵寶潔開發具有針對農村市場特點的商品。同時,我們的承辦企業從寶潔採購,既可以享受到價格上的優惠,又可以保證商品的質量。
關於農村物流專項資金與“萬村千鄉”是否有關係,回答是有關係的。目前農村物流專項資金的支持方向和支持範圍已經確定,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將是其中的重點。一是支持農家店、便利店的改造,也就是支持超市下鄉、工業品下鄉。二是支持農村商品配送中心的建設。三是支持農産品的批發市場改造。四是支持一些鄉鎮的小型的農貿市場和集貿市場的改造。五是支持“農超對接”、産銷銜接。六是支持農業生産資料的經營。這些方面都已經納入了農村物流專項資金的支持範圍。
劉海泉:我説一下第一個問題,外資企業參與家電下鄉政策的情況。家電下鄉政策的本身,在招投標過程中,應該説對於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內資企業、外資企業是沒有限制的,對企業大小也沒有限制,招標的要件一個是價格,一個是産品適合農村市場的性能,一個是在農村的銷售和服務網絡,這都是主要的。從現在招標、中標的結果來看,中標的這些生産企業既有大型的企業,也有一些中小企業;既有國有企業,也有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應該説政策的本身沒有對哪個類型的企業設定門檻。大家如果想詳細地了解哪些外資企業的哪些産品型號中標,可以看一看我們家電下鄉網站的中標産品公告,上面有各類中標産品的生産企業名單。
關於第二個問題,有反映家電下鄉産品價格比網上銷售的價格高,我們也做過核實和調查,大概有這麼幾個類型:第一,比較中標價格和網點價格。要強調的是中標價格不是産品的市場銷售價格,因為中標是最高限價。企業在銷售的時候,由於很多産品,企業會根據市場的競爭狀況在這個價格之下降價做銷售。所以第一個問題就是中標價格並不代表銷售價格。第二,有一些産品確實存在著售價比網上售價高的問題,這主要一是本身網上銷售是屬於無店舖銷售,經營的成本要比有店舖的成本低,二是有些産品的價格調整週期很短,比如手機,1-2個月會調一次價,可能有一些網上的價格調低了,但是家電下鄉中標産品的價格還沒有大幅度地調低,那麼就出現了價格高一點的現象。針對這個現象,我們已經在北京將符闔家電下鄉政策要求的網上銷售企業納入家電下鄉銷售網絡。目前這些網店在發達的地方可以做到送貨上門和售後服務,在一些偏遠的農村還無法實現。也有極個別銷售點利用農民不了解政策,欺騙消費者,超過限價銷售下鄉産品。針對發現的問題,我們已要求各地商務部門嚴肅處理。
姚堅:感謝各位朋友,今天的專題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