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發展改革委:我國經濟運行企穩向好勢頭日趨明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26日   來源:發展改革委網站

    最近一段時間,各方面的統計數據陸續發佈,總的來看,上半年,國民經濟扭轉了去年四季度增速下滑的趨勢,經濟運行中積極因素不斷增多,企穩向好的勢頭日趨明顯。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7.1%,其中,二季度增幅回升到7.9%。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明顯成效。

    經濟增長方面。從需求情況看,擴大內需對促進經濟回升發揮了重要作用。擴大消費政策成效顯著,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16.6%,實際增幅高於去年同期3.7個百分點。農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速也由過去長期慢于城市轉為今年上半年快於城市2個百分點。消費結構加快升級,家電下鄉産品銷售961萬台(件);汽車銷售610萬輛,已超過美國居世界同期銷量第一;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同比增長33.4%,並帶動建築及裝潢材料、傢具等銷售快速增長。投資增長勢頭強勁。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33.5%。農業、科教文衛、環保等領域的投資增長更快;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長也明顯回升。

    從産業發展看。農業農村經濟穩定發展。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大、落實快、效果好。夏糧總産達到2467億斤,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連續6年增産;夏收油菜總産和單産均創歷史新高。畜牧水産業總體保持增長態勢。在“農機下鄉”政策的促進下,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較快,上半年全國農機總動力同比增長8%。工業生産加快回升。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其中6月份當月增幅達到10.7%。汽車行業發展勢頭強勁,原材料行業生産回升,輕工、紡織等外向型行業出現回暖。受衝擊較大的沿海地區工業生産出現好轉,6月份已全部實現正增長。全國用電量也扭轉了連續8個月下降的局面。服務業保持較快發展,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進一步提高。

    在結構調整方面。鋼鐵、有色、汽車等十大重點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全面實施。企業技術改造步伐加快,裝備製造業和新一代移動通信、軟體、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加快發展。一批優質能源重大項目開工。淘汰落後産能繼續推進,關停小火電機組已提前一年半實現“十一五”目標。上半年單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保持下降趨勢,一些主要工業品的單位能耗進一步降低。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劃和政策措施,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抓住機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承接産業轉移,發展優勢特色産業,上半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投資、消費、工業生産增速均高於東部地區。東部地區努力克服金融危機衝擊的影響,在推進轉型升級、自主創新和提升競爭力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在推進改革方面。圍繞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優化資源配置和加強民生保障等,一些重點領域的改革取得新突破。增值稅轉型、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順利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解決關閉破産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障問題取得重大進展,一批面向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啟動實施。在完善股票發行制度的基礎上重新啟動新股發行上市工作。通過證券市場轉持部分國有股充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進,明確建立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現代林業産權制度和支持林業發展的公共財政制度。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中央突出強調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是要加大民生工作的力度,並利用當前擴大內需的機遇,有針對性地推出了一系列擴大就業和加強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就業形勢基本穩定,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56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63%,月均新增就業95萬人,明顯高於去年4季度月均59萬人的水平。農民工就業形勢總體平穩,高校畢業生就業簽約率基本達到去年同期水平,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79 萬人。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實際增長11.2%和8.1%。社會保障得到加強,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繼續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加快推進,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廉租住房建設、棚戶區改造等力度加大。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有力有序推進。

    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不斷蔓延和深化的背景下,上半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如此大的成績確實來之不易。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果斷決策,在去年四季度出臺進一步擴大內需十項措施的基礎上,又確定今年大規模增加財政支出,大力加強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持,並從投資、消費、外貿、農業、工業、中小企業、科技、節能減排、就業、社保等方面集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系統完整的應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政策出臺之快、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中央的方針政策,全力促進經濟回升,企業也積極應對挑戰,克服各種困難。在中央政策的作用下,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國頂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衝擊,遏制住了經濟增長下滑態勢。這充分説明中央確定的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和及時有效的。上半年取得的成績,為經濟的進一步回升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一方面,經濟回升向好的勢頭還不穩定、不鞏固、不平衡。儘管近期世界經濟出現了一些轉好跡象,但各方面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世界經濟總體仍處在衰退之中,實現復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我國外需嚴重萎縮的局面還會持續。制約內需擴大的因素仍然較多,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難度較大,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效益下滑狀況短期內難以扭轉,要形成穩定的經濟回升勢頭還面臨較多困難。另一方面,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壓力日益加大。在外需萎縮的情況下産能過剩的矛盾更加凸顯,淘汰落後生産能力和企業兼併重組仍受到許多制約。節能減排任務依然艱巨,自主創新不足、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等問題突出。同時,世界範圍內正在展開新一輪以科技革命為先導的産業升級,這將對我國未來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帶來更大挑戰。

    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把困難和挑戰估計得更充分一些。宏觀政策取向不能改變,調控工作不能放鬆,調控重點要更加突出。繼續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全面落實和充實刺激經濟的一攬子計劃和相關政策措施,鞏固經濟企穩回升的勢頭。在下半年保增長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推進結構調整, 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堅決防止盲目重復建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宏觀調控“兩隻手”的作用,大力推動重點産業調整振興,加快兼併重組和淘汰落後,積極發展民營經濟和培育新興産業。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創新,集中要素資源,大力推動科技進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動力和能力。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毫不放鬆地抓好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加強節能環保能力建設。更加注重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進一步加強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扶持,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支持力度,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更加注重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消除體制機制障礙,破解發展難題。堅持擴大對外開放,提高開放的質量和水平,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發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大力加強就業、社保、教育、衛生、住房等民生領域各項保障制度建設,深入紮實做好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我國經濟"前低後高"走勢明顯 全年"保8"應無懸念

    二季度中國經濟數據出臺後,關於經濟回暖的共識逐漸形成。專家表示,中國經濟已觸底回升,只要外部環境不發生大的逆轉,全年實現“保8”目標基本無虞。

    在經歷增速連續下滑後,今年二季度,中國經濟GDP同比增長7.9%,顯著高於一季度的6.1%,由此也使上半年GDP同比增長躍升至7.1%。專家表示,只要政府能持續釋出政策利多,就能支撐下半年GDP增長在8%之上。 >>>詳細閱讀

    透視當前中國企業盈利狀況:産值回升 利潤仍降

    在人們的期待中,金融危機的陰霾似乎已漸行漸遠。

    但是,一個並不樂觀的事實卻又讓整個經濟形勢顯得撲朔迷離——與恢復較快的産值相比,當前各行業的利潤依然降幅頗大。

    在商言商。就企業而言,生産只是過程,利潤才是目的。如果沒有利潤,生産既沒有意義,也不可能持續。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國家部委聯合調研皖江城市帶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
· 發展改革委召開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會
· 發展改革委發佈完善風力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
· 中國和聯合國合作開展淘汰白熾燈推廣節能燈項目
· 發展改革委召開研討會探討地鐵列車控制系統研發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