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新中國60週年系列報告之九:對外貿易飛速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16日   來源:統計局網站

新中國60週年系列報告之九:對外貿易飛速發展

    新中國成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經濟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對外貿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對外貿易領域從貨物到服務不斷拓展,規模從小到大不斷擴大,質量從低到高不斷提升。經過六十年的艱苦奮鬥,今天的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更加自信的步伐融入世界經濟的大潮之中,以貿易大國的英姿屹立於世界經濟舞臺。

    新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歷程

    建國六十年來,中國對外貿易經歷了兩次巨大的歷史性變化:一是新中國成立後,確立了社會主義獨立自主的對外貿易體系。二是改革開放以來,對外貿易作為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內容,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與此相適應,中國的對外貿易體制,也經歷了形成發展與改革創新兩個完全不同的階段。

    一、高度集中統一的經營體制

    1949-1978年,根據我國國情並借鑒原蘇聯經驗,建立了高度集中統一的外貿經營管理體制,國家集外貿經營、管理于一體,統負盈虧。具體來説,根據1949年9月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實行對外貿易的管制,並採取保護貿易政策”的規定,我國確定了“獨立自主、集中統一”的外貿工作原則和方針。1950年12月,政務院頒布了《對外貿易管理暫行條例》,貿易部頒布了《對外貿易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奠定了中國社會主義對外貿易基礎。1957年對私營進出口企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我國的進出口業務全部由國營外貿專業公司壟斷經營,結束了不同所有制企業並存經營的對外貿易格局,建立起高度集中統一、政企合一的外貿體制。進出口嚴格按照國家計劃進行,出口實行收購制,進口實行撥交制,盈虧由國家統負。“文化大革命”期間,對外貿易受到了嚴重干擾和衝擊,各項管理規章制度都被視為“管、卡、壓”,受到批判和全面否定。但總體上,進出口貿易仍然在國家的集中安排下,繼續根據國家計劃的要求進行。

    二、充滿活力的自由競爭體制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不斷深化,原有外貿體制也發生了重大改革。

    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前,外貿體制改革的著力點,主要是從政府直接管理向間接調控過渡,由指令性計劃為主向市場調節為主轉變,國家逐步開始運用價格、匯率、利率、退稅、出口信貸等經濟手段調控對外貿易。20世紀90年代後,將外貿體制改革與調整匯率和關稅等配套進行,實行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官方匯率與市場浮動匯率並軌。外貿宏觀調控體系逐步完善,外經貿協調服務體系不斷健全。

    在大力改革外貿宏觀調控體系的同時,對原有高度集中的經營體制也實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主要是對國有外貿企業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核定地方和外貿總公司的出口收匯、上繳外匯和經濟效益指標;各專業外貿進出口總公司與大部分省市外貿專業分公司脫鉤;取消對出口的財政補貼,大力推行外貿企業自負盈虧。實行以大類商品區分的全國統一的外匯留成比例辦法,為企業平等競爭創造條件;對國有外貿企業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造。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系統調整、清理原有法律法規,按世貿規則建立了新《外貿法》、《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及配套部門規章的三級法律框架體系,使貨物進出口管理實現了法律化和規範化;降低了關稅與非關稅壁壘,實行國民待遇原則等等。我國外貿體制在更加開放穩定透明、更加符合市場經濟規則的進程中不斷完善,日臻成熟。

    經過30年的改革,我國外貿體制發生了根本變化: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增強,宏觀管理逐步走上以經濟、法律手段調控為主的軌道;經營主體多元化格局形成;外貿政策的統一性和透明度進一步增強,涉外法規日益健全;外貿仲介服務體系開始形成;外貿經營的領域和渠道進一步拓寬,總體效益和競爭能力大大提高。

    新中國60年對外貿易的偉大成就

    建國60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克服困難,不斷向前發展,在改革開放中全面振興。

    一、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

    改革開放以前,由於我國經濟總體上處於封閉狀態,進出口始終在低水平上徘徊。1950年我國進出口總值僅11.35億美元,1960年38.09億美元,1970年45.86億美元,到1977年發展到148.04億美元,28年對外貿易額增長了12倍,1950年至1977年年均增長9.9%。

    1978年以後,通過不斷擴大對外開放領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了對外貿易快速增長。2008年我國進出口總值從1978年的206億美元猛增到25616億美元,31年增長了123倍,1978-2008年年均增長18.1%,平均增速比改革開放前28年提高了8.2個百分點。

    特別是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抓住國際産業轉移的歷史性機遇,成功應對各種挑戰,對外貿易贏得了歷史上最好最快的發展時期。2001年我國進出口總值為5097億美元,2004年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2007年再破2萬億美元大關,2008年達到25616億美元,比2001年增長了4倍多。2002-2008年,我國進出口總值以年均25.9%的速度增長,7年進出口總值合計10.5萬億美元,佔我國60年進出口總值的71%以上。

    我國從小額逆差轉變為鉅額順差,從外匯極度短缺發展成為外匯儲備全球第一。1950-1977年,由於各年的進出口規模較小,各年的貿易差額也較小,其中新中國成立的頭6年全部為逆差,平均每年逆差約8.5億美元,其後年份為小額順差或逆差;1978年以來,隨著進出口規模迅速擴大和出口競爭力顯著增強,相應的順差大幅增加。1995年貿易順差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達到167億美元。2005年一舉突破1000億美元,2007年突破2000億美元,2008年接近3000億美元。貨物貿易的大額順差導致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出現了長期順差狀態,外匯儲備大幅增長,2008年末達到1.9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外匯儲備第一大國。

    六十年來,我國的進出口總額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不斷提升。1950年我國進出口總值佔世界進出口總額的0.9%,到2008年達到8%以上。其中,我國的出口總值在1950年全球排名列第27位,經過30年徘徊到1980年上升到第26位,此後排名直線上升,1990年列第15位,2001年列第6位,2004-2006年穩居第3位,2007-2008年上升到第2位,我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製造業加工生産基地。

    二、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

    建國初期,我國出口商品的80%以上是初級産品,而進口主要是機器設備等生産資料。直到70年代,初級産品出口占我國出口總額的比重仍在50%以上。改革開放後,我國生産力水平飛速提高,進出口商品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工業製成品出口比重逐步達到了90%以上,從根本上扭轉了大量出口初級産品來換取工業品進口的被動局面。

    分階段來看,50年代,我國出口商品以農副産品為主,其佔出口總值的比重平均為42.2%;進口主要是機器設備和原材料,其佔進口總值的比重高達92%。60至70年代,我國農副産品出口比重下降到30%左右,輕工業和重工業産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其中輕紡産品到70年代末所佔比重上升至35%以上;同時,由於60年代初我國發生嚴重自然災害,大量進口糧食、棉花和食糖等生活資料,其進口約佔進口總額4O%左右,對保障供給、解決人民生活需要起了重要補充作用。60年代後期及70年代,生活資料進口比重基本上維持在20%左右。

    改革開放促使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對原材料和機械設備的需求不斷擴大,進口與出口相應增長。整個80年代,工業製成品出口與進口所佔比重都有大幅度提高。1980年工業製成品出口接近出口總值的一半,達到49.7%,1989年上升到71.3%;同期,工業製成品進口也快速增長。1980年工業製成品進口比重為65.2%,1983年提高到72.8%,1984-1989年,一直保持在80%以上。

    90年代,機電産品成為進出口的主力商品,特別是機電産品進口,對加快我國企業技術改造步伐、促進産業結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1990年機電産品出口110.9億美元,佔出口總值的17.9%,到1998年,機電産品出口擴大到665.4億美元,佔出口總值的比重達36.2%,成為我國出口第一大類商品。同期,機電産品進口更多,1990年進口214.4億美元,佔進口總值的40.2%,1998年機電産品進口638.7億美元,佔進口總額的 45.6%。

    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進出口産品構成進一步發生變化,以IT産業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和進口高速增長,2002年至2008年七年間,高新技術産品出口與進口的平均增速分別高達36.8%和27%;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占我國出口總值的比重從2002年的20.8%上升到2008年的29.1%,進口比重從28.1%上升到30.2%。

    三、貿易方式不斷創新

    新中國成立至1978年以前,我國的對外貿易方式相對比較簡單,主要同前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通過政府間簽訂協定、進行記帳結算的易貨貿易方式;同少數西方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進出口貿易,採用國際上通用的現匯貿易方式。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對西方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貿易的發展,在大力開展一般貿易的基礎上,我國採用了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補償貿易和進料加工等靈活多樣的貿易方式,在技術進出口中還採取了提供技術許可、顧問諮詢、技術服務、合作生産等多種方式,與發展中國家開展對銷貿易,與周邊國家廣泛開展邊境貿易等,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

    在各種新型貿易方式中,加工貿易的發展最為突出。1981年加工貿易只佔我國進出口總值的6%,一般貿易佔93.5%。此後,一般貿易比重逐步下降,加工貿易則逐年上升,到1996年加工貿易進出口比重首次超過一半,達50.6%,1998年最高上升到53.4%,此後又開始緩慢下降,2008年回歸到41.1%。在短短的30年時間裏,加工貿易從較小規模發展成長起來,成為我國最主要的對外貿易方式,為推動我國外貿和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四、貿易夥伴多元化

    建國初期,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國際市場是原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1951年,我國同社會主義國家的貿易額佔全部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為52.9%,1952年至50年代末,都在70%以上,其中對蘇聯的貿易額約佔對外貿易總額的一半。當時我國通過貿易和使用蘇聯政府貸款從蘇聯和東歐國家引進156項重點建設項目的成套設備和技術,為我國的工業化打下了初步基礎。

    80年代末我國提出了“市場多元化”戰略,全方位發展對外貿易並將其作為國家戰略予以實施。經過多年的努力,市場多元化戰略取得明顯成效,我國的貿易夥伴不斷增加,目前已遍及世界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到2008年,我國前十位最大的貿易夥伴依次為:歐盟、美國、日本、東盟、香港、韓國、台灣、德國、澳大利亞和俄羅斯,對這10個國家和地區的雙邊貿易額合計佔我國進出口總值的78.4%。

    五、自由貿易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進入新千年以來,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同時,區域經濟一體化迅猛發展,以自由貿易區為主要形式的區域貿易安排不斷涌現。自2003年以來,我國自貿區建設從無到有,迄今,我國與亞洲、大洋洲、拉美、歐洲、非洲的29個國家和地區建設12個自貿區,涵蓋2008年我國外貿總額的四分之一以上。內地與港澳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中國-東盟自貿區,中國-智利自貿區,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區,中國-新西蘭自貿區等等,促進了雙邊與多邊貿易的大幅度增長。同時,我國與海灣合作委員會(簡稱海合會,包括沙特、阿曼、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和巴林6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冰島、秘魯等的談判也在積極推進之中。

    六十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經歷了曲折艱難,也創造了輝煌成績,在世界貿易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雖然已成為貿易大國,但是距離貿易強國還有很長的路。我國粗放型的貿易增長方式還沒有根本扭轉;脆弱的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已無力繼續支撐大規模出口。因此,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將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任務。  

圖表:我國貿易總量躍居世界第三位 新華社發 

綜述:中國需求進一步增加有望改變世界貿易格局

    新華社馬尼拉8月6日電(記者 許林貴)亞洲開發銀行在近期發佈的一篇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在世界七大工業化國家的出口市場中所佔份額近年來顯著增長,中國需求的進一步提升將有助於改變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對歐美消費市場的單向依賴,形成貿易雙向平衡流動的新格局。

    亞行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從2000年開始,中國佔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和意大利這七大工業國出口市場的份額已由最初的2%上升至2007年的5%。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扮演“世界加工廠”的角色,主要從區域內其他經濟體進口零部件和原材料,加工為成品後再成批出口歐美。但是,金融危機暴露出亞洲發展中經濟體過分依賴歐美市場的缺陷後,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角色轉換步伐可能進一步加快。  >>>詳細

中國積極利用國際貿易規則應對歐盟貿易保護行為

    新華社布魯塞爾8月2日電(記者 尚軍)中國政府7月31日通過常駐日內瓦世貿組織代表團致函歐盟方面,就歐盟對中國緊固件採取的反傾銷措施提起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的磋商請求。這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首次訴諸該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尋求解決與歐盟的貿易爭端。

    影響中國數億歐元出口

    中國駐世貿組織代表團31日在日內瓦發表聲明説,歐盟在處理中國鋼鐵緊固件反傾銷一案的過程中存在諸多與世貿組織規則不符之處,且徵收高額反傾銷稅的裁決結果缺乏公正性和透明度,損害了1700余家中國緊固件企業的正當貿易利益。  >>>詳細

 
 
 相關鏈結
· 統計局:農民工就業形勢好轉 外出就業已基本恢復
· 統計局發佈部分重點企業主要工業品出廠價格情況
· 統計局發佈:50個城市主要食品平均價格變動情況
· 統計局:8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降1.2% 環比漲0.5%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