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9年起,我國在長江中上遊的四大片區分期實施了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長治”工程)。11月26日在武漢舉行的長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員會第14次會議上,委員會主任委員、四川省省長蔣巨峰代表委員會作工作報告時説,20年來,長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積減少15%,首次實現由增到減的歷史性轉變。到2020年,要使全流域80%的水土流失面積都得到治理或生態修復。
湖北省省長李鴻忠到會致辭。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長鐘勉代表四川作交流發言,甘肅、重慶、貴州、湖北、陜西、雲南等省市政府領導作交流發言,水利部等國家有關部委領導講話。
“長治”工程分別在金沙江下游及畢節地區、嘉陵江中下游、隴南陜南地區、三峽庫區等四大片區實施。到去年底,工程已覆蓋10個省市,涉及5000余條小流域,累計投入152億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9.6萬平方公里。工程實施坡改梯、建設基本糧田1000多萬畝,發展經濟林果1600多萬畝,有效解決了1000多萬人的溫飽問題。
在充分肯定“長治”工程20年成效和經驗的同時,會議指出,長江中上遊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性改觀,全流域還有近50萬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積尚未得到根本治理。要進一步加強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作,到2020年,使長江流域80%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治理或生態修復。
四川實施“長治”工程以來,圍繞構建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的目標,共治理小流域1420條,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7321平方公里,佔全省水土流失面積的17%。項目區的水土流失面積減少65%以上,土壤侵蝕量減少60%以上,林草覆蓋率提高20個百分點以上,人口環境容量每平方公里擴大了60人左右。
“十二五”期間,我省將加快推進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步伐,鞏固現有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加緊石漠化治理,適時啟動坡耕地水土綜合整治,開展革命老區水土流失專項治理。拓寬投入渠道,從水電建設收益、國有土地出讓金中提取部分資金建立生態補償基金,推動水土流失由重點流域治理向全流域治理擴展。著力提升水土保持科研監測水平,切實加強水保監督管理能力建設。到“十二五”末,完成1000個小流域綜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000平方公里。(譚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