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催生地質找礦新機制
—— 中國地質找礦改革發展全方位透視(一)
地質找礦改革發展大討論,歷時一年有餘,在大開言路、集思廣益、認真吸收各方意見建議和總結各地成功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有關成果正以國土資源部文件的形式陸續出臺。
在地質找礦保障工程即將啟動之時,我們穿越時空,回望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地質工作,從中可以感悟到地質找礦新機制在我國國有地勘單位改革和整個中國礦業領域“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全局性作用,更能夠領略到新機制在推動我國地質找礦重大突破中的重要性。
《中國地質找礦改革發展全方位透視》專題陸續推出地質找礦新機制系列述評,回顧新中國地質工作改革發展的歷程,剖析新時期地質工作面臨的難題和困境,匯集地質找礦改革發展大討論凝聚的共識,總結“大討論”中各地探索構建地質找礦機制的經驗。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不斷推動著産業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國有地勘單位以市場主體身份跨入礦業市場
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與完善進程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先行和基礎支撐,地質工作多年來一直在不停地探索著自身的改革與發展。
回望計劃經濟時代,那時候的地質工作由國家大包大攬,找礦計劃由國家統一部署,找礦成果上交國家,國家再無償提供給礦山企業。在這種體制下,國家是地質找礦工作的唯一投資者,地勘單位是國家地質找礦的唯一實施者。毋庸置疑,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地勘隊伍,為新中國經濟建設提供了能源資源、礦産資源保障,卓著功勳,永載史冊。
然而,當中國跨入改革開放年代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地質找礦囿于原有體制,難以與市場需求接軌,體制不順、機制不活、工作效率低下、找礦成果不明顯等諸多弊端顯露無遺。
地質勘查體制必須改革,地質找礦機制需要新的探索。
改革,首先端掉了國有礦山企業無償取得礦産資源和接續資源基地的“免費午餐”——各類礦業企業新建礦山或者採區,必須以市場主體的身份,依法有償取得礦産資源或通過市場方式獲得採礦權,同時享有作為市場投資主體獲取收益的權利。作為礦業産業鏈條中改革的先行者——採礦權有償使用制度改革,一方面為礦業權市場奠定了“需求方”,另一方面也倒逼著探礦權管理制度加快改革步伐,促使上遊的礦産勘查單位必須以市場主體身份參與競爭。
始於上世紀末的國有地勘單位屬地化改革,在這樣的大背景拉開帷幕並不斷推進。這次改革,確立了地質勘查隊伍屬地化管理和企業化經營的體制,也是中國地質勘查業市場化道路的濫觴,意味著國有地勘單位作為地質找礦的主力軍,以市場主體的身份走進中國礦業市場。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礦産資源需求迅猛增加,資源瓶頸顯現
改革開放的中國,在新世紀初的時候,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提速,對礦産資源的需求持續快速增長。我國礦産品供應相對寬鬆的局面,仿佛一夜之間被打破,不但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重要礦産品供給吃緊,就連許多普通或者大宗礦産,也開始供不應求。資源約束正在替代資本約束,逐步上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主要瓶頸之一。
有關資料顯示,我國45種主要礦産的現有儲量,可以保證或基本保證2020年需求的只有26種,不能保證的有19種。特別是石油、鐵、錳、銅、鉀等大宗礦産,探明儲量嚴重不足,供需缺口持續擴大。其中,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今年第一季度創下54.5%的新高,預計2020年將上升到60%;煤炭資源量巨大,但可供建井的精查儲量不足;鐵礦可供儲量和可持續能力緩慢增長,難以滿足需求;銅礦可供儲量和礦産銅可供能力有增加潛力,但由於需求旺盛,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鋁土礦可供儲量不足,但巨大的資源量有具備升級為可供儲量的潛力;鉛鋅資源雖然稟賦條件較好,但前提是必須加大找礦力度;鎢、錫、鉬、銻等傳統優勢金屬礦産,其優勢正逐步喪失;金礦資源雖相對豐富,但可供儲量不足,難以滿足需求;鉀鹽可供儲量難以大幅增長,供需形勢嚴峻。
經濟社會對於礦産資源巨大的需求,礦産資源尤其是能源資源保障能力的下降,呼喚著地質找礦必須取得重大突破。
正在市場化道路上摸索的國有地勘單位,再一次被推到了地質找礦的風口浪尖,站在了保障國家資源安全的最前沿。
國際市場寡頭壟斷,海外資源成本飆升,“中國需求”代價沉重
全球經濟一體化大趨勢,助推著礦業全球化。也就是説,礦産品貿易、礦業投資和礦産資源配置,三者的全球化趨勢愈演愈烈。
近年來,全球礦産品貿易增幅明顯。礦産資源需求大國的進口與礦産品生産國的出口,雙雙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國際礦産品貿易的活躍,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新興國家的需求,尤其是中國強勁需求的拉動。數據顯示,2002年以來,世界鐵礦石需求增長的80%左右來自中國,世界鐵礦石海運量約四成運往中國。
伴隨著礦業資本加速從資本輸出國向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流動,國際礦業兼併重組浪潮加劇著礦産資源的集中度。資料顯示,排名全球前十名的礦業公司,控制著國際市場70%的鐵礦石、80%的錫礦、75%的銅礦、58%的金和57%的鋅産量,國際礦業市場形成了寡頭壟斷格局。
國際礦産品需求激增的現實,一方面讓跨國礦業寡頭賺得缽盈盆滿,一方面使需求方付出巨大代價。以中國為例,進口鐵礦石價格自2002年以來連年上漲,到今年已經增長了3倍。中國為鐵礦石漲價多付出了數千億美元的代價。
曾幾何時,國內一些“專家”尚在奢談“找礦不如買礦”;然而,轉瞬即來的礦産資源受制於人的現實是:“中國買什麼,什麼漲價”。
“立足國內提高礦産資源保障程度”,再度上升到了國家層面。
立足國內提高礦産資源保障程度,需要創新地質找礦機制,力爭實現找礦大突破
進入新世紀以來,礦産資源保障能力日益受到國家層面的關注。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多次強調,中國能源礦産資源的戰略必須是“堅持立足國內,節約與開發並重”。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也多次指出:“新的形勢下,中國政府將把增強資源保障能力作為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立足國內,加大地質找礦力度,增加資源儲備和供應。”“要進一步挖掘潛力,立足國內保障能源資源供給,加大基礎投入,增強能源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
那麼,我國究竟能不能“立足國內”提升礦産資源的保障能力呢?
資料表明,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能源總自給率尚能保持在90%以上。重要礦産資源方面,我國探明的鐵、銅、鋁、鎳、鉻、鉀等礦産基礎儲量,分別居世界第四位到第十二位之間。從礦産資源潛力看,我國幅員遼闊,成礦地質條件有利,全國大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和礦産資源遠景調查覆蓋率還有待提高,中西部尚有大量的勘查空白區,具備發現新的大型礦床的客觀條件;東部地區500~1200米內,還存在巨大的深部第二找礦空間。中國地質調查局的調查預測表明,我國礦産資源探明程度總體上僅為1/3,其中,鐵、銅、鋁、鉛、鋅、錳、鎳、鎢、錫、金等重要礦産資源的探明程度在26%~59%之間,平均為35%,預測仍有2/3的礦産資源尚待探明。
問題是,要把這些潛在的資源探明,需要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礦産勘查主體儘快轉變思想觀念,創新地質找礦體制機制。需要政府打造一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全新的制度平臺,讓市場主體加大投入,加強地質找礦,以地質找礦新突破、大突破,使“立足國內增強資源保障能力”的戰略目標得以實現。
地質找礦改革發展大討論,催生地質找礦新機制,謀劃地質找礦實現大突破
在國土資源部倡導和發動下,始於去年春天的全國地質找礦改革發展大討論,正在孕育和催生著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新的地質找礦制度平臺。
“大討論”以解放思想為先導,全面梳理了當前掣肘我國地質找礦工作的種種弊端,探索並尋求著能夠迅速實現找礦重大突破和地質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新機制。例如,在礦業權市場建設方面,礦業權市場的主體本來應是企業,但事實上,目前參與礦業權交易的有企業,也有事業單位,還有地方政府,政、事、企不分,礦山企業和地勘單位還沒有真正成為市場主體。又如,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一礦一企的基本格局並沒有徹底改觀,礦山企業通過市場以兼併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的積極性沒有充分激發出來,沒有形成有全球競爭力的巨無霸礦業集團。再如,地質找礦在運行機制、運行效率及投融資方面問題尚存,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民營企業在行業準入、礦業權取得、各類公共資源配置等方面,還存在被歧視的問題。國有地勘單位在走向市場的探索中,一方面,仍然希望得到以行政審批方式獲得礦業權的利益;另一方面,在處置國家投入形成的成果方面又缺乏自主權和相關依據。地勘單位體制改革不到位,不僅影響了公益性地質工作和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體運行又相互銜接機制的真正建立,而且增加了市場主體充分進入礦業市場的風險。
從我國礦業權市場建設來説,礦業權市場要素並不完備,勘查資本市場不發育,礦業權流轉尚不規範。礦産品缺乏科學合理的定價機制。礦業權市場仲介機構不健全,在利益驅動下,信用制度缺失。公益性地質信息服務不到位,各礦業權人之間、礦業權人與礦業投資者之間、礦業權人與相關部門之間信息不對稱,市場條件不配套。
計劃經濟體制延續下來的各種慣性,也在制約著地質找礦新機制的形成。政府作為礦産資源所有權的代表者、管理者,身份不清晰,管理不規範。一方面,在礦業産業政策、行業管理、市場監管方面有缺位現象;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政府又存在越位行為,熱衷於直接掌管或經營礦業權,壟斷礦産資源配置,排斥社會資金。同時,存在礦業權設置不規範、不重視資質條件和開發利用方案、不尊重地質工作規律等現象。此外,國土資源大調查形成的地質成果,缺乏進一步轉化和利用的平臺與機制,商業性地質工作不能及時跟進,難以出現重大地質找礦成果。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地質找礦工作,已經處在加強、加速、實現新突破的關鍵時期,必須承擔起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礦産資源保障責任,還要在運行中實現技術與資本、市場與機制的有效融合,儘快在全國範圍內建成統一、競爭、開放、有序的資源市場。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制度上探索地質找礦新機制,促進地質找礦工作健康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