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海峽兩岸海上搜救力量首次共同策劃、共同組織、共同參與、共同合作、共同完成的大規模海陸空聯合搜救演練在廈門、金門附近海域成功舉行。演練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兩岸海上搜救協作機制,將使兩岸客貨運直航更安全、更清潔、更便捷。
當日9時30分,台灣海峽廈金海域上空升起三顆紅色信號彈,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名譽理事長徐祖遠宣佈:2010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正式開始。
從廈門開往台灣的兩岸直航客船“虹達”輪與貨船“暢和”輪因避讓不協調,在台灣海峽西側海域發生碰撞。事故造成“虹達”輪上13名人員落水,10名旅客輕傷,1名旅客重傷;“虹達”輪船體受損,有沉沒危險;“暢和”輪失火。
接警並查證遇險信息後,兩岸海上搜救機構立即啟動應急聯絡機制,確定通聯方式,通報遇險信息及協調搜救力量參與救援。大陸和台灣方面分別指派“海巡132”輪和“金門”艦為現場指揮船,指揮所屬船艇和飛機按劃分區域進行搜尋。
根據現場指揮船的指令,兩岸搜救力量協調配合,先後將“虹達”輪上落水的13名人員救起,轉移“虹達”輪上旅客,其中1名重傷員由救助直升機緊急轉送岸上醫治。與此同時,兩岸消防拖輪馳援火勢逐漸擴大的“暢和”輪,聯合撲滅火災。
10時30分,中華搜救協會名譽理事長鄭樟雄宣佈,經過1小時30分鐘的演練,船舶遇難求救、接警及險情信息核實,應急響應與溝通協調,搜救組織,海上搜尋,人命救助,醫療救護,船舶消防,善後與恢復等八個演練科目全部成功完成。
隨後,參加演練的兩岸船舶和救助直升機集結編隊,緩緩通過指揮觀禮臺進行展示,證明兩岸搜救協作的互動與協作又邁出可喜的一步,進入全面合作、共同維護台灣海峽海上交通安全的新時期。
“這次演練是對兩岸海上搜救協作機制的有效性及海上搜救應急預案可操作性的一次全面檢驗。演練鍛鍊了兩岸海上搜救隊伍,提升了兩岸海上搜救應急反應能力,有助於進一步保障兩岸直航的交通安全,為兩岸人員通過海上航線進一步開展交流和往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演練相關組織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