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廣東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揭牌暨廣東軌道交通車輛修造基地開工儀式在著名僑鄉---廣東省江門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出席儀式,宣佈公司成立、項目開工。鐵道部黨組書記、部長劉志軍,廣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黃華華出席儀式並講話。
建設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絡,對於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加快珠三角一體化進程、推動廣東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建設進度安排,2013年前,將建成廣珠、穗莞深、莞惠、佛肇、佛莞等項目,基本形成珠三角核心區城際軌道交通主骨架網;2015年前,將建成廣清、廣佛江珠、廣佛環線等項目;2020年前,珠三角軌道交通項目全部建成,運營總里程達到1478公里。廣東軌道交通車輛修造基地的建設,對於滿足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車輛製造維修需要、促進廣東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現代産業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儀式開始前,汪洋等領導同志聽取了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和廣東軌道交通車輛修造基地建設情況彙報,詳細了解了今後投入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的動車組列車研發情況。汪洋指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鐵路部門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相關準備工作,無論是工程建設還是城軌動車組列車的設計製造,都是按照世界一流的標準來精心打造的,再次説明鐵路系統講政治、講大局,具有行業管理和專業技術的強大優勢。省部雙方合力共為,一定會優質高效地建成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和廣東軌道交通車輛修造基地,為廣東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可靠的運輸保障。
10時整,儀式在江門市廣東軌道交通車輛修造基地建址舉行。儀式現場“堅定不移調結構,腳踏實地促轉變,加快建設廣東現代産業體系”“高標準、講科學、不懈怠,打造全國城際軌道交通示範工程”等大幅標語格外醒目。
劉志軍在講話中首先代表鐵道部向公司掛牌成立和基地開工建設表示熱烈祝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鐵路發展的廣東省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表示衷心感謝,向全體建設者表示親切慰問。他説,今天掛牌成立的廣東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是部省深化戰略合作、加快推進廣東鐵路建設的又一重要舉措,對於全面統籌建設管理資源、優質高效地建成互聯互通和安全可靠的城軌交通網絡、全面強化鐵路運輸保障能力、加快珠三角一體化進程、促進粵港澳緊密聯絡,對於廣東當好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建設廣東軌道交通車輛修造基地,對於滿足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車輛製造維修需要、加快建設廣東現代産業體系、促進廣東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劉志軍要求,鐵路部門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週年慶祝大會的重要講話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三個面向”,充分發揮鐵路行業管理和專業技術優勢,全力支持廣東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高效規範運作,建好管好用好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和廣東軌道交通車輛修造基地,為早日建成廣東發達完善的鐵路網,為推動經濟特區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發揮作用,為廣東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黃華華在講話中説,建設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發展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是廣東省推進珠三角區域一體化、建設現代産業體系的內在要求。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將其作為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促進廣東經濟社會新一輪大發展大提高的重要工作來抓。當前,廣東正在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週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探索科學發展新路。廣東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廣東軌道交通車輛修造基地項目開工建設,對於加快構建珠三角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促進珠三角發展實現新突破,對於加快在廣東省建成世界級重大成套和技術裝備製造産業基地、推進現代産業體系建設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都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廣東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充分發揮技術、人才、資金、管理優勢,加大建設力度,確保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建設順利推進。希望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推進廣東軌道交通車輛修造基地項目建設。廣東省有關部門和江門市委、市政府要積極創造條件,攜手奮鬥,努力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軌道交通裝備産業化基地。
10時25分,汪洋宣佈:廣東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成立,廣東軌道交通車輛修造基地項目開工。汪洋、劉志軍、黃華華共同為廣東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揭牌。
隨後,廣東省、鐵道部領導共同為廣東軌道交通車輛修造基地工程奠基,並親切接見了建設者代表。
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朱小丹主持儀式。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鐘陽勝,副省長林木聲,省政協副主席梁國聚;鐵道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陸東福,部總工程師何華武,部總規劃師鄭健,部政治部副主任吳利民,部副總工程師張曙光、安國棟參加儀式。
廣州鐵路(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嘯明,江門市委書記陳繼興,中國南車集團董事長趙小剛在儀式上發言。廣東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及有關市委、市政府負責同志,鐵道部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以及參建單位職工代表和群眾代表參加了儀式。(記者林曉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