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十一五”期間我國畜牧業取得五大標誌性成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28日   來源:農業部網站

    “十一五”期間,畜牧業在保障肉蛋奶有效供給、飼料和畜産品質量安全、生態安全和建設生態文明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總體保持了持續穩定發展的勢頭。

    畜牧業生産持續增長。預計2010年肉類、禽蛋、奶類産量分別達到7850萬噸、2760萬噸、3740萬噸,比2005年分別增長13.1%、13.2%、31.0%,有力地保障了畜産品市場有效供給。目前,我國人均肉類佔有量58.8公斤,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禽蛋佔有量20.7公斤,超過發達國家水平。

    規模化和標準化養殖水平快速提高。預計2010年生豬出欄50頭以上、奶牛存欄2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比例將分別達到66%和47%,分別比2005年提高29個和20個百分點。生鮮乳機械化擠奶率達到87%,比2005年提高47個百分點。飼料企業産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草原畜牧業生産方式逐步優化,4000多萬頭牲畜由天然放牧轉變為舍飼圈養。

    良種繁育體系不斷完善。國家畜禽良種工程項目實施以來,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資金50多億元,先後改擴建一大批畜禽原良種場、畜禽資源保護場和種畜禽質量檢驗中心。目前,以原種場和資源場為核心,擴繁場、改良站為支撐,檢測中心為保障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基本形成。

    飼料和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2010年飼料産品質量抽檢合格率93%,比2005年提高4個百分點。飼料中瘦肉精已連續5年未檢出,畜産品例行監測合格率在99%以上。農業部組織實施全國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開展了生鮮乳收購站的拉網檢查和重點地區隱患排查,生鮮乳三聚氰胺含量連續兩年檢測合格率100%。

    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取得明顯進展。中央累計投入草原生態保護資金164.82億元,比“十五”增加51.4%。大力實施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草地治理和遊牧民定居等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和民生工程,認真落實基本草原保護、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輪牧制度,全國草原生態環境改善明顯。

    “十一五”期間,畜牧業取得了五個方面的標誌性成就。一是扶持畜牧生産的政策框架基本確立。國家出臺和強化了生豬、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能繁母豬補貼、能繁母豬保險、良種補貼等扶持政策,中央財政扶持資金從27億元增加到170億元,5年增加了5倍多。二是穩定産業發展的調控機制初步建立。2009年國家出臺《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實現了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的有機結合。三是畜牧業生産方式轉型升級有了質的飛躍。生豬生産改變了以散養為主的局面,2005年規模養殖場的生豬出欄量不到4成,2010年已經接近7成。奶牛生産從以手工擠奶為主,到以機械擠奶為主,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大幅度提高,實現了重大轉變。四是畜産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更加完善。屬地管理責任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能分工明確具體,各負其責的機制基本確立,監管力量明顯充實,保障手段顯著強化。五是草原保護建設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按國務院要求,多部門、多省份開展聯合調研,總結各地的經驗,取得豐碩成果,明確了草原生態優先的功能定位,確立了草原牧區“轉人、減畜、提質、增效”的總體思路。 

 
 
 相關鏈結
· 農業部在廣州召開加強漁船修造企業安全工作會議
· 農業部:"十一五"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
· 農業部部長:“三化同步”是“十二五”重大任務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