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江蘇省將推"碧水工程"以更大力度推進生態省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7月13日   來源:江蘇省人民政府網站

    7月11日上午,江蘇省生態省建設領導小組在寧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認真貫徹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和全省生態省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生態省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省長李學勇出席並講話。他指出,生態省建設是江蘇推進“兩個率先”、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是落實“六個注重”要求的戰略舉措,要深刻認識這項工作的全局性、緊迫性和長期性,堅持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法,突出重點、強化責任,形成合力、狠抓落實,更大力度地推進生態省建設,以實際成效造福全省人民和子孫後代。生態省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副省長徐鳴主持會議。

    江蘇省在全國較早提出生態省建設,“十一五”以來,全省生態省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總體上呈現出經濟持續增長、生態持續改善的良好局面。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李學勇指出,當前,江蘇省正處於工業化、城市化加速推進階段,經濟發展方式尚未根本改變,資源環境約束突出,節能減排壓力加大,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更大力度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定不移地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努力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增強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環境保護、生態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為造福全省人民及子孫後代的戰略舉措,堅持不懈、一著不讓地抓好抓緊抓實。

    李學勇指出,要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和環保優先理念,以更紮實的措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為又好又快實現“兩個率先”提供堅實的環境保障。一是抓住節能減排這個關鍵,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硬指標、硬任務,並以此為倒逼機制推動轉型升級。二是強化産業基礎,轉變發展方式,擴大清潔生産,發展循環經濟,努力破解資源環境約束。三是堅持機制創新,在激勵約束機制、科技支撐機制等方面加大探索創新力度,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加快形成具有江蘇特點的環境經濟政策體系。四是繼續加大投入,通過政策引導,吸引各類資本廣泛參與,形成多元化環保投入機制,為生態省建設提供必要保障。五是全民參與、合力推進,做到環保創建全民參與、生態“財富”由人民共享,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根據職責分工,切實負起責任,密切協調配合,增強工作合力,推動各項工作順利實施。

    李學勇指出,要圍繞人民群眾關切的熱點,紮實推進生態省建設各項重點任務,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認同感和滿意度。組織開展“碧水工程”,持續推進水環境整治,抓住太湖和淮河流域治理等重點工程,加快推進江河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推動重點河湖和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改善,讓百姓用上更乾淨的水、喝上更潔凈的水。深入實施“藍天工程”,嚴格機動車排放標準,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汽車,建立道路揚塵治理長效機制,大幅減少灰霾天數。強化固體廢物整治工作,建立重金屬污染防治體系,提高農村垃圾集中處理水平,為群眾構築清潔安全的生活家園。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和生態修復,切實增強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和平衡能力。加強沿海開發的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提高沿海地區可持續發展水平。

    李學勇強調,鞏固和發展生態省建設的成果,必須嚴格執法,建立良好的環境秩序。要鐵腕整治環境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護短、絕不遷就、絕不寬容。要進一步強化環境應急管理,完善各類環境應急預案,強化環境重點風險源的監督管理,加快建設全省生態環境監控平臺,提高監測預警能力。要不遺餘力地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千方百計化解環境矛盾和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省政府秘書長樊金龍,生態省建設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相關鏈結
· 變廢為寶 江蘇無錫將藍藻藻泥用於生態農業建設
· 江蘇首次評選“環保雙十佳”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 江蘇開啟沿海開發大幕:優化佈局 描繪生態畫卷
· 江蘇公佈環境狀況公報 水質空氣生態質量持續向好
· 江蘇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啟動凸顯"透明"政治生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