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財政部:各地財政部門全力支持打好醫改攻堅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7月18日   來源:財政部網站

    編者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是社會領域的重要改革,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各地財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切實強化醫改資金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管,為推進各項醫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黑龍江:城鄉醫療救助體系惠澤百萬困難群眾

    醫改工作開展以來,黑龍江省各級財政共投入城鄉醫療救助資金19.58億元,共救助城鄉困難群眾373.5萬人次,資助248萬城鄉低保、五保供養對象等困難群體參加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醫療救助在基本醫療保障體系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得到充分顯現。

    一是多層次醫療救助格局基本建立。黑龍江省各地不斷創新發展醫療救助形式和內容,從最初的大病救助,拓展形成了目前以資助困難群眾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基礎,以住院救助為主體、門診救助為主體,以醫療優惠為輔助,以慈善援助、愛心醫院等為補充的醫療救助體系,從多角度、多渠道解決困難群眾看病就醫難題。

    二是醫療救助水平逐年提升。隨著國家和省級城鄉醫療救助資金的逐年增加,黑龍江省幾次修改完善醫療救助政策,切實提高了醫療救助水平和救助力度。目前,全省已有90%以上的縣(市、區)取消了住院救助起付線,50%以上的縣(市、區)取消了住院救助病種,全省住院救助比例由20%提高到30%,封頂線由4000元提高到5000元,最高封頂線已達到3萬元,困難群眾享受醫療救助水平增幅30%。

    三是醫療救助程序更為簡便。積極推進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服務,即救助對象醫療終結出院時只需支付個人自付費用,在享受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的同時,醫療救助費用由定點醫院墊付,定點醫療機構定期與民政、財政部門結算墊付的醫療救助資金。

    四是醫療救助管理日趨規範。各地在推進醫療救助工作的同時,注重抓好規範化管理和基礎建設,省級先後出臺了醫療救助實施方案和救助基金管理辦法,地方多次調整救助辦法,建立了醫療救助檔案管理制度、數據統計信息按季度上報制度、醫療救助人員定期回訪制度、公開公示制度、資金髮放監審和錯辦責任追究制度等,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促進了規範化建設。

    山東:財政力促醫改政策落實

    今年以來,山東省財政積極籌集資金,不斷加大醫改投入。截至目前,省財政已下達基本醫療保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醫改補助資金63.3億元,推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各項政策加快落實。

    一、調整結構,加大投入。一是預撥補助資金48.5億元,用於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提標政策和城鄉醫療救助工作開展。二是下達補助資金3.86億元,用於支持開展農村孕産婦住院分娩補助、農村婦女孕前和孕早期補服葉酸、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農村改廁和環境衛生監測、農村婦女“兩癌”檢查等國家新增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三是預撥補助資金8.9億元,用於將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由上年的15元提高到25元,支持實施國家規定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四是下達第一批、第二批啟動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縣(市、區)的政府辦鄉鎮衛生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省級補助2.01億元。

    二、切實加強醫改預算執行和資金管理。各級財政部門在足額安排預算的基礎上,採取預撥等方式,及時撥付財政補助資金,加快醫改資金預算執行進度,確保醫改各項重點任務的落實。同時,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貫徹省財政《關於進一步加強醫改財政資金管理的通知》要求,規範資金撥付程序和方式,建立定期調度制度,及時跟蹤資金流向和使用情況,確保專款專用;加強對醫療機構經濟活動的財務管理和監督,以及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借助財政投資評審、註冊會計師等第三方力量,完善監督體系,實施對政府衛生投入和醫療機構活動的全程監督,力保各項資金的安全、規範、高效。

    湖北省襄陽市:城鎮醫保實行市級統籌

    近日,襄陽市發佈《襄陽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實施辦法》,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由目前各縣(市)級統籌改為在全市範圍內的市級統籌,實行統一政策,統一服務標準,統一基金管理辦法,統一經辦流程,統一信息系統。

    一、加強基金預決算管理。按照“收支平衡、略有節余”的原則,編制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預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會同市財政局定期或不定期對市級和各縣(市、區)年度醫療保險基金收支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檢查,並將檢查情況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二、建立風險調劑金制度。市級在社會保障資金財政專戶下設立“醫療保險風險調劑金”專戶,各縣(市、區)按上年度醫療保險統籌基金預算總額的5%上解醫療保險風險調劑金。因政策調整、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自然災害等非管理原因導致縣市醫療保險基金當期收不抵支的,首先從歷年基金結余中解決。

    三、統一繳費標準。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在職職工原則上按本人上年度全部收入確定繳費基數,用人單位按8%繳納,職工本人按2%繳納。統一以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最低繳費基數,各縣若執行有困難,可暫按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執行3年過渡期。2011年各級財政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於200元。

    重慶市黔江區:三舉措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一、加大醫改資金投入,確保任務目標順利完成。2011年,財政按照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原則,大力優化支出結構,保障重點支出,加大醫藥衛生投入。全年醫藥衛生支出安排2.13億元,比上年執行數增長28.43%,用於五項重點改革2.03億元,比上年增長31.22%。

    二、加快醫改資金預算執行進度,促進醫改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以加快醫改資金預算執行進度作為工作重點,主動溝通協調,配合醫改主管部門抓好預算執行,做好預算執行分析,實行動態監控,確保按醫改任務進度和序時進度及時撥付資金,防止因資金不到位影響改革進程。

    三、加強醫改資金績效考核,充分發揮醫改資金使用效益。嚴格按照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績效考評體系,將預算安排與預算執行情況、績效考核結果相挂鉤,根據醫改任務安排和任務完成情況撥付醫改資金。繼續採取“服務卷+合同購買”的方式支付公共衛生經費和“以獎代補”的辦法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推進綜合改革。同時,積極會同相關部門,從資金的安排、分配、使用、後期追蹤問效等各個環節,建立起覆蓋資金運行全過程的長效監督機制,嚴防截留、擠佔、挪用、虛報冒領等問題,保證醫改資金全部用於醫改各項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廣東佛山市南海區:財政投入2億元提高醫保待遇

    廣東南海區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了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切實提高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一是加大財政投入。今年南海區鎮兩級財政共安排22469萬元,其中居民住院醫保投入區、鎮(街)各負擔50%,即17213萬元,兩級財政負擔比去年增加5043萬元;居民門診醫保兩級財政投入5256萬元,比去年增加206萬元。

    二是擴大參保範圍。今年南海的住院醫保擴大了參保覆蓋面,在原來基礎上將符合相關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納入參保範圍,並由個人繳納全部保險費。

    三是提高繳費標準。居民住院保險費補助標準由2010年的330元/人/年提高至490元/人/年,補助資金由區、鎮街兩級財政負擔,補助比例由原來的50%提高到60%,個人由原來負擔50%降低為40%。

    四是提高報銷比例。一級醫院報銷比例由75%升至85%,二級醫院報銷比例由65%升至70%。同時,提高統籌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由原來的10萬元調整為16萬元。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財政積極支持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發展

    為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番禺區財政積極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投入,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推進醫療衛生服務的均等化發展。

    一、支持城鄉醫保體系建設,提高保障和服務水平。在實現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農民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從2011年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準由原來的年人均380元提高至年人均430元,其中政府財政補助從原來的年人均210元提高到年人均250元,區財政投入配套資金7350萬元。

    二、促進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統一了城市和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實現城鄉一體化,2011年區財政按常住人口人均35元的標準安排社區和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6898萬元。

    三、支持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改革。在政府辦的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行零差價銷售,2011年區財政為此安排配套資金2530萬元。

    四、提高城鄉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安排了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1116萬元,用於婦女孕前增補葉酸、住院分娩、農村婦女“兩癌”篩查、艾滋病母嬰傳播篩查等婦幼公共項目和寄生蟲、地方病、艾滋病、結核病等疾病的防治控制。

    五、加強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建設。2011年區財政安排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房屋建設補助經費910萬元、農村衛生服務站建設經費1575萬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本醫療設備購置經費1007萬元。

    六、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2011年安排了社區衛生人才和農村衛生技術人員培訓經費419萬元。

    江蘇泰州姜堰市:進一步完善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機制

    日前,姜堰市出臺醫療救助實施辦法,進一步保障困難群眾基本醫療需求。

    一是擴大救助範圍。新增門診醫療救助,當年最高可救助300元。在一個年度內,對農村五保對象及孤兒、城市“三無”對象實行門診醫療救助,門診個人年自付醫療費用在300元以下的給予全額救助。

    二是提高救助標準。《辦法》提高了困難群眾的救助標準,對農村五保對象及孤兒、城市“三無”對象核定的個人年自付醫療費用給予80%的救助,一個年度內最高救助可達20000元。

    三是實行比例救助。《辦法》對救助對象中住院治療的大、重病患者,實行按比例救助,逐步實現住院醫療救助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同步結算。

    四是重病特殊救助。對救助對象中實施骨髓移植和肝、腎器官移植成功的患者,給予一次性最高60000元的救助,個人年自付費用低於60000元的按實際費用救助。2011年該市財政預算安排960萬元,對城鄉醫療救助患者實施參保補助和重病醫療救助。

    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五措並舉加快推進醫療衛生改革步伐

    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在城鄉居民“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面狠下功夫,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力爭從根本上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民生難題。

    一是進一步推進城鄉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切實加強以縣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建設,大力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建立了多渠道補償機制。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努力形成多元辦醫格局。目前,全縣已建民營醫院21家。至2010年底,新建鄉鎮衛生院 12所、村級衛生室364所、建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社區衛生服務站27個,共投資建設資金2395萬元。實現購買公共衛生服務支出1446萬元。

    二是進一步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新農合參合人數由98萬人增加到112萬人,參合率達96.26%;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3萬人擴大到10萬人,基本醫療保險體系已覆蓋城鄉居民。全面開展城鄉醫療救助。將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戶、重點優撫對象、城鄉低收入群眾和因病致貧的群眾納入醫療救助範圍。目前,已實行醫療救助3255人次,共發放城鄉醫療救助金 1663萬元。

    三是進一步落實重大傳染病病人及困難群體的醫療救治和生活救助措施。積極預防艾滋病、結核病、晚期血吸蟲病和人禽流感、霍亂等重大傳染病,提高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實行重度殘疾人生活救助,縣財政對692名城鎮重度殘疾人補助41.52萬元,對5086名農村重度殘疾人補助183萬元。三年來,全縣已免費救治943例,發生治療費用222萬元,投入工作經費50萬元。實施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使337例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戶、重點優撫對象及其他貧困家庭白內障患者得到復明。

    四是進一步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保護婦女兒童身心健康。加強婦女勞動保護、社會福利、衛生保健、扶貧減貧及法律援助等工作,依法保障兒童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兩年來,共投入經費1303萬元,為10681對適婚青年免費進行婚前醫學檢查,對21007名孕産婦住院分娩給予補助,對35890名兒童接種免疫規劃一類疫苗給予補助。投入116萬元為縣婦幼保健所、鄉鎮婦幼保健室購置醫療設備。基本實現了國家規定的孕産婦死亡率降到 22/10萬,嬰兒死亡率降到12‰的目標。

    五是進一步建立農村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健全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保障機制,完善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體系。2009年至今,已投入公共衛生經費4712萬元、防保經費90萬元。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鄉村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完善鼓勵全科醫生長期在鄉村服務政策,切實加強防疫和傳染病防治等工作,增強衛生應急處置能力。逐步建立農村醫療急救網絡,普及健康教育,實施農村居民健康行動計劃,已為農村居民建立健康檔案29.5萬份。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積極整合衛生資源,努力辦出人民滿意的農村公共衛生事業。  

 
 
 相關鏈結
· 衛生部部長陳竺:推進醫改需要弘揚優良傳統
· 國務院醫改辦公室主任談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
· 財政部:中央財政再次下撥醫改補助資金184億元
· 國務院醫改辦公室主任孫志剛談建立全科醫生制度
· 李克強出席國務院醫改專家諮詢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並講話
· 李克強出席醫改專家諮詢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