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氣漸消,秋風送涼。早稻收購進入尾聲。然而,受國內外原糧和大米市場價格持續上漲、早稻最低收購價標準提高等因素影響,江西省早稻進入集中收購期後,部分農戶觀望盼漲情緒抬頭,不同程度出現惜售現象。江西省早稻收購形勢如何?日前,記者驅車數百公里,深入基層,所見所聞,令人振奮:價格合理、糧質好、市場有序,雖然存在少數農民惜售現象,但總體上農民售糧踴躍,早稻收購進度提速。截至9月5日,江西省收購早稻21億公斤,同比多收9.15億公斤,收購量居全國第二,其中國有糧企收購量達14.1億公斤,同比多收購7.2億公斤。
“糧出手、錢到手”
9月2日,記者走進中儲糧余江直屬庫,只見庫內車水馬龍,人頭攢動。畫橋鎮大橋村村民吳接春對記者説:“我今天賣了3萬多斤早谷,賣糧款一分不少都領到了。”
中儲糧余江直屬庫負責人介紹,今年,市、縣農發行實行銀企對接,及早謀劃資金規模,7月下旬早稻上市前,就為他們庫準備了1.7億元收購資金。由於該庫離縣城遠,辦理轉賬等業務不方便,市、縣農發行與郵政儲蓄銀行、信用社協調,開通郵政儲蓄銀行的網上銀行轉賬業務和就近的信用社快速提現業務,保證了收購資金及時到位。
今年,江西省早稻收購市場開秤價格達每50公斤110元以上,高於國家確定的早稻最低收購價格。在早稻開始收購前,省農發行籌措了60億元糧食收購資金等糧進倉,保證售糧農民“糧出手、錢到手”。
支持企業多收糧、收好糧、防風險,消除農民惜售心理,是農發行的服務宗旨。中儲糧弋陽直屬庫負責人談到,7月下旬,早稻收購全部開秤,在通脹高企和成本持續上漲的推動下,新稻開秤價格創下近年早稻開秤價格新高,農民儲糧觀望現象普遍。但由於市、縣農發行提醒企業謹慎出價,一縣一價,不哄抬糧價,確保了市場穩定,加上農民賣糧能及時拿到現金,有效防止了農民賣過夜糧、“打白條”的問題,早稻收購早期出現的“拉鋸戰”很快消失。到9月3日,弋陽直屬庫收購早稻4400萬公斤,超額完成了早稻收購任務。
價格走高豐産增收
在江西省春光米業有限公司,正在賣糧的余幹縣梅港鄉章山村農民鄭亮冬高興地説:“我家種了30畝早稻,畝産收到了500公斤,但現在的收購價是每百斤118元,比國家最低收購價高16元,比去年市場價高出20多元。今天,我除留下400斤口糧外,將2萬多斤早谷全部拖來賣了。”
到8月中旬早稻收購高峰期,江西省早稻收購價比去年同期漲兩成左右。省糧食局負責人認為,從糧價穩百價穩的角度來看,糧食價格保持平穩上漲態勢有利於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同時,糧食市場的調控,既要防止價格大幅度的上漲,也要防止價格大幅度的下跌。為此,各地國有糧企在確保微利的前提下,主動讓利於農。
價格合理了,農民踴躍賣糧,從8月中旬開始,各地糧食收購點前來賣糧的農民絡繹不絕。賣了2500公斤糧食的奉新縣幹洲鎮洪川村農民孔德村算了筆賬,雖説種稻成本漲了,但收購價高,1畝早稻純收入比去年增加200多元。
今年,江西省早稻生産成本同比雖有較大幅上升,但遠小于其産值增幅,畝均凈利潤達239.54元,同比增加80.39%。若不考慮家庭工折價和自營地折租等非現金支出285.89元,畝均現金收益高達525.43元。隨著價格走高,江西省早稻生産呈現豐産更增收的良好局面。
糧企改革煥發活力
9月3日,在進賢縣衙前鄉糧油購銷公司的院子裏,來售糧的卡車、農用車、拖拉機有10多輛。收購現場,人工扒谷、驗谷過磅;銷往福建的早稻正在裝車,一派購銷兩旺的景象。到9月3日止,該公司已收購早稻500萬公斤,比去年多收購了100多萬公斤,已銷售早稻200萬公斤,是去年的一倍多。
縣糧食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早稻購銷形勢這麼好,是國有糧企改革後帶來的喜人變化。他介紹,國有糧企改革後,全縣24個基層糧食購銷公司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市場主體的企業。今年,這個局在縣農發行以銷定貸政策的支持下,早稻收購前先後與福建、浙江等省簽訂了7500萬公斤早稻銷售協議,全縣早稻全部找到了“婆家”。
糧源是做活購銷的基石。改革後的江西省國有糧企積極發揮糧食主渠道作用,搶佔糧食收購制高點,力爭多購、快購、好購。各地在收購前備足收購倉容,在收購中為農民提供“零距離”服務,切實保證了敞開收購、現金結算、不留一粒“過夜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