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閻慶民:堅持實業為本 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水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15日 14時19分   來源:銀監會網站

堅持實業為本 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水平
——閻慶民主席助理在中國海外投資年會上的演講
(2011年11月15日)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很高興參加中國海外投資年會。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下,深入研討海外投資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我就銀行業科學支持海外投資戰略談三點意見。

    一、科學把握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新形勢

    從國際看,全球經濟金融正處於又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主要表現為“三個更加不確定”:一是主權債務危機態勢更加不確定。歐洲主權債務風險高企,銀行體系狀況堪憂,全球金融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劇烈動蕩。二是經濟復蘇走勢更加不確定。在金融“去杠桿化”和國際貿易活動顯著放緩等壓力下,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缺乏內生動力,新興經濟體也面臨經濟增速放緩和通貨膨脹的雙重壓力。三是矛盾表現形式更加不確定。近期發生的英國社會騷亂、歐元區國家罷工,以及美國“佔領華爾街”運動等表明,危機背後的深層次矛盾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繼續朝宏觀調控預期方向發展,但抗通脹、調結構、轉方式、保民生、促和諧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對此,既要看到國際市場資金需求旺盛、部分投資對象市場估值處於低位等國際有利條件,以及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外匯儲備充裕等國內有利因素;又要看到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部分地區政治社會動蕩、海外市場需求低迷等國際風險,以及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存在事前謀劃不週、事中應對不足、事後處置不科學等問題。中國企業要按照“十二五”規劃要求,正確評判形勢,科學把握方向,做好戰略設計,杜絕“投機”心理和盲目“抄底”衝動,積極穩妥實施“走出去”戰略。特別要注意加深與香港企業的聯合,充分發揮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人民幣離岸中心等獨特優勢,借助香港這一橋梁、紐帶、平臺,加速項目對接,降低“走出去”的風險。

    二、銀行業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戰略重點

    銀行業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要把握好“三個導向”:一是服務實體經濟導向。要充分考慮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與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産業結構升級需求的內在協調性,重點支持有助於支撐未來經濟增長的戰略性投資項目,有助於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新材料等新興産業發展的項目,有助於深化能源、資源、無法替代的高科技和先進製造業等領域互利合作的項目等。二是支持民族品牌導向。對那些品牌知名度大、科技含量高、具有比較優勢的中國企業“走出去”,銀行業要重點進行資源傾斜,增強示範和帶動效應。三是提升競爭力導向。要全面評估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對象與其自身的産業相關度或戰略相關性,重點支持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實現規模效應的項目。

    為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銀行業做出了積極努力。截至2011年6月末,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共設有97家一級境外營業性機構,收購(或參股)16家境外機構。下一步,應主要搞好三類配套,努力提供良好持續的綜合性金融服務。一是商業金融配套。商業銀行要堅持風險可控和商業化運作原則,結合國家宏觀政策和産業政策,做好市場調研和目標客戶細分,大力發展並購貸款、國際貿易融資、保函擔保等業務,強化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金融支持。二是政策性金融配套。政策性金融要認真把握其“政策性”戰略定位,積極發揮其長期投融資優勢,科學開展出口賣方信貸、進口買方信貸、對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貸款、中國政府對外優惠貸款等業務。同時,商業金融和政策性金融都要注意利用自身網點佈局廣、深處當地收集信息方便等優勢,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支付結算、賬戶管理、風險管理和財務顧問、信息諮詢等全方位、綜合性金融服務。三是新金融業態配套。除傳統金融業態外,還要鼓勵發展包括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産業基金等在內的新金融業態,滿足高科技創新型、高成長型企業發展的特殊金融需求,加快培育出一批掌握關鍵技術、有條件“走出去”的企業。

    三、銀行業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風險防控

    當前,中國企業“走出去”風險與機遇並存。為進一步落實好國家“走出去”戰略,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利用現有的網絡和分支機構,發揮專業優勢,防控好四大風險。一是投資前的決策風險。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佈局和信息優勢,幫助中國企業收集整理目標市場法律法規、制度政策、市場狀況、社會環境、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準確信息,對中國企業“走出去”前涉及投資目標市場的國別風險、法律風險、文化融合風險等進行全面研判分析,摸清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因素並加以提示,幫助企業提高決策的科學性。二是投資過程中的交易風險。要利用自身掌握的各種信息和資源,幫助企業做好投資調查和資産評估服務,審慎研究和評估交易可行性,設計穩定安全的交易結構和科學合理的融資方案。三是投資後的經營管理風險。要強化信息仲介服務職能,幫助企業妥善應對目標市場法律政策變化,有效解決資源整合、文化融合等方面遇到的問題,與“走出去”企業共同成長。還要積極引導“走出去”企業充分發掘和利用當地金融資源,不斷強化外部約束,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四是銀行業金融機構自身經營風險。要客觀研判國際政治經濟金融形勢,科學制定全行“走出去”風險管理戰略,審慎確定自身風險偏好。要認真研究目標地的産業和行業政策導向,充分評估銀行自身可能面臨的風險因素並做好預案,嚴守風險底線。要堅持審慎支持,風險防範,持續監管,遠離高杠桿率衍生産品和過度創新業務。

    女士們,先生們,對外開放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走出去”是中國“十二五”期間的一項重要戰略。中國銀行業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國家“走出去”戰略,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提供“安全至上”的金融服務,同享全球經濟轉變發展方式的機遇,並以此促進世界經濟全面、穩定復蘇。

    謝謝大家! 

 
 
 相關鏈結
· 銀監會成立行業信息科技風險管理高層指導委員會
· 銀監會召開2011年第四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分析會
· 銀監會:截至9月末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4.75萬億元
· 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主要領導調整|更多人事任免
·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2011貿易金融峰會上的講話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