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陽】: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給大家報告一下1—7月份的商務運行情況。
一、 關於國內市場運行情況
今年前7個月,國內消費市場繼續保持穩中回升走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9277億元,同比增長12.8%,漲幅比上半年加快0.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4%,比上年同期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3.2%,比上年同期加快0.1個百分點。7月份消費市場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鄉村消費增長繼續加快。據國家統計局統計,7月份,鄉村消費同比增長15%,比上年同期加快1.4個百分點,比城鎮消費快2.1個百分點。
二是網絡消費持續加快。艾瑞諮詢數據顯示,二季度,中國網絡零售額達4371.3億元,較一季度增長24.2%,較上年同期增長45.3%,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7.3%,且網絡購物規模環比增速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78倍。據商務部監測,7月份,網絡購物同比增長26.3%,百貨店、超市分別增長15.9%和8.9%。
三是餐飲消費放緩幅度收窄。據國家統計局統計,7月份,餐飲收入同比增長9.1%,比上年同期放緩3.6個百分點,放緩幅度比上半年收窄0.9個百分點。限額以上企業餐飲收入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8個百分點。
四是小微企業銷售有所加快。7月份,國家統計局統計的限上企業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1.2%,商務部監測的3000家重點企業增長9.9%,分別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低2.0和3.3個百分點。
五是防暑降溫商品銷量大幅攀升。7月份以來,我國部分地區出現持續高溫天氣,商務部迅速啟動了對14個高溫地區市場的監測日報制度,相關數據顯示這些地區重點監測零售企業空調、飲料銷售額比6月份分別增長26%和9.7%,江蘇國美電器、上海蘇寧電器冰箱銷售額比6月份分別增長57%和50%,江西九江果品批發市場、江蘇無錫朝陽果品批發市場西瓜交易量同比分別增長34%和28%,浙江一些超市的綠豆、冰糖、銀耳等消暑食品銷量同比增長一倍以上,杭州、湖南各大藥店的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藥品銷售也呈大幅增長態勢。
六是居民消費價格保持相對穩定。據國家統計局統計,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7%,漲幅與上月持平。1-7月累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4%。據商務部監測,7月份全國36個大中城市食用農産品價格同比上漲5.7%,其中,牛肉、羊肉、蔬菜同比分別上漲27.6%、18.4%和11.2%,秈米、水産品、白條雞、豆油同比分別下降2.7%、1.4%、1.0%和0.9%。
二、 關於對外貿易情況
據海關統計,2013年1-7月,全國進出口14.7萬億元人民幣(折合23517.6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下同)同比增長8.5%。其中出口7.74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2387.3億美元),增長9.5%;進口6.96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1130.2億美元),增長7.3%;順差7865.1億元人民幣(折合1257.1億美元),增長33.9%。1-7月外貿運行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對美國、東盟貿易增長平穩,對歐盟、日本貿易下降。1-7月,我國與美國、東盟雙邊貿易分別增長6.2%和12.4%;與歐盟雙邊貿易下降1.8%,與日本下降8.8%。此外,內地對香港雙邊貿易增長34.1%,對台灣雙邊貿易增長31.7%。
二是部分中西部省份出口強勁,東部地區省市出口有升有降。1-7月,山西、黑龍江、廣西、安徽、雲南、湖南、陜西出口增速分別為63.4%、49.6%、28.3%、26.9%、23.5%、22.1%、22%,明顯高於總體增速;同時福建、廣東、浙江等東部地區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長。而江蘇出口僅增長2.1%,上海下降4.2%。
三是一般貿易保持穩定增長,加工貿易進口增長明顯。1-7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2312.4億美元,增長7.1%。其中出口6035.8億美元,增長9.8%;進口6276.6億美元,增長4.7%;加工貿易進出口7592.8億美元,增長0.9%,其中出口4792.4億美元,下降1.3%;進口2800.5億美元,增長4.7%。
四是機電産品、傳統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增勢良好。1-7月,我國機電産品出口7113.7億美元,增長9.7%,佔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7.4%;服裝、紡織品、鞋類、傢具、塑料製品、箱包、玩具等7大類傳統勞動密集型産品共出口2531.5億美元,同比增長11.9%,佔出口總值的20.4%。
五是大宗能源和資源性産品進口數量增長。鐵礦砂進口4.6億噸,同比增加8%,成品油進口2485萬噸,同比增加6.6%,初級形態塑料進口1368萬噸,同比增加4.2%;大豆進口3469萬噸,同比減少0.7%,鋼材進口801萬噸,同比減少1.3%。
三、 關於吸收外資情況
2013年1-7月,全國新批設立企業12626家,同比下降7.6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13.92億美元,同比增長7.09%。7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4.08億美元,同比增長24.13%(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1-7月全國吸收外資有以下特點:
一是農、林、牧、漁業及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增長。1-7月,農、林、牧、漁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56億美元,同比增長6.83%,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1.48%。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93.96億美元,同比下降2.42%,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41.18%;其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造紙及紙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較快,增幅分別為330.6%、38.18%、36.71%。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56.43億美元,同比增長15.78%,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49.93%;其中電氣機械修理業、文化藝術業、廣播電影電視業增長較快,增幅分別達271.34%、198.45%、154.15%。
二是亞洲十國/地區、歐盟、美國對華投資保持較快增長。1-7月,亞洲十國/地區(香港、澳門、台灣省、日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和韓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617.36億美元,同比增長7.74%;其中香港對內地投資459.89億美元,同比增長9.76%;日本對華投資51.81億美元,同比增長9.57%;韓國對華投資21.67億美元,同比增長55.21%;泰國對華投資4.69億美元,同比增長612.57%。美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21.84億美元,同比增長11.44%。歐盟27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46.37億美元,同比增長16.72%;其中德國對華投資15.16億美元,同比增長58.25%;法國對華投資5.77億美元,同比增長10.09%。
三是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增長較快。1-7月,我國東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596.6億美元,同比增長4.7%;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60.8億美元,同比增長11.8%;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56.6億美元,同比增長33.0%。1-7月,在全國吸收外資總量中,東、中、西部地區所佔比重分別為83.6%、8.5%和7.9%。
四、 關於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情況
對外直接投資。2013年1-7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的3275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累計實現非金融類直接投資(下同)506億美元,同比增長20%。
1-7月,我國內地對中國香港、東盟、歐盟、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日本七個主要經濟體的投資達到357億美元,佔同期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71%,同比增長76%。除對中國香港和日本的投資分別下降5.3%和11.5%外,對美國、澳大利亞、歐盟、東盟、俄羅斯的投資分別實現了278%、78%、74%、33%和21%的高速增長。
1-7月,我國地方企業對外直接投資161.8億美元,同比增長26.2%,佔同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32%。其中,廣東、山東、北京投資額位居前三。
近九成的投資流向商務服務業、採礦業、批發和零售業、建築業和製造業五大門類,僅有流向商務服務業和製造業的投資分別有所下降,對其他行業的投資增勢均比較強勁,其中對建築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採礦業的投資成倍高速增長。流向建築業投資32億美元,同比增長532%;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8億美元,同比增長147%;採礦業147億美元,同比增長130%。
對外承包工程。1-7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662億美元,同比增長13%;新簽合同額922億美元,同比增長23%。新簽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373個(上年同期272個),合計金額729億美元,佔新簽合同總額的79%。其中上億美元的項目225個,較去年同期增加62個。
截至今年7月底,我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累計簽訂合同額10904億美元,完成營業額7218億美元。
對外勞務合作。1-7月,我國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26.9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近2萬人,其中承包工程項下派出勞務15.3萬人,勞務合作項下派出11.6萬人。7月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88.7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3.5萬人。截至今年7月末,我對外勞務合作業務累計派出各類勞務人員666萬人。
五、關於中國與俄羅斯及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亞等中亞國家經貿合作情況
關於中國與俄羅斯經貿合作。經貿合作是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基礎。近年來,中俄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2012年中俄貿易額達881.6億美元,中國已連續三年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投資合作快速增長,中國累計對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44.2億美元,近10年來年均增長40%以上;兩國在能源、核能、航空、航天、科技、運輸、通信等領域的大項目合作全面推進,地方經貿合作蓬勃發展。中俄在不斷提升雙邊經貿合作水平的同時,還攜手在與區域經濟合作與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建設性作用,雙方在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和亞太經合組織等框架內密切協調配合,既維護雙方共同利益,也為促進歐亞地區繁榮和世界經濟穩定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關於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經貿合作。近年來,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經貿關係總體發展勢頭良好。2012年中哈雙邊貿易額256.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中國是哈薩克斯坦第一大貿易夥伴,哈是中國在中亞地區第一大貿易夥伴。今年上半年雙邊貿易額135.7億美元,同比增長23.1%。按現有速度,兩國領導人提出的到2015年雙邊貿易額達到400億美元的目標完全可以實現。截至2013年6月底,據中方統計,中國在哈薩克斯坦各類投資已經達到194.3億美元。中方在哈開展的油氣管道、鈾礦開發、電解鋁廠、水電站以及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等大型合作項目順利實施,金融、交通運輸、海關、質檢等領域合作的不斷深化,為兩國經貿合作提供了更加便利條件。
關於中國與土庫曼斯坦經貿合作。中國與土庫曼斯坦經貿關係近年來總體發展良好。據中方統計,2012年,雙邊貿易額達103.7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了近一倍。現在中國已成為土庫曼斯坦的第一大貿易夥伴。2013年1-6月,中土貿易額為51.6億美元,增幅4.9%。中土天然氣管道2009年12月竣工投産,土對華天然氣出口逐年增加,中國已成為土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市場。同時,雙邊經濟技術合作規模與水平穩步提升。截至2013年6月,我對土各類投資總額近33億美元,承包工程累計完成營業額61.3億美元。雙方在交通、通信、紡織、鐵路設備、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金融等領域開展積極合作,兩國經貿合作前景廣闊。
關於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經貿合作。中吉經貿合作關係發展良好。2012年中吉雙邊貿易額51.6億美元,同比增長3.7%,吉是我在獨聯體國家中的第五大貿易夥伴。按吉方統計,我連續4年為吉第二大貿易夥伴,2012年中吉雙邊貿易佔吉外貿總額的17.5%。2013年1—6月,中吉雙邊貿易額22.3億美元,同比增長3.9%,保持較快增長勢頭。中國對吉爾吉斯直接投資規模逐步擴大,截至2013年6月底投資額近7.9億美元。按吉方統計,2012年我為吉第二大直接投資來源國,我對吉直接投資佔吉當年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22%。雙邊經濟技術合作取得顯著成果,雙方在交通、電力、礦産資源開發、電信等領域合作已初具規模,為吉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於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經貿合作。當前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經貿關係總體發展勢頭良好。據中方統計,2012年中烏雙邊貿易額達28.7億美元,同比增長32.8%,佔烏外貿總額的12.3%。2013年1-6月,中烏雙邊貿易額為21.25億美元,同比增長53.5%。目前,中國為烏第二大貿易夥伴、第一大棉花出口目的國,烏是中國第六大棉花進口國,第二大天然氣陸路進口國。截至2013年6月,我對烏各類投資逾5億美元,在烏累計完成工程承包營業額30.99億美元。中方企業在烏實施了昆格勒鹼廠、德赫卡納巴德鉀肥廠二期、安格連電站改造、“鵬盛工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雙方在能源、交通、通訊、機電等領域合作已成為兩國務實合作的新亮點。
六、關於第九屆中國食品博覽會
為促進食品産銷對接、拉動食品消費,商務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將於2013年9月15至1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共同主辦第九屆中國食品博覽會。
中國食品博覽會自2004年起已成功舉辦八屆。本屆博覽會規劃展覽面積8萬平方米,由品牌食品、國際食品、地方特色食品、四川特色食品、酒飲、肉業、食品加工及包裝機械、茶業、調味品及食品原材料、食用油、功能性食品和國際美食節等12個展區組成。
本屆食博會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中央領導同志關於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指示精神,精簡多項儀式活動,不斷創新內容設置。一是舉辦中國國際食品産業發展與投融資論壇,解讀食品流通及投融資政策,透析食品産業發展現狀及趨勢;二是舉辦食品經銷商峰會和系列産銷對接活動,為食品採供雙方搭建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促進食品流通貿易;三是舉辦中國國際食品行業供應鏈管理論壇,探討供應鏈信息化及食品安全管理等熱點問題;四是舉辦食品營養科普展及公益講座,通過食品營養健康科普宣傳活動,引導消費者科學健康消費。
七、高虎城部長率團出席東亞經貿部長系列會議情況
8月19-21日,東亞經貿部長系列會議在文萊首都斯裏巴加灣舉行。商務部高虎城部長率團先後出席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經貿部長會、中國-東盟經貿部長會、東盟-中日韓經貿部長會和東亞峰會經貿部長會並在會議期間與多國經貿部長舉行了雙邊會唔。現將高虎城部長在這系列會議上發言、表態的一些情況向大家通報一下。
關於中國-東盟經貿合作。高虎城表示,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十週年,10年來中國與東盟各國友好信任加強,經貿合作成效顯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發展順利,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正式啟動,雙邊貿易投資快速增長,互聯互通合作順利推進,泛北經濟合作路線圖也在抓緊制定。中國—東盟合作不僅促進了雙方各自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也為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做出了積極貢獻。中國將進一步推進與東盟的經貿合作。
關於RCEP談判。高虎城表示,目前各方在市場準入減讓表模式等核心問題上取得積極進展,但仍存有一定分歧。中方希望與其他成員一道,本著開放、平等、互利的原則,從各成員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解決談判中面臨的難題和分歧,為實現各國領導人一致同意于2015年如期結束談判創造條件。
關於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高虎城表示,中國-東盟自貿區實施10年來,中國-東盟經貿關係進入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發展新階段。10年前啟動的自貿區協定現在看來水平相對較低,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已明顯滯後於雙邊經貿關係快速發展的需要。同時,自貿區協定所涵蓋的範圍和內容已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新趨勢和新要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通過提升中國-東盟自貿區的現有水平、打造自貿區“升級版”成為雙方關注的重要課題。中國政府抱著極大的誠意與東盟各國共同探討“升級版”,願就相關問題廣泛聽取並尊重東盟各國的意見和建議。中方將本著互利發展的誠意,通過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來擴大中國-東盟雙方利益的共同點,進一步凝聚共識,把中國-東盟自貿區打造成為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基石。
關於世貿組織第九屆部長級會議(MC9)。高虎城表示,MC9是多邊貿易體制發展史上的重要會議,事關多哈回合命運和多邊貿易體制發展前景。各方應竭盡全力,增強緊迫感,顯示靈活性,確保實現早期收穫,併為最終完成多哈回合談判制定路線圖。多哈回合是發展回合,發展中成員的關注應當得到合理解決。中方願與其他各方一道共同努力,為確保MC9成功作出積極貢獻。
以上是給大家介紹的有關商務運行的情況和經貿合作方面的情況,現在歡迎大家提出問題。
【中央電視臺記者】:大家近期很關心進口車高價的問題。從2005年實施《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之後,很多進口的汽車廠商開始在中國設立總經銷,獨家授權,對進口車限價和定價,形成價格暴利。有人説現在管理辦法需要修改,不太適應了,商務部對此如何評價?關於上海自貿區,上海自貿區將在綜合保稅區的基礎上建立,兩者在功能上會有什麼突破?香港媒體報道説上海自貿區形成後會對香港的貿易、外資形成負面影響,商務部對此如何看待?謝謝。
【沈丹陽】:先回答有關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問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等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基礎上的升級,已經國務院正式批准。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將積極探索如何進一步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服務全國的發展,在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擴大服務業開放、創新投資管理模式、建立與試驗區相適應的監管制度等很多方面,都將會有新的突破。因為試驗區相關方案的實施涉及部分法律規定的調整,國務院已經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決定。試驗區的總體方案將在完成相關法律程序後公佈。
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借鑒了國際通行做法,主要目的是要為全國深化改革開放積累經驗,擔心對香港貿易投資産生負面影響,我認為是不必要的。
關於《汽車品牌銷售實施管理辦法》以及相關的汽車價格問題,也做一個簡單的回應。2005年商務部、發展改革委、工商總局聯合發佈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提出國際通行的汽車品牌授權經營模式,既賦予了汽車供應商建網和授權銷售的權利,也對其施加了網絡維護、管理、培訓,尤其是對産品質量負責等義務,目的在於規範境內從事汽車品牌銷售的活動,增強經營主體服務意識,明確各方責任,便於實現責任追溯,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總體來看,這個辦法的實施對加快汽車品牌建設,提高汽車營銷和服務水平,適應我國汽車分銷領域對外開放,擴大汽車消費,發揮了積極作用。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有媒體報道,近年來一些汽車供應商與品牌經銷商之間關係不和諧,強制規定經銷商經營模式,收取建店保證金,強行壓庫、搭售等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隨著汽車大量進入家庭,汽車産品的投訴增多了。因此,有必要會同有關部門對剛才提到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進行修改完善。目前,我們正在積極研究修訂辦法,首先是要把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放在優先位置,細化有關條款,進一步規範企業經營行為。其次,在收取建店保證金、壓庫搭售等方面對供應商進行必要的限制,推動建立穩定的供應商、經銷商關係,引導構建節約型汽車流通網絡,促進汽車品牌銷售的健康發展。
對於汽車供應商獲得市場支配地位的問題,就是説它能夠主導價格問題,要看具體情形。雖然《反壟斷法》並不禁止經營者自然形成或通過正當競爭形成的市場支配地位,但《反壟斷法》嚴格禁止經營者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同時,《反壟斷法》禁止供應商與經銷商達成協定,以固定産品的零售價格或限定最低零售價格。因此,如果汽車供應商存在以上違法行為,將依法受到處罰。謝謝。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兩個問題:第一是現在跨境電子商務是當前中國外貿發展的新方式,據説今年上半年在浙江義烏每天發往境外的郵包就有10萬多個,商務部下一步對於跨境電子商務將會採取哪些幫扶措施?第二是7月份以來南方的高溫乾旱天導致部分地區菜價上漲明顯,商務部如何看待?菜價上漲會不會持續?商務部門採取了哪些措施確保市場的穩定供應?謝謝。
【沈丹陽】:先回答後一個問題。最近南方高溫,北方一些地方、南方一些地方水災頻頻,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不便,甚至給生命財産帶來了很大的損失,對市場供應也産生了不利影響。商務部對此高度重視,我們及時啟動了應急機制,部領導親自開會、親自佈置,親自帶隊調研,及時採取了一些措施。對於蔬菜價格,商務部主要採取增加供應、加強監測、及時調撥,以滿足市場供應的措施,同時配合地方政府加強對市場的監管,打擊非法或者不合理的抬價。從目前的情況看,無論是南方高溫天氣城市還是其他發生水災的城市,市場供應總體上都是比較平穩的。
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這是最近大家議論比較多的話題,媒體有很多報道。通常所説的跨境電子商務指的是生産和貿易企業或者個人通過電子商務的手段,將傳統貿易中的展示、洽談和成交環節數字化、電子化,實現産品進出口的新型貿易方式。目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主要分為企業對企業(就是通常所説的B2B)和企業對消費者(就是B2C)的貿易模式。B2B模式下,企業運用電子商務以廣告和信息發佈為主,成交和通關流程基本在線下完成,本質上仍屬傳統貿易,已納入海關一般貿易統計。B2C模式下,我國企業直接面對國外消費者,以銷售個人消費品為主,物流方面主要採用航空小包、郵寄、快遞等方式,其報關主體是郵政或快遞公司,目前大多沒有納入海關登記,也就是你提問提到的。在義烏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很快,據我們了解,今年上半年義烏一天往外發的郵包差不多有15萬件,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産品主要銷向世界各地。這些郵件有航空小包、郵寄、快遞等方式,都是運用電子商務的方式來成交的。這麼大數量的往外交運的商品,通過境外電子商務方式來成交的貿易,目前大多還沒有納入海關統範圍。
【沈丹陽】:跨境電子商務是外貿發展的新方式,也是企業擴大海外營銷渠道,提升我國品牌競爭力,實現我國外貿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商務部認為應給予積極的支持,因此前幾年就已經開展了一些促進性的工作,比如我們擇優認定了阿裏巴巴速賣通、敦煌網、中國製造網和中國誠商網等若干家電子商務平臺,作為商務部重點推薦的開展對外貿易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制定了專門文件,明確了增強電子商務平臺服務外貿的功能,提升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外貿水平、加大對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外貿的支持政策等具體指導意見。這些工作已經見到了初步成效,2011年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了1.6萬億元左右。2012年大概有2萬億元,貿易規模增長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最近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促進進出口穩增長、調結構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積極研究,解決以跨境電子商務方式出口貨物遇到的有關問題,推動電子商務跨境發展。目前商務部除了繼續做好原有已經開展的相關促進工作以外,正在會同有關部門研究並爭取儘早出臺支持跨境電子商務促進出口的具體政策措施,這些政策措施有很多,主要包括:要規範貿易制度(過去有一般貿易貿易、加工貿易、邊境貿易等貿易方式,但在海關統計的貿易方式中並沒有跨境電子商務這樣的貿易方式);要制定貿易標準(跨境電子商務要有貿易標準,什麼情況算是這種貿易方式,既要考慮國內的標準,也要考慮國際的標準);要強化支付(跨境電子商務通過網絡支付成交,支付如何便捷,如何安全,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還要完善跨境物流(現在大量通過跨境電子商務的方式來出口,交貨怎麼交?物流怎麼解決?現在有一些是通過國外的物流公司在做,我們可不可以走出去建立自己的跨境物流?這也需要研究支持);還有出口退稅(因為跨境電子商務沒有列入貿易方式,企業就沒有辦法辦理出口退稅,這也是需要解決的)。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需要研究解決,我們現在正在抓緊向有關部門會商,希望儘早出臺。謝謝您的提問。
【環球時報記者】:數字顯示1—7月中國與日本的雙邊貿易額下降了8.8%,請問這是中日的貿易額連續多少個月下降?中日貿易額進一步下降的原因是什麼?中國與歐盟的雙邊貿易額也下降了1.8%,原因是什麼?與中歐的光伏爭端是否有直接關係?謝謝。
【沈丹陽】:中歐貿易下降主要原因是由於今年以來歐盟經濟仍比較低迷,歐盟還沒有完全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不僅是中國對歐盟貿易下降,歐盟對其他經濟體的貿易額也是在下降的。但7月份當月,我們對歐盟的出口增長5%。有幾個市場7月份當月原來是下降,現在是增長,但是日本除外。中日貿易今年以來增長一直是乏力的,今年前7個月,中日貿易總額是1740億美元,同比下降了8.8%。其中,中國對日本出口831.9億美元,同比下降了3.5%。自日本進口908.1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3.2%。中日貿易已經很多個月連續下降,這種下降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最近我們做了一個分析,主要有三個因素:
首先,中日貿易作為全球價值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全球經濟形勢的影響,由於美歐等市場不振,中國對這些市場出口的下降也導致從日本進口相關原材料和零部件減少。
其次,日元貶值也對中日貿易産生影響。日元自2012年底開始的大副貶值造成中國對日本出口商品價格相對上升,影響了中國對日本的出口。
第三,中日經濟活動的主體是兩國企業和國民,日本政府和部分政要在涉華問題上的錯誤言行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影響到部分中國消費者購買日本商品的積極性。反映到貿易上,就會導致日本汽車、家電及零部件等商品對華出口的下降。
中日經貿關係發展到今天的規模和水平,是中日雙方共同努力多年的結果,來之不易,需要雙方共同精心維護。我們希望日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妥善處理兩國間有關問題,為中日經貿關係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服務貿易一直是商務部重點推進的工作,能否介紹一下上半年服務貿易的發展情況。第二,最近有一種聲音説中歐前不久達成的價格承諾在實施過程中會對中小企業影響比較大,對此您如何看待?謝謝。
【沈丹陽】:中歐光伏産業爭端已經通過雙方坐下來談判達成價格承諾協議,已經告一段落。這件事情對中國企業,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有影響。究竟影響有多大,是不是對中小企業影響更多一些,可能需要做分析評估,有數據支撐才能作出判斷,建議你和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聯絡一下。總體上,對參與了談判、簽訂了價格承諾協議的企業影響會小一點。相反,比如山東德州有一家光伏企業,當初沒參加價格承諾,想現在再加入,這就有問題了,能不能加入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加入之後能不能得到一定的數量份額,這也是問題。如果中小企業沒有加入價格承諾肯定會受比較大的影響。
關於服務貿易,今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發展勢頭。上半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是2472億美元,同比增長13.7%,其中,出口961億美元,同比增長6.3%;進口1511億美元,同比增長19%。從上半年服務貿易發展的情況看,貿易結構還沒有根本性變化,傳統服務貿易仍維持較高比重,運輸服務和旅遊在服務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達到了59.4%,其中旅遊進出口總額是828億美元,同比增長24.5%;運輸服務進出口總額為641億美元,同比增長7.2%;建築服務進出口總額65億美元,同比下降14.5%。進一步調整優化我國服務貿易結構將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要重點推動的工作。
今年上半年比較令人欣喜的是,有一部分新興服務貿易發展很快,增速比較高。比如,高附加值服務中的金融服務和諮詢服務出口,上半年實現了快速增長。金融服務出口同比增長了120%,諮詢服務出口同比增長了16.6%。金融服務進口增長了150%,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進口增長50%,通信服務進口增長16.7%。謝謝您的提問。
【鳳凰衛視記者】:提一個有關外貿的問題。雖然距數字公佈已經一段時間了。7月份外貿數字是意外向好,很多人也在分析,産生了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小浪花,但也有人認為是緩中趨穩,所以想問商務部的預判。另外,對於全年8%的目標您認為能不能達到?謝謝。
【沈丹陽】:剛才給大家報了7月份的進出口數據,實際上幾週前海關已經發佈了數據,進出口增速都是大幅反彈的。這種反彈首先得益於國務院出臺的貿易便利化措施和一系列有很強針對性的宏觀經濟政策。在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動下,一方面企業的出口積極性有所增強,促進了出口的增長,雖然現在很多企業仍然感覺到面臨很多困難,但是客觀上企業的出口積極性是增強了。另一方面,國內需求有所恢復,進口增長出現了反彈。比如從7月份大宗商品進口量來看,原油增長了17.8%,鐵礦石增長17.4%,鋼材增長9.2%。
總之,我們分析認為,7月份進出口增速的反彈,首先是得益於國務院出臺的貿易便利化政策措施和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三個因素也是帶動7月份進出口反彈增長的重要原因:
一是受全球經濟近期回暖的影響,出口及與出口需求挂鉤緊密的加工貿易進口都有所改善。7月份我國對美國、歐盟、東盟的出口增長都比較明顯,特別是對歐盟,原來對歐盟一直是下降,7月份是增長的。1—7月份對歐盟仍然是負數,但7月當月增長5%。加工貿易的進口同比增長5.3%,這也是一個新情況。因為過去一段時間是一般貿易進口是增長,但加工貿易的進口是下降的,7月份加工貿易進口同比增長5.3%,環比增長17.4%。
二是進出口企業經營環境有所改善。例如,7月份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穩定,兌歐元、日元分別小幅貶值1.7%和0.6%,扭轉了年初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局面,穩定了企業的預期,增強了企業出口的信心,貿易環境有所改變(當然不只是人民幣,還有政策環境、貿易便利化措施的出臺等等)。
三是去年同期基數比較低。去年7月份,我國進出口僅僅增長了2.6%,其中出口只增長1%。相比而言,今年7月份的進出口基數比較高。
關於您問到的今年8%的目標能否實現,今年進出口增長8%是一個預測性、工作性目標,並沒有列入到全國人大和政府工作報告中作為工作任務,只是一個預測性的、工作性的目標。當前,國際市場的需求穩步提升,加上國務院出臺的促進貿易便利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得到落實,我國進出口增速有望在下半年進一步企穩。從今年8月份我們了解的情況看,從企業反映的情況看,8月份的進出口很可能繼續保持比較好的發展勢頭。
當然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力度較弱,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外貿發展仍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接下來商務部將密切關注形勢變化,抓好各項政策的落實,力爭完成全年的目標。謝謝。
【中新社記者】:6月份以來,我國吸收外資已經出現連續兩個月增幅超過20%的現象,請問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為何與前幾個月個位數的增速相比出現如此大的反差?謝謝。
【沈丹陽】:6月份和7月份當月實際使用外資的數額出現了比較大的同比增長,一個直接的原因是由於部分投資額比較大的外商投資企業在近兩個月內出資集中到位。此外也和去年同期單月吸收外資波動、基數比較低有關。更重要的原因是,近兩個月利用外資快速增長和今年以來外資持續增長的趨勢是一致的,今年除了一個月是負增長以外,其他月份都是正增長,這個趨勢是一直保持的,不是這兩個月才出現的正增長。這真實反映了外商看好中國投資環境,特別是服務業投資機會的實際情況(增長主要也是集中在服務業上)。這也進一步證明了中國投資環境的競爭力。
當然我們還要看到吸收外資短期數據波動是正常的,僅這一兩個月的數據變化還不足以反映整體走勢,不能説今後幾個月外資都將會以這麼高的速度增長。謝謝。
【國際商報記者】:今年上半年中國與俄羅斯的貿易增長有所下降,請問主要是什麼原因?今年中方在推動中俄經貿合作方面有什麼新的打算?謝謝。
【沈丹陽】:剛才已經給大家介紹了有關中俄經貿合作的情況,總體中俄經貿合作情況發展是良好的。今年上半年中俄貿易規模和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主要是受全球經濟增長乏力、需求減弱等因素共同的影響。據中國海關統計,一季度中俄雙邊貿易額同比下降了3.9%,此後,隨著兩國各自發展經濟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雙邊貿易的降幅逐步收窄,今年前7個月雙邊貿易額達到510億美元,和去年同期持平,就是説1—6月份還是下降的,一季度下降比較多,到了上半年仍然是負數,但是1—7月份已經持平。與此同時,中俄雙邊投資發展保持良好勢頭,1—7月中國對俄羅斯投資2.46億美元,同比增長20.6%。我們相信,只要雙方繼續挖掘合作潛力,發揮比較優勢,就一定能儘快扭轉貿易下滑局面,年內實現正增長。
目前中方和俄方正在共同採取三項新的措施,以進一步推進雙邊經貿合作:
一是在確保大宗商品貿易實現持續增長的基礎上,努力擴大機電産品和高附加值産品進出口,力爭全年雙邊貿易額實現正增長。
二是推動兩國地方和企業通過相關融資平臺,共同參與俄羅斯遠東地區開發、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特區建設,提升兩國投資合作規模和水平。
三是通過雙邊建立的經濟現代化領域合作機制,推動兩國高新技術和戰略新興産業深度對接,並積極推進核電、航空、航天、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大項目合作,發掘培育雙邊經貿合作新的增長點。謝謝。
【大公報記者】:今年1—7月內地對香港雙邊貿易增長超過30%,原因是什麼?雙邊貿易內容有沒有變化?
【沈丹陽】:有關對港貿易前段時間快速增長的現象和原因分析,我們已經對一季度的情況,以及4、5月份的情況作過介紹了,當時有一些異常增長情況,我就不重復了。現在的增速算是比較正常的。從目前的情況看,對港貿易恢復正常。仍然會保持相對較快的增速,但增幅不會高到以前那個樣子。謝謝。
【中國日報記者】:剛才談到發改委對汽車行業進行調查,包括之前對醫藥行業、液晶面板都展開了反壟斷的調查,請問這一系列反壟斷的調查是否對外商對華投資産生不利的影響?您怎麼看?
【沈丹陽】:剛才我報給大家的數據已經間接説明了,外商投資企業對中國投資環境還是非常有信心的,包括日本企業。我最近看了一個材料,調查顯示,70%以上的日本企業對在中國投資有信心。講到中國政府相關部門對違法企業進行調查,我們要這麼看:中國政府在建立健全市場經濟體系過程中,對各類性質的市場主體都是一視同仁的,任何企業都應當守法經營,如果觸犯法律都應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外商投資企業已經成為我們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相信,絕大多數外商投資企業都是能夠依法開展經營活動的。我們也將一如既往地歡迎各國投資者來華投資興業,依法保障對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的合法權益,努力為各類性質的市場主體營造公開透明的法律環境,高效便利的行政環境和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這些話我們説過多次,今天再重申一遍。謝謝。
【沈丹陽】:今天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