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社區周邊的馬路,一到晚上就開派對,擾人清夢的迪斯科音樂誰來管?”“郊區工廠的‘煤煙囪’,監管部門盯得緊;可市中心飯店的‘油煙囪’為何不重視?”正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上海市環保局領導和幹部,面對基層群眾提出的尖銳意見,積極即知即改,第一時間解決民眾最關切的環保問題。
每年環保投入佔GDP的比例保持在3%以上,今年前三季度空氣質量達標天數達188天,對於上海在改善環境質量上的努力和成績,許多百姓點頭認可。然而近年來,全市每年有關環境問題的信訪量仍保持在3萬多件,大部分反映的是環境擾民問題。
“我們的工作還不夠細緻,許多同志從宏觀、專業角度考慮比較多,忙於技術和管理工作,沒有深入群眾,沒有設身處地去體驗和了解市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市環保局負責人表示,環保部門今年把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噪聲、油煙氣、揚塵等問題作為工作重點,加大了監管、協調和解決的力度。永嘉路上的酒吧在淩晨後長時間營業,顧客喧鬧,附近居民不堪其擾,卻由於監管職能難界定,得不到解決。環保部門得知後主動介入,多次組織物業、店家、居委等,對居民提出的噪聲影響提出合理化建議,採取了隔聲和管理措施,並將類似方法在全市推廣。今年下半年以來,有關噪音污染的信訪數量有所下降。
深入基層後,許多基層環保工作人員反映,對一些“頑疾”久治不愈有畏難情緒。比如餐飲油煙氣,目前上海餐飲服務行業每年對上海大氣污染的“貢獻率”約為5%。為控制這類排放,監管部門要求部分大型餐飲企業安裝了高效油煙凈化裝置;但企業為節省成本“打遊擊”,能不開就不開,監管空白時段油煙依舊瀰漫,周邊居民不敢開窗。
群眾不堪其擾的環境問題,由不得半點拖延。環保部門迎難而上,多次組織專家學者、從業人員、社區幹部召開研討會,創造新辦法解決老問題。近年來,黃浦、閘北等區域已開始試點油煙在線監控,飯店只要一玩“貓膩”,監管人員馬上突檢。不僅如此,環保部門還將餐飲油煙監管寫入了最新發佈的上海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要求2017年底,城市化地區餐飲服務場所要全部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裝置,從制度上杜絕老問題回潮。
“總是事發後忙著‘貼膏藥’,何時才能防患于未然?”有群眾直言,如何從源頭保障全市2400萬人的飲水安全?回應百姓訴求,針對黃浦江上游水源地易受上游來水、本地污染排放和通航等因素影響的問題,今年環保等部門建議市政府做出重大決策,計劃在青浦太浦河開闢新水源湖,在改善原水水質的同時,有效提升應對污染事件的能力。一方面,環保部門深入水源區了解群眾訴求,配合相關部門共同制定了生態補償政策,近年來已向水源區內補償資金22億元。另一方面,指導水源區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綠色、生態、環境友好的産業,協調相關委辦局制定資金保障、土地指標轉移等傾斜政策,促進人居環境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