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氣象局和環境保護部在京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以具體行動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此次合作旨在以重污染天氣預警預報為重點,建立健全氣象部門和環保部門的合作與會商機制,發揮各自優勢提高應急聯動響應能力;聯合推進重大規劃的協調和實施及重大科技攻關,共同推動環境保護和氣象防災減災重大工程建設,為人民群眾的正常生産和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根據協議內容,兩部門將按照“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資源共享、分工負責,注重實效、穩步推進”的原則,在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核與輻射事故應急處置、應急條件下輿論宣傳、城市空氣質量預報、信息共享、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科技攻關、重大規劃與重大工程等方面加強合作。
協議要求,當出現不利氣象條件可能引發重污染天氣時,兩部門將啟動監測預警會商機制,共同對重污染天氣過程進行研判,聯合發佈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同時,建立和完善核與輻射事故應急聯合響應機制,加強預警發佈渠道共享,強化氣象衛星監測分析産品在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中的應用,在條件具備時對重污染天氣採取必要的氣象干預措施,為地方政府啟動應急預案、切實保障公眾健康和環境安全提供指導信息。
今後,兩部門將加強城市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合作,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預報試點工作,強化專業人員技術交叉培訓,逐步在全國範圍聯合開展空氣質量預報。當重污染天氣以及核與輻射應急事件發生後,兩部門將加強輿論引導的協同和配合,建立信息通報機制,統一輿論宣傳口徑,共同維護社會穩定。
為進一步強化信息産品的處理與接收、傳輸與交換,協議要求逐步實現兩部門大氣成分、環境空氣質量監測信息、氣象觀測預報信息以及氣象衛星數據的共享共用。
同時,兩部門將共同參加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有關政策、法規和標準制定,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研究和基礎研究;加強全球和區域氣候變化對水資源利用、生物多樣性、生態安全、環境保護的影響評估;聯合推進科技攻關,加強城市空氣質量預報技術方法的研究,強化環境與氣象相關標準、技術規範制修訂等方面的合作,共同開展重污染天氣對生態環境等社會經濟的影響評估以及與天氣氣候相互反饋影響機制等研究,建立重污染天氣應對預警指標體系,推進放射性物質擴散預測預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在有關環境保護、氣象重大政策研究和規劃的編制及實施過程中,兩部門將互相通報情況和徵求意見,協調好環境保護與氣象發展的關係,協同相關部門共同推進相關規劃和重大工程的實施。在“十二五”期間,兩部門將積極推進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預警預測、核與輻射事故應急保障、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區域人工影響天氣工程、環境和氣象基礎設施等工程建設。